陶瓷之乡佛山石湾,广东石湾陶瓷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陶瓷之乡佛山石湾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广东石湾陶瓷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石湾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
  2. 佛山石湾陶艺名家庄稼的资料与作品
  3. 石湾公仔是用什么材料 *** 的

一、石湾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

1、众所周知的是陶瓷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陶瓷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陶瓷产业也是较古老的产业之一。陶瓷不光是艺术品,同时也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陶瓷派系,陶瓷从 *** 时 *** 始就存在于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窑派。但是,历史悠久且流传至今的陶瓷派系却并不多,而这其中就有石湾陶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石湾陶瓷。

2、诞生于 *** 的石湾陶瓷至今已有将近几 *** 的历史,石湾陶瓷有着“ *** 之烧”、“石湾瓦甲天下”等美誉。石湾实际上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东南部,石湾陶瓷自从诞生日起就是以石湾这个地名命名的,这个跟很多陶瓷派系是一样的。石湾陶瓷真正形成陶瓷产业的时间最早要追溯到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石湾陶瓷已经十分的盛行了。

3、西方的陶艺多借助 *** *** 的每条肌肉来表达感情,石湾陶艺则秉承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依靠线纹的飞动,借衣纹折叠、线条流动去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 *** 。

4、人物塑造的身形和衣褶具有飘逸流畅的特点。釉料方面石湾公仔采用的是一次烧成的颜色釉,以不可重现的无穷变化而形成石湾艺术陶鲜明的特色。施釉上石湾公仔不在人物的脸、手部上釉,以泥胎的产色使肌理表现更加真实,同时由于石湾公仔所使用的泥料较粗且含砂,就需要上一层较厚的釉来掩盖,从而使产品的艺术风格显得特别古朴厚重。

5、石湾陶艺是民窑生产, *** 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上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它以老石湾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文 *** 。

6、石湾陶瓷经历了一个兴起到盛行,盛行到衰落,衰落又到盛行的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石湾陶瓷在明代就基本上形成了陶瓷派系,当年郑和下西洋就带有大量的石湾陶瓷,当时石湾陶瓷就已经远销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很多地区与国家。石湾陶瓷作为民用陶瓷的 *** 在明清时代的南方地区随处可见,陶瓷产业也相当完备。

7、在经过了 *** 到解放的一段的衰落时期后,石湾陶瓷在建国以来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陶瓷艺术 *** ,如当时名气更大的要数刘传了。石湾陶瓷作为民窑虽然比不上景德镇那样的官窑,但是石湾陶瓷悠久的历史和浓厚文化底蕴是其它的陶瓷派系所无法比拟的。在石湾陶瓷中更具 *** 的要数石湾陶瓷瓦和石湾公仔,这两种陶瓷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石湾陶瓷文化的名片,即说到石湾公仔就等于提到了石湾陶瓷。

8、拉坯机(最主要得工具)、转盘(陶罐成形后进行 *** 做得平台)、雕塑工具(用来雕刻陶罐得工具)、扎针(扎花得工具)、铲刀(使用铲刀取陶坯)和修坯刀。通常而言,以上工具陶吧都有,你所需要给予得只不过想象力和劳电力。

9、选择一块尽量软一点得馒头状泥块,放置在拉坯机上。打开拉坯机得调速器,双手润湿后放置在泥块上,随着拉坯机转盘得转动将泥块往上拉成圆锥状,再将其压成半圆得馒头,重复两至三次。此动做得要求是为了让泥块均匀,没有气泡,预防其在烧制时烧裂。

10、左手护着泥坯,用右手大拇指在馒头状得泥块上挖孔,接着逐步往外用力挖大,小心在挖孔时别挖透,留约1厘米厚得底。

11、用大拇指将泥肚往外顶,将泥肚拉大;随后双手护坯,将其拉高至筒状;随后将大拇指放在筒口两厘米处往外顶,陶罐根本成形。

12、将一只手得中指、拇指分别放置在陶罐得内外壁,通过手形使陶罐得壁随着转盘得速度变得厚度均匀,采用相同得办法将口形整理圆润。随后,使用抹布将陶罐内得水、杂质等清理干净。

13、将铲刀放置在陶罐底部,用手护着罐体,特快将其铲起至塑料板上,放置在转盘上。

14、取泥,用手捏花瓣,将其轻轻粘贴在陶罐上,并使用扎针、雕塑工具等雕刻花纹脉络;随后使用修坯刀将底部碎泥取掉,使其圆润光滑。至此,陶罐初步成形。

15、陶罐成形后,过了一个星期得烧制,你就可以给陶罐上色了。上色以后,可喷上光油,使陶罐色彩更亮,不怕水。

16、 *** *** 以后,石湾陶瓷产业利用优惠的政策优势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开始进军建筑陶瓷行业,进一步讲陶瓷的产业链延长。今天的石湾陶瓷产业早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陶瓷产业发展的同时,陶瓷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一些以石湾陶瓷为基础的创意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如石湾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南风古灶和高灶的吉尼斯记录。

二、佛山石湾陶艺名家庄稼的资料与作品

1、1953年起即师承刘传从事石湾陶艺创作,曾任石湾美术陶瓷厂副厂长兼创作室主任,

陶瓷之乡佛山石湾,广东石湾陶瓷-第1张图片-

2、198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 *** ,多次随国家美术家 *** 团出访波兰、匈牙利、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退休后创办“陶花源陶艺创作室”,继续从事陶艺创作。

3、作品简介:51年来,他创作了许多陶塑作品, *** 作有《唐太宗》、《诗圣杜甫》、《弃官寻母》、《桂酒献擎天》、《塔吉克姑娘》、《丝绸之路》、《文姬归汉》等;不少作品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中国工艺珍品奖等奖项,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

4、人生格言:艺术家心中要记住人民,奉献是人生的目的。

5、刘孟涵(石湾陶艺收藏家协会 *** ):庄稼曾就读于师范美术系,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石湾,上世纪50年代在艺坛初露头角时,作品难免有些“洋气”。组织指派他拜刘传为师,旨在抢救和恢复民间传统艺术。庄稼不负重托,刻苦钻研,终成 *** 。他塑造的气宇超凡的《唐太宗》和深沉激越的《诗圣杜甫》,被公认为20世纪石湾陶艺的经典之作。

6、庄稼坚信“传统是活着、发展着的。”他堪称开拓石湾陶塑现代题材的先驱。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塔吉克姑娘》,造型简洁概括,采用高科技的结晶釉,既有石湾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70年代以一尊《试针》,享誉大江南北;晚年塑造的《芭蕾之诗》,标志着艺术创新又登上了新的台阶。

7、“多琢磨,多尝试,做到老,学到老。”年过70岁的庄稼 *** ,至今作品和人一样,充盈着如火的热情和青春的活力。

8、年届73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 *** 庄稼,刚刚完成为纪念 *** 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陶塑作品《伟论兴邦》,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另一巨制的构思创作中。“我的愿望是完成毕生想做的事情,回报国家。”庄稼 *** 正以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9、日前,记者来到石湾镇弼塘乡工业区“陶花源陶艺创作室”,拜访了庄稼 *** 。这个由 *** 退休后创办的陶艺创作室,没有红墙绿瓦、豪华庭园,但有恬静、简朴的工作环境,四周摆满了 *** 的陶塑作品、书画名家题辞和 *** 与家人的合影。

10、“退休后,自己更大的乐趣就是创作,目的是奉献社会,让艺术回归人民。” *** 深有感触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艺术应是人民共同拥有,但高档的艺术品一般老百姓买不起,有价值的陶塑原作只能被有钱的收藏家买走,常常深藏不露,普通百姓无缘见面。比如,自己以前在企业创作的作品,往往刚出窑,还来不及拍照片就被收藏家取走了。因此,艺术回归人民的更好方式是把作品放在博物馆,让群众随时都可以欣赏。所以,我1993年从石湾美术陶厂退休后,就创办了‘陶花源陶艺创作室’,决心把自己创作的部分陶塑作品捐赠给博物馆长期保存展出。”

11、十年耕耘,成果丰硕。庄稼 *** 对记者说,至今,他捐赠给各地博物馆的陶塑精品和原作已超过200件,全部是他退休后创作的力作。其中,向广州艺术博物馆捐赠了《文姬归汉》等作品43件;向石湾博物馆捐赠《唐太宗》等作品22件;向家乡普宁市艺术馆庄稼专馆捐赠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作品40多件。

12、谈起这些事,庄稼 *** 开心地笑了。他告诉记者,社会没有忘记他的奉献,去年他有三大喜事: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 *** 间艺术 *** 会颁发的更高奖项“突出贡献奖”;荣获佛山文联颁发的“更高成就奖”;荣获普宁市 *** 颁发的该市更高奖项“铁山兰花奖”。

13、年过七旬的庄稼 *** 虽然身体不好,但一投入艺术创作,就会进入忘我的境界。与他朝夕相处的爱人、作家关健儿告诉记者, *** 的生活除了“公仔”还是“公仔”,他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庭、不属于我,只属于艺术。几十年来,他创作了数以百计的陶塑作品,但日常生活常识却很少注意,以致常常闹笑话。比如,他用电风扇不会调快慢档,关风扇时只好将电 *** 头拔掉;记 *** 号码最怕长数字,很怕 *** 机。

14、庄稼 *** 对生活要求不高,对创作却十分严谨。为了突破石湾公仔造型“上轻下重”的传统,他经过10多次的实践试验,找到了更佳的支撑点,成功创作和烧制了表现少女足尖 *** ,婀娜多姿地跳《天鹅湖》的新作《芭蕾之诗》,开创了石湾人物陶塑依靠单脚支撑全身的先例。

15、谈及今后的打算,庄稼 *** 深情地说:“艺术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我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石湾陶艺的发扬光大付出毕生精力!”

16、从艺51年来,庄稼 *** 艺文俱进,不仅创作出众多名扬中外的陶艺珍品,先后参加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销活动;而且著述颇丰,发表了《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等一批学术 *** 。由于艺术成就卓著,1988年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 *** ”荣誉称号。

17、“文化知识是艺术之母,只有文化知识扎实,艺术家才能升华艺术,在创作上取得突破。”谈及自己的成果,庄稼 *** 深有体会地说。

18、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的庄稼从小喜欢画画,1949年秋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投身 *** ,从事部队美术活动和舞台美术工作。1953年,为恢复和发扬石湾陶艺,庄稼被派入石湾拜著名民间艺人刘传为师,肩负着抢救民族遗产的重任,从此开始了陶艺创作生涯。在陶艺名师的指导下,他如痴如醉地迷上了“石湾公仔”,从潘玉书、刘传、陈渭岩、潘跌逵等陶艺 *** 造诣精湛的作品,到无名艺人信手捏来的粗犷泼辣之作,都成了他临摹、揣摩的对象。这些来自民间艺术的精灵,钻进了他的心扉,烙刻在他的脑海,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很快便显露出艺术才华。1954年,他创作的陶塑作品《七仙女》被送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美术展览”,受到国际艺术界好评;1960年,他和刘传一起被邀请到北京 *** 美术学院讲课,登上了更高学府的讲坛,这一年他才29岁。

19、然而,在陶艺创作上初露锋芒,并没有使庄稼沾沾自喜,他感到自己的作品还型不达意,感染力不强,原因是生活来源不丰富,艺术修养不足。于是,他积极深入生活,博览文学艺术名著、古今中外画家和雕塑家的文章及作品,贪婪地 *** 文化艺术营养。

20、“行 *** 路,读万卷书”,开阔了他的视野,升华了他的艺术,形成了自己取材广泛、寓意深长、典雅传神等艺术特色,陶塑力作源源问世。其中,作品《唐太宗》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诗圣杜甫》、《弃官寻母》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评为中国工艺珍品,入藏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汉武帝》、《升平乐》由中国历史博物博收藏;1997年3月, *** 在“东方之子”专题节目中,介绍了他的艺术成就。

21、渊博的文化知识,提高了 *** 的理论水平,艺术论著频频发表。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撰写《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雕塑分集专论《二十世纪的中国陶瓷雕塑》的重任交给了庄稼。这篇专论内容涉及我国陶瓷雕塑的历史渊源、近百年的发展概况和艺术成就、各大陶瓷产区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知识面广、写作难度大。博学多才的庄稼 *** 临时放下手头的陶艺创作,日以继夜搜集整理资料,投入写作,历时一年半, *** 完成了长达一万多字的专论,真实准确地概括了我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史,受到了广泛好评。“这是我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时间最长、最难忘的写作经历。”谈起这篇得意之作,庄稼 *** 开怀地笑了。

三、石湾公仔是用什么材料 *** 的

1、石湾公仔使用陶瓷或陶土做为材料。

2、石湾公仔历史悠久,起源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石湾镇, *** 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是一种特色传统陶瓷工艺品。

3、在 *** 过程中,工匠们使用陶瓷或陶土做为材料,经过精心雕琢、涂色、烧制等过程制成各类造型精美、细节处理细致入微的陶瓷公仔,形态各异,寓意深刻,被视为中国瓷艺中的瑰宝。现在,石湾公仔已成为一种著名的手工艺品和旅游商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收藏。

4、石湾公仔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并富有乡土气息。

5、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见奇珍,艺精品美石湾瓦,名甲四方天下闻。这是描述佛山石湾公仔的诗句,可以看出,佛山的石湾公仔早已名扬四海,那生动传神的造型,那流光溢彩的风情,让人深深地沉湎于泥土与水火所凝聚而成的艺术之中。

6、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塑造人物则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 *** 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 *** ”的艺术效果。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石湾 佛山 广东 陶瓷 瓷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