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龙舟之乡训练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龙舟之乡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龙舟的湖南龙舟
端午节是中国法定四大节日中唯一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划龙船、挂青蒲、吃粽子,走亲访友等习俗一直绵延至今。据古文献记载:我国的“龙舟竞渡始于武陵”,而溆浦为西汉武陵郡治所在地。因此,溆浦是我国龙舟竞渡的发祥地,这里的龙舟竞渡还保留着很多原始古老的民间习俗,规模之大,竞争 *** 之烈,曾让世人瞩目。溆浦是屈原流放地,历代溆浦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热闹非凡的节日。自东汉初马援平武陵蛮后,溆浦形成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的习俗,龙舟初五下水,十五上岸,平日 *** 练,十四、十五竞赛,整整十一天。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溆浦人就开始为溆浦双端午节做准备。古老的习俗中,“偷料”是五溪地区龙舟赛一个古老的习俗。其源由打造龙舟时,买的木料笨,偷的木料灵,龙船要灵不要笨。因此,每逢小端午之前,人们便半夜去偷料。伦理料时,如果木料的主人发现,便会追,便会骂,但那是偷料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偷料人跑在前,木料的主人在后追,那就意味着龙船在比赛时也会被别人追着跑,自然会羸。所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龙船料要偷,十赛羸九头”。溆浦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溆浦的扒龙船从五月初五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才告结束。溆浦龙舟自农历五月初五下水后,一般是在河中单独训练,也有时和单个的龙舟进行一对一的比赛,正式比赛是五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因此,通过“清桡”来重新调整力量。凡是上了龙船的人,每时每刻都不敢怠慢。如果一旦被“清桡”出来,不仅自己脸见不得人,同时还要受到亲朋好友的嘲笑,做父母的也会感到脸上无关,姑娘们更会瞧不起他。
溆浦大江口镇龙舟沿袭千百年传统民俗,依旧保留其彪悍、精美,包 *** 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南男人的狂野与剽悍!!----说明一下全国所有的龙舟要和湖南溆浦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溆浦的龙船是船不是一叶舟小筏子溆浦大江口龙船激烈程度全国独特!不求名利! *** 行专门比赛赛速度 *** 发挥的同时!讲究号子锣鼓唢呐旋律整齐奋进气势如虹!!!做风头的2-3位 *** 要将对方做风头的扯下水激烈程度想象可知!以前都是全船人员斗拉你下水。不求名利!完全的全民端午节日休闲!溆浦大江口龙船锣鼓打击旋律 *** 澎湃!水手们齐声号子排山倒海!唢呐铁冲催人奋进!
画面:所有的龙舟排成一排,从洑水湾慢慢地划过来,唢呐吹着悠闲地调子,整齐的桨一上一下地划,不时吆喝一声“爬——得——爬”。)
(画外音:这就是溆浦的龙舟,全长63.8米,有舱32间,划手48人,舵手2人,舀水的3人,坐头的2人,舞头旗的2人,舞腰旗的2人,打鼓的2人,打锣的2人,吹唢呐的1人,放铁炮的1人,放鞭炮的1人,共66人。没有龙头,坐头的就是龙头。燕尾,高3.8米。舵是活的,长5.8米,两块。)
(画面:龙舟划至溆水入沅处,吆喝声、铁炮声、鞭炮声、唢呐声一齐响起来,划手全部起立,全力划起来,所有龙舟象一块五彩的飞毯一样整齐前进。龙舟慢下来,在犁头咀缓缓靠岸。坐头的依次上岸,入屈原庙祭祀屈原。)(画外音:溆浦龙舟本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划的。后来五月十五听到屈大夫在汨罗江以身殉国后,大家又把龙舟抬下河,重新划起来,为了鱼儿不吃屈原大夫,大家又包好粽子投入江水之中。后来
月十三,划到五月十五。)(画面:祭祀屈原。 *** 袅袅,旌幡飘飘。道士仙风道骨,手持屈原灵幡,上香,燃纸。)
(诵祭文。字幕:维壬辰端阳吉日,临沅江之滨,溆水之阴,谨以龙舟竞渡,锣鼓争鸣,发万众之哀情,吊屈子之英灵。当七国之纷扰,恰强楚之昏 *** 。忠谏不纳,却信南(后)靳(尚)。持戟百万,毁于纪郢。鬻熊大业,从此凋零。上下求索,思黔中之殷;忧
愤忧思,得溆水之灵。涉江之恨恨,橘颂之离离,天问之冥冥,离 *** 之辛辛。徘徊于溆浦,惆怅于苍穹。开万代之诗祖,启千古之赋吟。怀瑾握玉,字字珠玑。寰宇伟士,人间精英。屈而不平,含愤扼膺。今逢盛世,歌舞升平。兰櫂竞发,桂棹争新。恭诚凭吊,中华复兴。永传后世,俎豆芳馥。尚飨。)
(礼毕,道士执灵幡,至码头正中, *** 灵幡于河岸,焚香燃纸,口中念念有词。振衣,捋袖,接过雄鸡,高举,拍得雄鸡振翅昂首,接过刀来,剁下鸡头,分别在龙舟船头淋上鸡血。同时,铁炮、鞭炮、锣鼓、唢呐齐鸣。龙舟缓缓离岸,进入比赛区。)
(画外音:溆浦龙舟竞赛,以村以家族为单位,两两竞技,各人各自的船上拚全力划桨,不得让步,向来有“扒过龙舟认亲家”的说法。既比速度,还比力度。比速度,两船相竞,快船要绕过慢船船头,才算胜利;比力度,就是当值坐头的,能在快速行进中,将对方坐头的扭下水,哪个先下水,哪个就输了。)
(画面:比赛开始。)(画外音:现在比赛,我们是统一起点,统一终点。谁先到终点的就算胜利了。)道州(湖南)龙船分为三类:1、金龙、黄龙、赤龙、白龙、青龙、乌龙。2、金虎、黄虎、红虎、 *** 、黑虎。3、凤头称金凤头龙船。其中金龙最多,金凤最少。
道州龙舟的船头既具艺术特点,又具符号意味。外地龙舟只有清一色的“龙头”,而道州龙舟头除了龙头形,另有虎形、凤形和少量的猫形和鹰形。龙、虎|凤又分开口、咪口(闭口)两种形制,并且,龙又从颜色上细分为金龙、黄龙、赤龙、白龙、青龙、乌龙,虎也分为金虎、黄虎、红虎、 *** 、黑虎,凤则有红凤(又称金凤)。不同形制、不同颜色的龙、虎、凤头的 *** ,雕刻精细生动,造型优美,极具工艺美术价值。
道州龙舟一直都有龙船下仔仔的传说,据说大龙船会下小龙船仔仔,小孩跟在后面去捡龙船仔仔,其实龙船仔仔都是大人买给孩子的端午节礼物,逗孩子开心,在过去,是一个光洋一只。解放前,有2位老师傅专门 *** 的。后来老人过世,这门手艺就快失传了。
2002年,道县被省人民 *** 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道县龙舟赛共有105艘龙舟和超过3000名的参赛运动员参加,分别来自道江镇、寿雁镇以及城郊五乡,其中传统龙舟102艘、标准龙舟3艘。
如今,道县龙舟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每艘龙舟都有固定的名称,船头雕刻也有龙、虎、凤、鹰、猫等不同标志。道州龙舟赛这项民间活动已被道县纳为打造道县龙舟文化产业的重要活动之一。
以下介绍的是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闽南龙舟”建造的简要过程。
杉木和樟木是造龙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龙舟,最困难的是寻找木材。要寻找25米长以上的整木,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这样的木材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树头的直径必须在20厘米才能符合条件。
在闽南地区,龙舟通常是某个自然村的公共财产。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美观,才能经受风浪,故造船的重要 *** 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礼路”丝毫马虎不得。钉船板犹如建房的“奠基”,还要举行“奠基典礼”,摆上供品祭拜。特别是在“点睛”这一重要环节,还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
闽南龙舟的龙头是写意的、象征 *** 的。龙舟的“龙须”是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
制船者在两侧船舷的船眼睛各贴上三根红布条加小方块金箔的组合,再钉上三根“目周钉”。从左至右,分别 *** 千里眼、顺风耳、 *** 婆。 *** 婆殿后佑护,千里眼、顺风耳在前观测,顺序不能改变。不仅是龙舟,再大的帆船也是这样钉的,有些帆船还会在船艉供奉 *** 婆神位。
这些程序完成后,该的村的老人在龙头前摆上“三牲”,持香对着龙头祭拜。然后,一村民手持香炉,绕着龙舟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舟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经过几名壮汉六七天的劳作,新龙舟完工了。之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戴毡帽,带领全村70多名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舟划回村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的丰姿就会出现在附近的江上。
二、中国的龙舟有什么类型
1、“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2、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3、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 *** 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4、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5、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并把河龙船翻转,次日再翻正,抬到庙中保存,还要祭时官神,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划龙船地区内,都要出龙船费用,请划龙船的人吃酒,还要放鞭炮,设祭迎接,叫“摆香案”。(现在这些习俗都没了)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形状较小,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亦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每乡龙船,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一乡之内,有几支龙船的话,也要用旗 *** 分标志。以温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风俗为例,有的旗用蓝色,龙头、龙尾和船身都是蓝色,叫做“青龙”,相传四方只有东方苍龙七宿称龙,所以青是正色。这南塘河面,以莘塍为河主,所以莘塍东堂庙的龙船特别大,有十六档,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龙娘。其他龙船上水,必须先到东堂庙朝见,庙司事要赏给彩红,大青出来,各龙不敢和它竞赛,其余小的都叫青龙,其他 *** 的叫黄龙。旗白的,船的颜色也是白的,俗称“白龙儿”。如是红旗,船身也染红色,叫做“红霓岭”等。因南言赤色,是水龙, *** 急躁,所以改了个名,是避讳的意思。龙船中惟独没有黑龙,俗说乌龙是凶暴,也有说北方玄武是龟,爬得慢,不能斗生,故全温州没有黑龙船。两船竞赛,水逐浪飞,两龙相斗,争夺锦标,各乡河道,各行分段,自为一区,斗龙互不干涉,
6、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划船者穿衣,一船均依旗色。在苍南等地,则定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现在龙舟额定42人,划者十三六,前后梢各一,掌旗一,击鼓一,击锣一,唱神一,此四人俱站在龙舟中间。龙舟有十九档,坐十八挡,前方向空一档,龙舟在竞赛时不调头,而是人转身反方向坐。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转身的鼓声为密集点鼓。)
7、船面上,鼓在最中,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两头是梢桨,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观众能够辩认,只有执神杖唱神的,托香斗的,是为了奉香官神,在竞渡中没有作用。
8、在全温州的划龙船中,永嘉上塘、下塘一带的龙船,最为出名。斗龙在江流湍急的楠溪江中进行,十里长途,往返二十里。如果顺潮而下,而中途潮涨,或者顺潮而上,中途潮落,都要斗到终点,不得停止。再加上没有换向转手,要一划到底,它的尾端设置梢桨,把梢两人,船头也有两人,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头龙时,这两人力捺龙头,与三十六把桨一齐行动,有加强速度的极大作用,途长水逆,风紧浪急,锣鼓声喧,喊声震天,真可谓英勇。
9、在乐清参加划水龙的住户,叫“水龙户”,一个水龙户的集体叫“水龙众”,水龙众的所在地叫“水龙地”。有的自然村甚至以这种划分作为举办某些公益事业或承担某些社会义务的 *** 单位。每年划水龙都有为首的人,俗称“首事”或“头家”,由水龙户轮值或拈阄推举。水龙户都按丁或按户出钱。参加划者都有补贴,如乐成镇每人每天一斤猪肉。凡水龙户有新婚,生头胎男孩、兴造房屋和中举授官以及科举废后的大、中学校毕业等喜事,都以水龙名义致贺。被贺的要有一条乐清龙舟红绸或红布系于“龙颈”,俗语称“挂红”,而且还有“香金”和食品礼物。旧时陋俗,有些水龙,往往盗伐樟树或偷取“树坦”(木行)最长杉木,以致发生诉讼 *** 。在乐清县西,大的自然村都有好几只龙船,称“地团十只龙”或“南宅七只龙”。(乐清更大的龙舟赛事在北白象,每次都有上百只龙舟参赛-自发 *** 质)如乐清白石镇的小隐湖,每年该日,全区有一百多只龙船汇合竞赛,并备有锦旗悬赏夺标,男妇老幼,观者如堵。有的地区,如瑞安马屿一带,不自制龙船,在端午以前,扣住江面上的运输船,用缆绞起来,当作龙船,按日给船户银米,三天后放行,如果头号胜,不但优待船家,酒肉丰盛,并且还有特别赏钱。但温州那些地处山区和半山区,多旱地,少水田,无河港的地方,端午无划龙舟之俗。
三、中国十大龙舟之乡
中国十大龙舟之乡:湖南汨罗、湖南沅陵、广东东莞、贵州铜仁、湖北襄阳、福建福州、湖南溆浦、贵州黔东南、武汉汉江、珠海三灶镇。
湖南汨罗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 、广泛的群众 *** 、丰富的多样 *** 、浓郁的文化 *** 、狂热的参与 *** 和深远的影响。
2、湖南沅陵—中国远 *** 舟的发祥地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广东东莞—中国赛龙舟时间最长的地方
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
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如今龙舟月已是东莞一大特色,在这里你感受到东莞人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竟龙舟渡的盛况。
贵州省铜仁赛龙舟历史悠久,龙舟已成为当地具有 *** *** 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湖北襄阳—中国历史悠久的赛龙舟之地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千里汉江穿城而过,而端午龙舟赛历史悠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襄阳赛龙舟从两 *** 前的西汉就开始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江航运发达,两岸码头众多,端午的龙舟赛达到鼎盛。
自2010年起,襄阳市的龙舟赛从民间转为 *** 主办,每年端午节期间,江面龙舟竞渡,两岸人潮涌动,场面极其壮观。
福建地处近海,江河纵横,自古就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宋朝时期“闽俗重竞渡”就已在闽省沿袭成风。赛龙舟也是福建一项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福州更有着悠久浓郁的龙舟文化。
在福州如果你以为白天比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600年来,在端午前后福州三溪村里一直延续着夜渡龙舟的风俗,有着“自 *** 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的说法,在福州地区夜赛龙舟才是更大的看点。
7、湖南溆浦—中国最彪悍的“扒龙船”
自东汉初马援平武陵蛮夷之后,溆浦形成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的习俗,龙舟初五下水,十五上岸,平日 *** 练,十四、十五为竞赛日,整整十一天。每年农历四月下旬,溆浦人就开始为溆浦双端午节做准备。
溆浦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溆浦的扒龙船从五月初五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而溆浦赛龙舟最独具特色的就是依旧保留其彪悍、精美,包 *** 深厚的文化底蕴。
8、贵州黔东南—被誉为中国最奇葩的龙舟赛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
9、武汉汉江—中国追思屈原的龙舟赛
汉江龙舟竞渡是为了追思屈原而设。相传屈原流放途中曾徘徊于汉江之滨,因而汉江地区很早就有“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欢腾的场面是端午观龙舟赛的一场视觉盛宴,声声呐喊声,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看夺锦标强。
10、珠海三灶镇—中国的海上赛龙舟之地
珠海三灶海上龙舟赛已有百年历史,如今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名录,与大家所熟知的龙舟比赛不同,三灶龙舟赛不是在平稳的江河、湖泊举行,而是在波浪汹涌的海上举行。
海上龙舟赛全程12公里,其中赛道总长1公里,龙舟需要往返6次,区别于一般龙舟,龙舟舵手通过敲锣而不是击鼓统领全队。
传统的三灶海上龙舟赛,有祭海祭船、鸣锣指挥、一轮式比赛等特点,村民们在比赛前要划龙舟从各自村庄到比赛海域上来回几次,然后再回村里,从稻田摘下一株禾苗,放在龙舟上,有祈福之意。
龙舟之乡训练和中国龙舟之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