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之巢湖,芜湖鱼米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鱼米之乡之巢湖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鱼米之乡之巢湖以及芜湖鱼米之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鱼米之乡之巢湖,芜湖鱼米之乡-第1张图片-

  1. 关于巢湖的美丽传说
  2. 巢湖是有名的人间天堂还是鱼米之乡
  3. 巢湖所辖有哪些乡镇
  4. 安徽巢湖有哪些传说

一、关于巢湖的美丽传说

1、在长江北岸,江淮之间镶嵌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她烟波浩森,苍茫无际,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在汉刘安《淮南子》中,就记载了“历阳之都,一夕咸湖”的故事。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还有一个巢湖出黄金的故事。至于“巢湖”得名,一种说法是湖泊形状像个 ***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湖边人为了避水灾,以树为巢。

2、古诗云:“大湖淡雅西湖媚,未若巢湖气象雄”。巢湖之美,主要在湖,在岛,在山。姥山位于碧波荡漾的湖心,上有玲珑精巧的文峰塔。中庙是巢湖神女庙,耸峙于突入湖中的凤凰矶上。从中庙向东可见隐约的银屏山, *** 银屏牡丹扎根峭岩之上。奇花之下,传说是吕洞宾 *** 的“仙人洞”。关于银屏牡丹,传说它是违抗武则天旨意的牡丹仙子,拒绝雪天 *** ,由牡丹之都洛阳贬到巢湖边。另一则神话说,吕洞宾来银屏山 *** ,不小心留下一粒仙丹,得天光地气孕育而成。正因为银屏牡丹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每年谷雨前后,远近游客前去看牡丹的络绎不绝。

3、巢湖水产丰富,特产有银白鲜嫩的白米虾、体大肉肥的金甲红毛蟹。小小的银鱼是鱼中珍品,说是孟姜女千里寻夫,途经巢湖,泪珠滴落湖中变成。湖中还产毛刀鱼,相传鲁班建中庙时,撒下的刨花。姥山是巢湖之一胜境。相传巢湖将陷时,有一焦婆先知,备船救民。后船上人满,焦婆恐船翻,自己跳入湖中化成一山,后人称为姥山。舍己救人的焦毋化为姥山,女儿化为姑山,母女可望不可及,女儿昼夜伤心啼哭,泪如泉涌。巢湖水涨,百姓纷纷逃离。吕洞宾云游至此,对焦氏母女十分同情,对玉帝陷巢州非常不满。遂使法术,使骇浪淘天的巢湖变得平静清泓,焦姑的眼泪变成了串串银鱼,浮游姥山与姑山之间,传递母女的爱文峰塔高七层,共100多级,为条石青砖砌成,每层风铃8只,塔内有砖雕佛像和石刻匾额题词。塔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李鸿章倡议重修。据民间传说,李鸿章为清代重臣之后,正“挡浪”(合肥方言,即有权有势)时,有位地理先生对他说:“合肥地势好,出了不少人。只是府门对着巢湖姥山,姥山平了些,不能出人头地,所以合肥出不了状元。如果塔修好,起名叫‘文峰塔’,就可以应一句谣谚:‘姥山尖一尖,合肥出状元’。”第二年,李鸿章的子侄正是考期,他委托江苏补用道吴毓芬募了一笔钱又续添了三层。可是这“尖一尖,中状元”的消息不知怎么让工匠知道了,他们不满李鸿章这种“假公济私”的做法,就找个借口没有把塔顶装上,姥山并没有“尖一尖”,这样合肥也就没有出状元。

二、巢湖是有名的人间天堂还是鱼米之乡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因湖而得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古称"居巢"、"南巢"等.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471万。巢湖是一个区位独特的地方。在 *** 国的版图上,很少有哪个城市能像她这样,襟江而又拥湖。大江大湖在这里交汇,江南江北文化在这里集聚。大自然的 *** 斧神工把她造就为江北的"鱼米之乡",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名胜古迹,长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辈又一辈历史名人,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贵的自然和历史遗产。

三、巢湖所辖有哪些乡镇

巢湖市下辖11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

11个镇:槐林镇、黄麓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夏阁镇、散兵镇、银屏镇、柘皋镇、坝镇、烔炀镇、中垾镇。

5个街道办事处: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中庙街道办事处。

巢湖居皖之中,下辖17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 *** 万。巢湖古称南巢、居巢,秦时设居巢县,唐朝设立巢县,1984年1月撤巢县设立县级巢湖市,1999年7月撤市设立居巢区,2011年8月撤区设县级巢湖市。

巢湖是“三古”之地。堪称古人类的起源地、古文明的发祥地、古 *** 的必争地。已发掘的银山智人遗址表明,距今30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在此繁衍生息。作为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有巢氏,已成为公认的中华人文始祖。巢湖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巢湖是“三将”之乡。冯玉祥、张治中、 *** 农都是从巢湖走出的一代名将,分别被誉为“布衣将军”、“和平将军”和“传奇将军”。

巢湖是“三水”之都。濒临长江,坐拥巢湖,是全国著名的温泉之乡。

巢湖是“三优”之城。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合芜宁” *** 中心,是皖江开发 *** 的中心地带、合肥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京福高铁、商杭高铁、宁西铁路和合宁、合巢芜高速等20多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巢湖港是安徽之一大内河港口,经裕溪河可通江达海。资源优势明显。

800平方公里巢湖烟波浩渺、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安徽省重点旅游开发区,湖光、奇花、温泉、溶洞并称“巢湖四绝”;巢湖银鱼、白米虾和大闸蟹被誉为“巢湖三珍”,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巢湖市拥有巢湖岸线95.78公里,适宜建港岸线34公里,是合肥通江达海的重要枢纽地;富有23种矿产资源,石灰石、白云岩储量居全省之一位。发展优势明显。巢湖是全国更大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全国更大的渔网生产基地、全国十大钢构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著名温泉之乡。

参考资料:行政区划——巢湖市人民 *** 巢湖概况——巢湖市人民 ***

四、安徽巢湖有哪些传说

相传古巢湖为州,有一年大旱,小白龙私自降雨除旱,触犯天条,被打下凡尘,遇焦姥相救。为报焦姥救命之恩,小白龙告知天帝将陷巢州的天机,焦姥及时告与巢州百姓,众人因此而得救。

而焦姥母女却因告知众邻而延误了逃生的机会,被涛涛洪水吞没。后人敬仰焦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遂将所陷之湖命名为“焦湖”,将湖中一山命名为“姥山”。

巢湖流域的地质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一 *** 板块和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交汇地带。这两大板块于距今约1.9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会聚,拼合形成了现代的安徽 *** 。

巢湖流域恰处于这两大板块的分界部位。在印支运动以后的燕山运动期间,整个侏罗纪、白垩纪约1.96~0.8亿年巢湖流域以垂直断陷为特征。

安徽省的西界到巢湖一带沉积了厚数千米的侏罗白垩系地层。喜玛拉雅期,第三纪开始,巢湖一带进一步断陷,沿着一组北东走向和另一组北西走向的断裂、断陷。

使大别山北麓的流水在这里受阻。形成断陷湖。大约是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前500~350万年),湖泊面积较大。

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约1.5万年到现在,表现为大量泥沙不断流入湖中,湖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现代的巢湖。

历史上巢湖四周层峦叠嶂,树木苍翠,湖水清澈,鱼虾满湖。由于巢湖是一通江浅水湖泊,加之具有大面积的沼岸草滩和水生植物。

为洄游及半洄游 *** 鱼类提供了良好的产卵繁殖与肥育场所,也为定居 *** 鱼类创造了适宜的栖息条件。因此水产资源丰富,以“日出斗金”著称。

到20世纪90年代,流域林木稀疏,森林覆盖率仅为6.7%。林地有所增加,但60%为幼林和稀疏林,砍伐量大于生长量,木材蓄积量仍在下降。

水生植被覆盖率 *** 20年(1931)前约为30%,五十年代初覆盖率约为10~20%。1954年大水湖区植被几乎淹没殆尽。

20世纪六十年代初,计约2万余亩,其中沉水及浮叶植物则仅呈点状分布,数量甚微,后又经1969年大水及“ *** ”期间的人为 *** 。

至1978年统计,湖区植被仅剩4700余亩,只占湖泊面积的0.4%。1959年和1960年先后修建了裕溪闸和巢湖闸后,人为地切断了巢湖唯一的通江河道,每年一般在3~8月关闸。

以防江水倒灌,此时正值洄游 *** 鱼类的溯江产卵季节,也是长江鱼苗的汛期, *** 隔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和长江鱼苗倒灌入湖的机会。

同时,渔业资源的过度掠取,使巢湖鱼类群体补充来源大大减少,因而导致鱼类区系组成改变和渔获产量的急剧下降。

建闸后,渔获物中青、草、鲢、鳙大大减少,三钱鲲、河鲀、胭脂鱼、鲥鱼、鳗鱼等洄游 *** 鱼类濒临绝迹。建闸前,1952年“四大家鱼”产量达 *** 万斤。

占渔获量的31.3%,1960年增加到90%,1963年锐减,只占总渔获量的15%,1980年全部大鱼产量也仅占总渔获量的20%。

由于土地面积的缩小,人口增加,加之建国后长期“以粮为纲”,沿湖农民为了获得足够的土地,自发和有组织地扩大了对湖泊的围垦。

巢湖的人工围垦可以追溯到1700年以前,原来的湖泊有360多个天然湖汊、湖湾都被历代所围垦,仅清代沿湖围垦总面积就达到62.8万亩。

建国后仍有分散的小面积围湖造田。人工围滩 *** 了水域生态环境,改变了湖泊自然形态。肥西县的滨湖,庐江县的北闸、同春。

巢湖市的龟山、散兵、花塘等围垦区,原来都是较好的湖滩、湖湾,也是水草较多、饲料丰富的鱼类产卵场所,围垦后草滩遭到严重 *** 。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鱼米之乡 巢湖 芜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