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视组词和成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视的成语有哪些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力字的组词和成语有哪些
1、力推、力戒、力排、力弱、力拼、力强、力气、力点、力作、力挽、力士、力竭、力击、力民、力求、力大、力挫、力克、力撑、力拓、力王、力钱、力主、力偶、力量、力墨、力持、力图、力劝、力尽、力夺、力陈、力巴、力挺、力战、力学、力辨、力争、力矩、力度、
2、力压、力衰、力臂、力场、力行、力帆、力促、力避、力荐、力道、力证。
3、力缆狂澜、力士脱靴、力作乏陈、力大无穷、力学笃行、力小任重、力殚财竭、力所不逮、力透纸背、力能扛鼎、力不胜任、力挽狂澜、力均势敌、力排众议、力争上游、力竭声嘶、力不副心、力敌万夫、力屈计穷、力不从心、力有未逮、力拔头筹、力可拔山、力穷势孤、
4、力敌千钧、力尽筋疲、力大无比、力不自胜、力济九区、力挽颓风、力不能支、力敌势均、力钧势敌、力薄才疏、力学不倦、力不同科、力不能及、力所能及、齐心同力、竭尽全力、一力当先、量力而动、势穷力极、势孤力薄、熊罴之力、尽力而为、一称心力、效犬马力、
5、神驰力困、鼓衰力竭、吹灰之力、量力而行、同力协契、孔武有力、一膀之力、势穷力蹙、回天之力、同心一力、诉诸 *** 、财殚力竭、有气没力、一力撺掇、行有余力、财殚力痡、戮力同心、惟力是视、同心僇力、备多力分、苍白无力、计穷力竭、一臂之力、势均力敌。
二、成语组词大全四个字
1、欢天喜地、皆大欢喜、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喜从天降、大喜过望、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拍手称快、心急如火、郁郁寡欢、坐立不安、局促不安、忐忑不安、方寸大乱、心烦意乱、人仰马翻。
2、鞍前马后、兵强马壮、青梅竹马、心猿意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厉兵秣马、塞翁失马、盲人瞎马、脱僵之马、金戈铁马、亡羊补牢、顺手牵羊、羊肠小道、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人困马乏。
3、怦然心动、苦心孤诣、心猿意马、随心所欲、将心比心、正襟危坐、坐怀不乱、如坐针毡、坐井观天、如坐春风、作茧自缚、为虎作伥、天作之合、始作俑者、矫揉造作、轻描淡写、初写黄庭、淡写轻描、描写画角、能写会算。
1、查阅成语词典:在遇到不理解的成语时,可以查阅成语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等信息。通过查阅成语词典,可以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与同学、朋友或家人组织学习小组,一起学习和探讨成语。
2、观看成语电视节目:现在有很多电视台都开设了成语学习的节目,如《成语大会》、《成语接龙》等。通过观看这些节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其他选手的思路和 *** ,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很多成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书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成语的起源和应用,同时也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学习成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因此要多练习使用成语。
三、视组词四字成语有哪些
1.视有哪些四字词语
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视如草芥: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视若无睹: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视同儿戏: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视为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视微知著: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视如敝屣:敝屣: *** 子。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视同 *** : *** :过 *** ,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视若 ***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视如土芥: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视丹如绿: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视如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 *** ”。
视死若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视死如生: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视财如命: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视若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视死若生: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视死犹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视同拱璧: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 *** ”。
视同秦越: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视为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时间:2011-11-29分类:词语大全来源:书通网
1、碧空如洗〖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2、碧空 *** 〖解释〗 *** :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3、冰雪严寒〖解释〗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4、薄暮冥冥薄暮:傍晚;冥冥:天昏地暗。傍晚时天气昏暗
5、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 *** 的局势。
6、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7、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8、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9、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10、风轻云净〖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
四、视、观、望、见 在应用时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
1、“视”、“观”、“望”、“见”作为动词,都有“看”的意思
2、,不过,四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3、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
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观”是“细看和有目的地看。”
6、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7、《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 *** 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
8、如《萄子·劝学》:“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0、如《吕氏春秋·察今》:“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11、《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12、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 *** 。”
13、“视”有时也指“细看”,“察看”,在这一点上,与“观”的意思相近。
14、如《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5、《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16、“视”与“望”对举时,“视”指“近看”,“望”指“远望”。
17、如《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8、“视”与“见”的区别在于;“视”指看的动作,“见”指看的结果。
19、如《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0、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21、成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2、正好说明“视”与“见”的关系相当于”“听”与“闻”的关系。
23、“视”、“观”、“望”、“见”的其它意义区别更为明显:
24、“视”可由本义引申为“看待”。
25、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26、又可表示“比较”、“和……一样”的意思。
27、如张溥《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8、如《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29、“视”还通“示”,指“给人看”。
30、如《史记·项羽本纪》:“乃持项王头视鲁。”
31、“视”作名词,指“目光”、“视力”。
32、如《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33、“观”可由本义引申为“观赏”、“欣赏”。
34、如周敦颐《爱莲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5、姚鼐《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石刻尽漫失。”
36、如《后汉书·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37、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8、“观”作名词用时,可指“值得观赏的景色和景象”。
39、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41、周密《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42、又可指“宗庙或宫廷大门外的建筑物”。读guan4
43、如《礼记·礼运》:“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44、《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45、“望”可由本义引申为“盼望”、“期望”。
46、如《史记·项羽本纪》,“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47、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8、陆游《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9、还可以引申为“希望”、“打算”。
50、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51、《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诸人所论,甚失孤望。”
52、“望”作名词,指“声望”、“名望”、“威望”。
53、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生德隆望尊。”
54、又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55、如张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6、如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7、周密《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甚。”
58、“见”可由本义引申为“进见”、“拜见”、“求见、谒见”。
59、如《墨子·公输》:“子墨子见王。”
60、《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
61、《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62、《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63、《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对》:“徐庶见先生。”
*** 、又指“接见”、“召见”、“会见”。
65、如《墨子·公输》:“于是见公输盘。”
6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67、《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对》:“凡三往,乃见。”
68、如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
69、又指“介绍”,“引见”、“推荐”、“引荐”,读xian4。
70、如《墨子·公输》:“胡不见我于王?”
71、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72、引申为“见识”、“见解”、“看法”。
73、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失街亭》:“汝真女子之见!”
74、“见”作动词时,还有个重要用法,就是通“现”,读xian4,指“显现”、“出现”、“表现”。
75、如《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图穷而 *** 见。”
76、韩愈《马说》:“才美不外见。”
7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8、需要说明的是:上古没有“现”字,所以凡“出现”、“显现”、“表现”等意义均写作“见”。
79、“见”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80、如《孟子·尽心下》:“盆成括见杀。”
8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82、又,《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3、《玉台新脉·孔雀东南飞》:“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84、还可以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这是一种特殊用法,如“见教”,意为“教海我”,“见谅”意为“原谅我”
85、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冀君实或见恕也。”
86、又,“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