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鱼米之乡山塘的问题,以及和鱼米之乡水乡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山塘镇的基础设施
镇境地势平缓,镇内河涌众多,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更大的河涌内坑自东向西横贯全境,主要作农田排灌及少量航运功能。迳口总圳联排灌总长75公里,与山塘电排站以及和三水、三坑交界处的茅舍岭电排站一起担负全镇农田的灌溉与泄洪。北江大堤清西围山塘段总长15公里,已按“100年一遇”的标准加固达标。主要特产有山塘腊味、黄东鸡仔饼、虫草鸡等,并盛产清远鸡、乌鬃鹅和甲鱼、桂花鱼等优质水产。
二、苏州有哪些山
1、琼龙山:琼龙山位于苏州市西郊,吴中区西北部,毗邻光复镇。主峰若懋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更高峰。东吴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1993年,琼龙山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成立,现为国家5 *** 风景名胜区吴中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天屏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是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天平山海拔201米。这座山陡峭而危险。古称白云山,又称慈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的墓地。
3、灵岩山:因灵岩塔前有一著名的“灵芝石”,故名“灵岩山”。山上的 *** 。巨石巨大,奇石参差不齐,物件如出一辙。古语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灵岩山有“江南之一灵岩”、“天上灵岩之一”的美誉。
4、鱼阳山:鱼阳山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地带。三面临湖,东临胥口古镇,北临光复灯尾、玄墓、大小公山,东临洞庭山,西接洞庭山。西靠洞庭山,太湖大桥犹如长虹卧浪,串联西山、野山、长沙三岛。
5、玉山:古称五木山。位于常熟市西北部,北临长江,南临尚湖。是国家AAA *** 旅游景区。玉山因商周时期江南于仲(即仲永)的祖先去世而得名。玉山南麓伸入古城内,有“十里青山半城”的美誉。
三、 *** 中蜀山是原型那里
蜀山指四川的山,最早见于杜牧的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 *** 在《祭蜀中死难诸义士》中提到“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魂磊落”。蜀山应在四川境内,很可能是峨嵋山附近一带的山脉统称。“蜀山”一词早年闻名于环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系列。
在著名RPG古装游戏《 *** 奇侠传》系列中,蜀山各派以道教为宗,斩妖除魔,修仙练道。
夏初(前2000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 *** 之心, *** 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 ***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 *** 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 *** 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100),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 *** 。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 *** 活动频繁,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锄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200),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 *** 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蜀山绝顶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总部,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400),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更大的“ *** 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 *** 派的内功 *** 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500),因其信奉 *** ,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僻谷食气为 *** 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 *** 派因法术 *** 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 *** 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 *** 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 *** 派为主流, *** 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门派的 *** 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 *** 。
蜀山更高权利者。由上一代掌门指定继任。原本无其他 *** ,因第七代掌门因情而出走隐居,造成蜀山群龙无首而大乱,此后便有了只有出家 *** 才能担任掌门的门规。
历代掌门继任之时,可通过“天视地听”和已经成仙的初代掌门沟通,了解蜀山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了解的秘密。
掌门接任后,比掌门辈分高和同辈分的 *** 都有担任长老的资格,一般掌门会分封十数个或数十个长老,有些是尊称,有些领有实权,辅佐掌门处理门派事务。
领有实权的长老包括以下几个职位:游戏中的蜀山2
真武长老:掌管武术类 *** 体系中的功夫传授、整理、创制。 *** 降妖伏魔事务管理,锁妖塔相关防卫工作
玄气长老:负责练气类 *** 传授,蜀山历史文献整理等工作。
元神长老:负责养神类 *** 传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 *** 工作。
律德长老:负责蜀山 *** 品行、功过评定,对赏罚提出建议,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务管理。
长老:没有具体的职位和负责事项,有些并不居住在蜀山,而是云游在外。(如仙一酒剑仙)
蜀山 *** :新入门的 *** 对外统称“蜀山 *** ”,此时的任务就是 *** ,一般不参与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担降妖职责,原则上没有师父的陪伴或特许,不能单独下山行动,无论俗家还是出家 *** 都是如此。此时的蜀山 *** ,只能选择习武、炼气、养神三项当中的一项进行 *** 。
蜀山全景图入门 *** :当一个蜀山 *** *** 到一定程度并取得师父和掌门认可后,成为入门 *** 。此时会被分配到各个长老辖下,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师徒的关系开始松散, *** 可向任一长老求教学习任何蜀山 *** 方式。升级到入门 *** ,在蜀山内部通常也称“出师”。
入室 *** :由每个长老在入门 *** 中自行遴选产生,一般每个长老只选择1~2名,作为重点培养,将自身绝学倾馕相授。被视做该长老的 *** 人。
蜀山收徒一看缘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较严谨,有时会经过重重考察。
蜀山收 *** 可以随时要求出家为道,但一旦为道的 *** 要还俗,必须离开蜀山,对外不可再自称蜀山 *** ,但原有修为如果不被滥用,一般也不会被剥夺。
触犯门规的 *** 会被逐出蜀山,视情节轻重会有剥夺修为的惩罚。
地处安徽省无为县西部,邻近庐江县,是著名的“荸荠之乡”,每年向国内外输出大量绿色荸荠,是中国荸荠的重点产业基地。
有“江北之一洞”之称的泊山洞便位于此地,洞内怪石嶙峋,妖娆奇特,是江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蜀山镇是皖南的“鱼米之乡”,
每年有大量的优质螃蟹、鳝鱼等水产品出口国外,形成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经济链条,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地理位置】区位及面积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角,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北与百胜镇相依,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 *** 60亩,水面积4230亩,丘陵及山场面积1662亩。
【地形与地貌】全镇地势平坦除凤凰山、仁泉、方圩三村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外,绝大多数为圩区。涵盖在四大圩口,即:七联圩、团结圩、拾联圩和临河圩。占全镇面积的85%以上。
【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全镇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主要水资源有西河、 *** 河、郭公河流域,水系发达,圩内河渠沟叉星云密布,总长达40-50公里;镇境内山林资源有下泊山、凤凰山、团山、鸟官山、老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其它蜀山镇旅游资源也较发达:皖北之一洞——泊山洞旅游景区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脚下,洞内共开发三层形成 *** 景区、186个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堪称溶洞四绝。另蜀山镇打造的旅游街,正在形成“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建置沿革】 1985年,蜀山镇辖8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144个村民小组,有4397户,人口1 *** 34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19 *** 年,撤区并乡,蜀山镇辖31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4275个村民小组,15006户,人口约6.3万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乡并乡,蜀山镇辖16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232个村民小组,7806户,人口3.4万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
2004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居委会,蜀山、黄姑、阮疃、集中、张李、仁泉、凤凰、拾联、新安、方圩、天保、苏疃、白湖13个村,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 *** 所在地。
【人口状况】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34618人,其中男 *** 18348人,女 *** 16270人;农业户口8033户,30985人,非农户口908户,3633人。除汉族外,有高山族4人,藏族、 *** 、黎族各3人,蒙古族2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各1人,共20人,占总人口的0.06%。
【 *** 业】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有9家石料企业,5家自来水厂及1座轮窑厂、两个加油站和一个液化气站,千吨以上船舶120艘,与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院上海分院签订的开发泊山风景区项目已动工;与上海绿房子公司联手规划开发蜀山旅游街前期工程部分已告竣工;由新加坡外商独资的“皖红”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完成厂房初建。为发展传统产业,蜀山境内种植的荸荠已注册为“宛红”牌,蜀山镇也因此被巢湖市 *** 授予“农产品出口基地”称号。全镇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6380万元,营业收入6350万,利润578万元,上缴税金128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全镇种植业以水稻、荸荠、席草为主。1985年全镇耕地主要是种植两季水稻且品种单一。撤区并乡后,全镇开始种植荸荠,且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全年早稻6000亩,一季稻12000亩;瓜果、蔬菜 *** 0亩,席草500亩,莲藕500亩,甘蔗900亩,棉花1200亩,头茬荸荠8000亩;水产养殖4500亩。深圩区和山区普遍推广五早,即早花生20亩,早毛豆30亩,早西瓜50亩,早马铃薯18亩,早玉米10亩等作物。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蜀山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早稻面积逐步被头茬荸荠种植所代替。全镇粮食总产值达850万吨,荸荠约3万吨,其它作物5万吨左右。
【林业】“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全镇山场面积1800亩,均为集体粗放种植管理,林木主要是松树、杉树等低产林和少量果树。撤区并乡,全镇封山育林达到一千多亩,基本上消灭了荒山。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种植了330亩,易扬,分布于白湖、方圩、张李、仁泉四村以及二军路两侧绿色长廊面积占20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桃树、水杉、石榴等。全镇溪旁、塘坝边以及沿省道军二路两旁植树400余亩。
【畜禽水产业】水产养殖,蜀山镇水系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前,全镇所有的沟塘河道都充分得到了利用,主要养殖普通的鱼类,像鲢鱼、草鱼、青鲲、鳊鱼、鲫鱼等。到2005年之后,全镇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并且养殖品种由普通鱼虾为主转型以养殖螃蟹、黄鳝等特种水产为主,并实施稻田养鱼技术。像蜀山村、张李村、集中村、苏疃村的实行了网箱养鳝,面积达到了400多亩。水产养殖正在向节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镇水产品产量达到3000多吨,可获效益7000万元以上。
畜禽养殖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主要饲养鸡、鹅、鸭、生猪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耕牛,一般农户家庭饲养家禽达30只左右,年出栏生猪达1头左右。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5743头,出栏6105头,产肉105万斤,家禽饲养达20万只左右, *** 15万只,其余均为自产自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镇耕牛的饲养量在逐年减少。
【财政金融】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4 *** 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49万元,农业总产值150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6828万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802%、875%、796%、786%。各项税收为688万元,其中:国税75万元,地税163万元。人均纯收入2735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450%。
【其它】黄姑街农历“三月二十八”大型农贸交流会源起明朝天启帝辛年间的庙会,距今已有380多年。明清时,黄姑街有上、中、下三庙,每年节至,数里乡民赶庙会、购农资,曾有过繁荣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前,纵火毁庙,古街满目疮痍,水患频临,难再复苏。解放后,尤其是 *** *** 20年来,黄姑“三月二十八”又旧貌灿然,每至黄姑节,商品交易繁荣,成交额约达320万元,年税费收入16万元,有效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蜀山镇街农历“三月三”大型农贸集市交易古已有之,早于清初,原为庙会,会址在天井山一带。后经数年迁演,到20世纪初遂迁至蜀山街兴会。解放后至 *** *** 前,“三月三”主要以竹、木、铁等农资交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交易内容发生了变化,农资、农用、服饰、餐饮、娱乐、休闲应有尽有,每年“三月三”三天 *** 的成交额在400万元左右,年税费收入近20万元,成为蜀山地区便民、惠民的一大亮点。
【集镇建设】1995年1月县 *** 批准了蜀山镇建设规划,2002年县 *** 批准了蜀山镇旅游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
1997年军二路改线,蜀山镇在老街道南侧新建了一条长约3.5华里的蜀山新街,新街铺设了宽为15米水泥路面与老街融为一体,同时对老街进行了道路修整,全部铺上水泥路总长约为2.5华里。扩建了农贸市场,范围延伸至军二路,总面积已达15亩。1999年,在新街两侧道路旁架设了路灯。截止2005年度,整个集镇扩大到了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00人,为发展个体 *** 经营管理户达600多家,除镇 *** 机关外,镇直驻镇单位已达30多家,街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达到空前绝后的繁荣,蜀山集镇真正成立蜀山镇的 *** 、经济、文化中心。
蜀山镇共有自来水厂5个。分别是1993年投资35万元新建的蜀山镇自来水厂;2002年投资82万元新建的集中自来水厂和投资205万元新建的黄姑自来水厂;2003年投资70万元新建的新安自来水厂;2004年投资42万元新建的拾联自来水厂;管网覆盖全镇3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18000人。
【交通】截至2005年底,全镇修建乡村道路总里程225.7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7公里,总投资812万元,以工代赈215万元,个人捐资15万元,村民自筹82万元,乡镇帮扶104万元。20年来,共为国家征缴交通规费、税收款约1800万元。
【水利】蜀山镇境内共有两处国营水利站,即临河圩中心排灌站、西河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090千瓦;四座乡属站,即团结圩圩口的苏疃站,团结圩站和茅草埂站、七联圩圩口的奶奶渡站、凤凰站;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村属站共26座,31台电机,总装机容量797千瓦。全镇总装机容量2887千瓦,总受益面积达5.3万亩。20年来,全镇新疏浚河道29.5公里,治理河埂圩堤65公里,开挖山塘水库200余万立方。
【供电】蜀山供电所地处蜀山东街,服务覆盖13个行政村和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用电户数 *** 57户,其中居民用电8710户,动力用电247户。庐江至无为110KV线路一条,从西至东横穿全镇,另外35KV线路两条。分别为巢湖长江水泥厂和百胜水泥厂专用。全镇10KV线路总长为106.5公里,400V、200V线路长约483.2公里,拥有专用变电台区47座,公用变电台区60座,共计107台配变,配变电总容量达10704KVA。
19 *** 年投入运行的35KV变电所一座,该变电所保证四个乡镇(百胜、鹤毛、泉塘、蜀山)及三个大型企业的用电(两个水泥厂和天一石矿),共有35KV配变11300KVA12台,8条出线。自1998年11月农网改造以来,全镇共建改配电台区60座,一期改建22座,二期改建38座。经过农网改造大大改善了全镇用电线路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 *** ,保障了全镇工农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邮电】蜀山邮电局成立于解放初,1994年初开通程控 *** ,1998年完成企业改制,实行邮电分营,组成邮政、电信、移动三家,实现了个人委 *** 经营与自办移动业务相结合。三家服务范围为蜀山镇、百胜镇、泉塘镇、鹤毛乡四个乡镇,覆盖70个村。截止2004年底,交换机容量达2万门,程控 *** 百分之百覆盖,程控 *** 用户18500部,移动 *** 用户16500部。
【文化】广播电视蜀山镇广播站成立于19 *** 年撤区并乡之时,由黄姑乡、蜀山镇两个广播站合并而成,整个输送信号至13个村。1995年建 *** 调频发射台,信号传输各自然村,同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接收18套节目。2001年事业单位改制,文化与广播合并成文化广播电视站。2003年底,接通县有线电视信号,收视38套节目。5个村开办了有线电视分站。2004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率达 *** 0户。
旅游泊山洞座落在无为西南下泊山中,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两县一市交界处,二军路横亘下泊山下。《徐霞客游记》载:白湖之畔,往来栖避,故名泊山。自1994年开发以来,先后投入350万元,建成了江淮独秀的古溶洞。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800米,洞分三层共有18个大景区、186个景点。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其“石枝、石花、石猴、石鹅管”为溶洞“四绝”,且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是典型的克斯特地貌,美丽的地下宫殿,故有“江北之一洞”美称。洞旁200米有一座“小九华”之称的泊佛寺,内有格调高雅、文物书画根雕展馆,山巅有“清风阁”一座,巍然数里可瞻。
蜀山镇仁泉村有一仁泉井。相传三国时,曹 *** 领兵伐吴,行至此泉,人乏马困,军中疾病流行。曹军饮此泉而病愈。曹 *** 驻马叹曰:惠尔仁泉,遂得名。千百年来,泉边石头仍留有曹 *** 驻马泉边的蹄印。旧时,泉边有一石狮,传说石狮常现身农家阡陌殃苗,农人怒而投石,中其上额,毁其容而为一尊石墩至今。
【教育】1985年教育仍实行县、区、乡 *** 管理。时蜀山区教育办公室辖蜀山、黄姑、百胜、关河、郑河、合毛、泉塘、建国8个乡(镇)教办室。全区共有小学71所,教学点47个;初中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所;两年制高中1所。全区小学在校生12878人,初中在校生4404人,高中在校生341人。小学专任教师399名,初中专任教师137名,高中专任教师16名;小学代课教师56名,初、高中代课教师26名。1985年全区小学入学率为95.6%,巩固率为97.8%,毕业率为88%,学龄儿童普及率为95.1%。到1987年,8个乡镇顺利通过初等教育验收。
1987年以后,教办的主要工作由抓普初转到抓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 *** 年撤区并乡,区教育办公室撤销。将蜀山、黄姑、百胜、建国四乡并为一乡,更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1995年乡镇再次撤并,将蜀山、黄姑并为一乡,名称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直至2004年4月止。2004年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又撤销蜀山镇教育办公室,成立了无为县蜀山中心学校。改制后的蜀山中心学校即包括原黄姑初级中学,到2005年,蜀山镇有县直属完中1所,2005年招生在校高中生1120人,初中生810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2人,学历合格率90%,初中专任教师35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正在改建中,教学楼三栋共3300平方米,标准化 *** 场1座,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2亩。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建制完小7所,教学点5个,中心幼儿园及学前班6个;初中在校生1538人,小学在校生3633人;教职工15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4人,本科合格率占初中教师总数33.9%,小学专任教师91人,大专学历占小学教师23.5%,初中学龄入学率99.7%。到2005年底,除县危改资金拨付外,20年来,镇 *** 共为全镇教育投入622万元(包括民、代课教师补助、报酬),新建9所小学教学楼9栋,计7627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612平方米。初中拥有电脑30台,多媒体教室1个,完小和教学点按要求分别配备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远程教育收视 *** 。
【卫生】蜀山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2005年拥有1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500平方米的住院楼,9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及600平方米商住楼各一栋。2004年底编报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即拟建1200平方米的新型住院部大楼计划。全院现有职工235人,中初级医务人员32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院内设11个临床科室,有病床30张;进口B彩(法)1台,麦迪逊B超机及图像记录仪1台,中日合资制造的彩色经颅多普勒300毫安双床双球管X光机一部,日本进口新型连体式 *** 综合治疗机及 *** *** 设备1台,另有胃镜、半自动化分析仪、尿八项检验分析仪、裂隙灯、三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十一孔手术无影粉、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导医疗器械。医院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 *** 软件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到2005年底,用于卫生事业总投资达150万元。
2002年以来,镇全面实施了住院分娩,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5%左右;儿童 *** 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新生儿乙肝 *** 接种率均在100%;医疗服务辐射泉塘、洪巷、百胜、鹤毛周边四乡镇。2000年,一次 *** 通过 *** 一级甲等医院的创建验收,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无为县人事局、总工会、监察局联合评议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计划生育】蜀山镇于19 *** 年3月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在 *** 机关抽调懂业务、善管理的骨干组成计生组织。撤区并乡前,镇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19 *** 年人口出生率为14.73%,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2%,上环率98%,结扎率97%。计生办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对象送证上门,对外出群众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与流入地保持联系,共同做好计生对象服务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1、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辖区直、驻镇单位、老蜀山镇、黄姑乡、百胜乡、建国乡共三十一个行政村,6.3万人口。
2、1993年10月蜀山镇投资近200万元开发泊山洞,1994年对外 *** 。
3、1994年11月蜀山镇投资30万元新建蜀山自来水厂。
4、1995年4月,蜀山镇开通程控 *** 。
5、1995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原百胜乡划归六店乡,原建国乡划归泉塘乡,此时蜀山辖原黄姑乡和蜀山镇共十六个村。
6、1996年省道军二路在蜀山境内改道全面贯通。
7、1996年10月,蜀山镇新办公楼落成。
8、1997年,蜀山镇全面改制乡镇企业,将原集体 *** 质的镇村办企业改制为 *** 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9、1997年,蜀山镇将原来初级中学并归蜀山高级中学。
10、1999年7月蜀山镇拾联圩满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11、2000年5月蜀山镇撤村并村,将原白湖村和建成村合并为白湖村;将苏疃村和新栗村合并为苏疃村;将新安村和双圩村合并为新安村。此时,蜀山镇辖十三个行政村。
12、2001年8月份,蜀山镇新街架设路灯,推动集镇文明建设。
13、2003年,蜀山镇引进上海绿房投资公司兴建蜀山旅游街
关于鱼米之乡山塘和鱼米之乡水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