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魔术之乡路春记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魔术之乡路春记以及魔术师推演日记1至4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8岁学魔术,愿为魔术赌全家 *** 命,5上春晚的刘谦,如今去哪了
1、历史上从未有一个魔术师,能够在十几亿人的关注下表演魔术。
2、2009年,33岁的他,带着魔术,之一次走上春晚舞台。
3、演出的成功,让他红遍大街小巷。
4、刘谦火了之后,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到:
5、如果知道魔术的秘密,原来这么简单,通常会失望。
6、一旁的人疑惑的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学?
7、因为我想把我自己当初觉得神奇的那种感觉,带给我周围的亲朋好友。
8、自己失望就失望了,但是我可以让你感到当时我看到的那种神奇感觉。
9、1976年6月,刘谦出生于高雄市,祖籍是江西省九江市。
10、那一年,在百货公司的大楼里,一位售卖魔术道具的阿姨,将一枚 *** 用塑料纸板封装,再用手绢包裹。
11、在最后抖动的一瞬间, *** 掉落在刘谦面前的桌子上。
12、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魔术,吸引了年少的刘谦。
13、他不明白, *** 到底是怎样掉出来的?
14、带着疑惑回家,刘谦花了很久都没想明白。
15、后来为了揭秘,他还缠着妈妈,买了许多简单魔术书看。
16、但不管他怎么研究,却始终想不明白。
17、为了搞明白阿姨是如何做到的,他每天一有时间就待在柜台前,一遍一遍的观察。
18、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
19、魔术道具柜台旁,大魔术师徐磊斯见他一直盯着魔术看,便同他闲聊了几句。
20、得知他想知道魔术是怎么变的时,徐磊斯意味深长的告诉他:
21、 *** 魔术充满挫折、悲伤和孤独。
22、他只想知道阿姨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自己学不会。
23、在阿姨眼中,8岁的刘谦是个笨小孩。
24、不仅学的慢,而且手脚还不灵活。
25、其实阿姨也没看错,柜台边的“魔术”,刘谦一直到很久之后才搞明白。
26、可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让刘谦爱上了魔术。
27、刘谦之一次表演魔术,是在班级里,和小学同学。
28、其实他表演的,简单的算不上一个魔术。
29、只是他跟着书本学,然后又多次彩排,才把它表演了出来。
30、因为都是小孩子,从来都没见过,所以魔术取得了很大“成功”。
31、一时间,他成了班里的“名人”。
32、幼小的刘谦,也因此享受到了魔术带给他的光环。
33、只是学习魔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34、为了达到理想中的魔术效果,每一个魔术师都需要反复练习魔术的手法。
35、为了学好一个魔术,刘谦曾在练习时烧伤手背,留下长长的疤痕。
36、也曾因为意外,将家中房顶点燃。
37、年少的他本不必经历这些,可魔术带给他的力量,让他坚持了下来。
38、12岁那年,刘谦报名参加 *** 儿童魔术大赛。
39、200多名参赛选手中,他拿下了冠军。
40、当时,正好大卫·科波菲尔全球巡演至 *** ,主办方邀请他担任“青少年魔术大赛“的评委。
41、从大卫·科波菲尔手中,接过冠军奖杯,刘谦整个人都愣住了。
42、抱着试一试的他,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冠军。
43、得奖后的刘谦,更是一心扑在魔术上。
44、随后的几年,他参加了不少比赛,拿了许多奖项。
45、1993年,小有名气的高中生刘谦,被邀请魔术酒吧表演。
46、酒吧的老板,正是魔术师徐磊斯。
47、当初的少年已长大,却未改对魔术的热爱。
48、徐磊斯很欣赏眼前的刘谦,决定收他为徒,刘谦得以接受专业教育。
49、可惜好景不长,拜师的第二年,徐磊斯外出参加祭典演出,意外失踪,至今没有消息。
50、没有“师父”的刘谦,只得一个人继续往前摸索。
51、学魔术期间,刘谦一直没有放弃学业。
52、1999年,23岁的他,从东吴大学毕业。
53、只是毕业四个月后,学日语的他,一直没找到一份工作。
54、兜兜转转后,他又想起了自己擅长的魔术,决定试一试。
55、 *** 不放心儿子,问他从事魔术行业是否会被饿死。
56、但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花光所有积蓄,买来一套阿玛尼的西服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决定大干一场。
57、只是那个时候,很多人都魔术都不了解,以为就是“变戏法”,难登大雅之堂。
58、一腔热血的刘谦,并没穿着西服走出来。
59、反而为了生存,他还走到街头,靠各种各样的小魔术吸引人。
60、据说他在路边,从口香糖变出百元 *** ,小卖部全家跑出来和他抢钱。
61、在乡间,他曾被当作算命 *** ,被农民泼粪赶走。
62、一连几年,刘谦都过着灰头土脸的日子。
63、所幸的是他确实有能力,时间久了,真正的积累了一些名气。
*** 、后来,他接到了很多商演,其中不乏一些大型活动。
65、“魔术师”刘谦的名气,越来越大。
66、所以在2008年,《鲁豫有约》注意到了他。
67、并且因为效果好,在录制过程中,临时决定将原本的一期扩至两期。
68、结果播出后,刘谦得到了不少关注。
69、这其中就有春晚节目组,几个月后,他收到了央视春晚邀请。
70、2009年1月25日,33岁的刘谦,穿着精美的礼服走上了春晚。
71、魔术走进了“大雅之堂”,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72、值得一提的是,刘谦在13亿人眼前表演的魔术:
73、将戒指变进鸡蛋,以及阿姨将 *** 用铁盒、皮筋、手绢层层包裹,手掌一抖, *** 总能穿越障碍。
74、创意的原型,就来自于他8岁那年看过的魔术。
75、甚至在微博上,他自己都忍不住夸自己:
76、周杰伦表演了4分钟,成龙,陈奕迅,容祖儿合唱了3分钟,纵贯线团体唱了3分钟,我,表演了八分半。结束罗!!!
77、春晚之后,他的人生几乎达到了巅峰。
78、他是之一个在拉斯维加斯开魔术专场的 *** 魔术师,是之一个登上魔术刊物——《Magic Magazine》封面人物的 *** 魔术师。
79、2012年,刘谦拿下魔术节更高奖项——美国好莱坞颁布的年度更佳魔术师奖。
80、他也是之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 *** 人。
81、遗憾的是各种奖项,对普通人来说,是遥远的。
82、更多人想知道的是,他魔术中的“秘密”。
83、春晚之后,他的各种表演片段,被不少人反复观看。
84、可魔术其实是只能看一次的,看的多了,魔术本身的惊喜就没有了。
85、2013年,刘谦第4次登上春晚舞台。
86、与他搭档的是李云迪,本是他最满意的创意,但真正火了的却是“找力宏”。
87、甚至还有传言,王力宏在春晚后台,打了刘谦一巴掌。
88、虽然最后刘谦和王力宏和解,但在当时,却引起了不少争议。
*** 、本来之前的刘谦,就因为被各种揭秘,被称为“骗子”。
90、几年的时间,他都消失在舞台上。在采访中,提到那段日子,他说到:
91、过去25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想魔术、练魔术、看魔术、表演魔术,读了一堆英文书、中文书、日文书,上了好几次春晚,到赌城表演,拿了梦寐以求的年度魔术师和一堆奖,原以为儿时的梦想应该已经达到了。
*** 、但是,发现自己原来还在山脚下......抬头看看,有点累。
93、43岁的刘谦,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在当年的春晚上表演了《魔壶》。
94、结果却因为“换壶”一事,被骂上了热搜。为了平息质疑,他发过这样一段话:
95、我在全国的观众面前,说没有托,就是没有托。所有参与的观众没有经过排练,串通,我也没见过,不认识他们。
96、我现在可以再说一次,用我全家的 *** 命发誓。
97、随后没多久,刘谦又消失在了大众视线中。直到如今,也只能在零星的节目中看到他。
98、他曾在采访中说魔术的秘密永远是让人失望的。
99、可对他而言,可能让他失望的还远不止此,所以他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100、记得2009年,刘谦走红后,参加了湖南卫视《金牌魔术师》,在里面当导师。
101、节目中,魔术师袁大发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他宣称早已看透了评委席导师刘谦的所有套路。
102、随后,他向在场的观众揭开了刘谦春晚所有魔术的谜底,现场被欢呼声淹没。
103、一直腼腆的刘谦,罕见的发了一次火,他严肃的对他说:
104、如果一个魔术师在舞台上揭秘魔术,那他就不配站在舞台上!
105、 *** 魔术并不 *** 你有多么的聪明,创造魔术才是真正的智慧。
106、你千万不要忘记 *** 魔术是成千上万的人盯着在 *** ,而创造魔术只有一个魔术师躲进黑暗的房子里绞尽脑汁在创造。
107、他是以一抵百,以一抵千,以一抵万,以一来抵一亿,所以我觉得魔术师是值得尊重的。
108、他们用一个人的智慧,愉悦了所有的人的眼光。
二、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作文
1、【篇一: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
带着梦想,带着痴狂,跨下早已旧得生锈的摩托车,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
2、带着梦想,带着痴狂,跨下早已旧得生锈的摩托车,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
3、没去思考,也没曾悔想,一把雨伞,一个挎包,一双雨鞋,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
4、拂去校园的欢笑,揽走打工的狂潮。计生工作,懵懂的开始。道路的坎坷,时而席地惆怅。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不再看见曾经暗恋的姑娘。夜深三更时,总在梦里把爱的絮语,写成诗篇,用精致的信封包藏,悄悄放在她的桌上。怀着忐忑的心情,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她的答复。这种心情,就好像心中有头小鹿乱撞,焦躁不安,那种煎熬,刻骨铭心。结果或成功,或失败,或被接受,或被拒绝,都化作酸涩的笑泪,镶嵌在时光的最深处。
5、五月,青春的歌,吟唱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没有她的陪伴,坐在树荫下不断回想。一支残碎的歌,永远不忘那样哼唱。每天忙碌的工作,只等在黄昏后,浑黄的灯光里,慢慢地醉入梦乡。
6、曾几何时开始管上别人的衣食住行,却无暇顾及自己。
7、这一天午后,来到李大家,刚一进屋,一声声问候,递给我一张擦拭过的凳子,端过一杯热茶。一次计生宣传工作就这样开始。无论谁提出了疑问,都得一一详细的予以释疑。在这里,不需要阶级,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傍晚,走进崔大爷家里,一张小方桌上,一锅酸汤,一大碗腊肉,盛来一碗包谷饭,拉过一张长木凳,吃喝起来,老人笑眯了眼:“原来你不是城里来的啊!”
8、慢慢地,我开始热恋上这片土地,喜欢这里的人们。我把我的全部,播撒在这黄土地里,挚爱着这份工作。
9、五月稀泥的乡间小路,雨后泥泞,稀滑稀滑的。一把雨伞,一个挎包,一双雨鞋,行走在稀泥的乡间小路上,背影滞留在那草叶上即将滴落的露珠里。
10、那种感觉,那种滋味,那种心情更加犹新。小草依然那样如茵;小花依然那样缤纷;小溪依然那样流畅。
11、我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还是那样,喜欢绕着田埂回家。我不停地朝田里干活的叔叔伯伯们问好,他们也不妨说一句:"我们的小淘气放学了,我们可又有地忙了哦!"他们说归说,可还是不忘手上的动作,"多拿点,还很新鲜呢!""够了,够了,谢谢,谢谢。"乡里乡亲的就是这么热情;感情就是这么好;笑脸就是这么甜。
12、田里的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阵风吹来,点点头,哈哈腰,我也和它们招招手,扭扭 *** 。远处,附近,旁边,家家炊烟袅袅,衬着夕下的红日,和着溪水的哗哗声,是多么温馨,多么和谐。
13、随着时代地飞跃,现在,一切都变了。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代替了炊烟袅袅的村庄,水泥马路纵横交错;代替了阡陌交通;座座贯穿城市的石桥,代替了清澈小溪上的木桥。
14、我再次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但是,缺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鸡鸣狗吠;缺少了往日的阡陌交通,麦浪翻滚;缺少了往日的花香扑鼻,稻香醉人。
15、 *** 在树边,仰头望天,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们所渴望的新时代生活,而我为何会有一种留恋,一丝的伤感。
16、凉风习习,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7、春天就来了,可还是有几分冷意。但这冷意克服不了花儿们开花争艳。
18、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种奇异的香会钻进你的鼻孔。这种香,你又熟悉又陌生。有一点泥土的清香和淡淡的、刺鼻的芬芳再加上那清新的空气,简直让人沉醉。
19、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的全身舒爽,而又心旷神怡。眼睛微闭,两手展开,再深呼吸一口气。这时,柔软的春风一吹,你会觉得飘飘然然,像小鸟一样 *** 自在地在草原上空翱翔。
20、一眼望去,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活泼而又开朗的敞开了;可有一些却害羞得连一片叶子也不敢开出来。中间有一亩地是种绿绿的青菜,看上去犹如一朵巨大的花中镶嵌的一滴通过阳光照射成了青的露珠。
21、河水里还有在嬉戏的鱼儿,蓝蓝的天上还飘着一朵朵纯洁的云儿,天空中还有无忧无虚在飞翔的鸟儿……
22、“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白云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23、刚踏上小路,就与稻香和花香撞了个满怀,阵阵鸟鸣和秀丽的风景使我心旷神怡。
24、我和爸爸妈妈在这条幽径上穿行,它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远方。两边的水杉树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曲折的小河在欢快地唱着歌,那淘气的麻雀,叽叽喳喳的,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吗?
25、小路的的左边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它们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个个亮的刺目,黄的耀眼。微风拂过,稻浪一浪高过一浪,似在跳起欢快的丰收舞。远处,三二个农民正在田间愉快地劳作,真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意境。
26、小路的右边是一条小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引来了几个小朋友嬉戏玩耍。孩子们高兴地比赛打水漂,笑声传遍,让人忘了忧愁。二三个妇女在河边洗衣,她们有节奏的 *** 衣服,似乎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了,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真是一副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温柔、恬静的河水流进了我的心田。
27、这小路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大树伯伯热情地向我招手,麻雀姐姐为我一展歌喉,白云弟弟给我变着魔术,蝴蝶 *** 为我翩翩起舞。
28、捧起清澈的河水,仿佛看见了鱼儿的 *** 自在;捡起一根稻谷,似乎闻到了大米的清香;拾起一片落叶,我想到了它变作春泥,孕育着新的绿叶。
29、“笑意写在脸上,哼一首乡间小曲,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在晚风中飘散,都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30、八月的夜晚,田间视乎已经听不到一片的蛙叫声了!
31、披星戴月的走在云梦乡间的小路上,没有路灯,没有来来往往穿梭的车辆,人群的嘈杂。有的只是远离喧嚣欲盖弥彰的黑夜,天空中偶尔闪烁的几颗繁星,视乎让这样宁静的夜晚更加有吸引力。好像魔术师手中的黑布一样,掩盖着无尽的人和城市。不想特别虚幻的去发感叹,只是工作生活的压力与责任压的我快喘不过起来。喜欢怀念小时候那个曾经带着一丝恐慌与忐忑不安走在黑夜路上的自己,那时候就想着什么 *** 啊神的,一边口中在念叨神仙保佑,心中却想着会不会遇到 *** 。怀念小时候的那个带着一脸稚气的我,那时候虽说什么都不知道,但至少没现在这么多烦恼。有好久没感受到这样恬静的夜晚带来的轻松了,没有灯光,没有喧闹的嘈杂声,漫天的繁星眼花缭乱。此刻的我像乘着风一般的自在。
32、只是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变得成熟了,变得有责任感了,希望自己关心的人过的幸福。只是在这场旅行中,匆忙追求比别人幸福的我们,已经无暇顾及这沿途的风景。或者是在这个世界上牵绊我们的人和事太多了,有时候当自己真的懂得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必须去考虑身边的朋友亲人以及你在乎的人他们的想法了,所以才会变得对世俗横眉冷眼,却又不得不与其同流合污。人生便是在这样的感叹中度过的!
33、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又把这句经典的经典拿出来感叹人生了,其实想想也是。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在埋怨生活的时候,有些人就真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走出来了,他们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其实生活的选择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上,生活本来就是美好的,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来看!
34、此刻走在乡间的路上,依旧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夜晚,放慢了脚步,看着漫天闪烁的繁星,听上一首轻慢的歌曲,轻轻的跟着和。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
35、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如诗如画的风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36、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仰望蓝天,几朵白云飘来飘去与风儿快乐地捉着迷藏。环顾四周,一 *** ,一 *** 满是绿油油的水稻,让人的视觉放松,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看过去,一 *** ,一 *** 的水稻,像毯子一样,十分柔软,真想扑过去躺在上面玩耍。一阵风吹过,水稻们随风摇摆跳起了舞,招着手欢迎我,仿佛在说:“快来,快来,快加入我们的舞会吧。”在稻田里,偶尔有几只喜鹊,在田里嬉戏玩耍,给小路上增添了几分活力。
37、在小路旁小河淙淙的流过,河水碧绿碧绿的,和煦的阳光照在湖面上,闪烁着碎金子似的光芒,好像千万条小金鱼儿在游动,河岸的柳树,天上的白云,人影,倒映在水中,恍若一幅巨大的风光图。凉爽,湿润的风拂在脸上,细细一闻,空气中似乎带着甜味儿,河水微漾,像风儿的轻弓缓慢而有节奏地拉动波涛的琴弦·
38、河岸上还有许多野花,开得很美!一簇簇,一丛丛,一阵风吹来,花儿在绿叶中时隐时现,像调皮的小姑 *** 眼睛。
39、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着如画般的风景,真是人生一大美事,你们说呢?
40、人一长大之后,就会不停地行走,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从事其它职业。或行走于沉寂的山野,或行走于喧嚣的闹市。或多年以后功成名就,或是一无所获,不管怎样,人们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
41、如果不是为了理想,如果不是为了梦想,我倒希望能停下来,停留在生我养我的家乡。有时想一想,人这一生究竟能行多远,能走多少路,谁又能说的清呢。那些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那些身份、地位、曾经的辉煌谁说不是过眼烟云、明日黄花呢。但唯有我深爱的家乡,家乡的黄土地和那一草一木是那样的让我魂梦牵绕。
42、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喜欢农村那无拘无束的生活,一个土丘,一汪清水,一片绿叶,都会产生深深的感情,还有那儿时的伙伴,陌生而又熟悉,遥远而又亲近,他们那模糊而又清晰的脸庞象演 *** 一样不时的在我脑海里过滤。想想已过了而立之年,人的一生仿佛在一瞬间,那些光着脚丫一起下河摸鱼、一起放羊、一起“偷瓜摸枣”的儿时伙伴们不知现在都行走何处,也不知他们是否也在为生活而四处奔波、四处行走?
43、命运注定我与农村结缘。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同下河摸鱼、挎着篮子割草,一起去放羊,习惯在泥土丛林里穿梭,忆起乡村那高高的瓦檐、泥泞的小道、那袅袅炊烟、还有那曾经深烙在脑海中的趣事。记的小时侯,村子的南边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一到夏天,郁郁葱葱的芦苇遮天盖日,里面居住的各种水鸟叽叽喳喳的唱出各种悦耳的歌声,使整个村庄显的既神秘又安祥。如果有人从塘边经过,一群群水鸟就扑扑楞楞的飞走了,在天空徘旋着飞入了另一个芦苇塘,不由的就想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动人的情境。相比而言,旁边的荷塘显得更为清幽,一株珠亭亭玉立的荷高贵而又空灵,真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它浸透着对生命高贵气息的清香,就象一个人,高贵且又脱俗。看那似开未开,似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红莲,整个人忽然就变的简单起来。那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就在乡间那不惹眼的路边,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呢。
44、最令我们高兴的还是下河摸鱼了,夏天的傍晚,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下河摸鱼。在水流不急的小河里,用砖和土把两边堵上,拿来盆把水刮干,不一会,一层白花花的小鱼便上下翻滚地露出来了,有的还惊慌失措的四处乱窜,我们把鱼装在小桶里,回家燃起一堆火,和上一小堆泥,用泥把小鱼包起来,放在火里烧,只一会功夫鱼便烧熟了,剥去外面的泥,便露出细嫩鲜美的鱼肉。即便是冬天,我们照样可以捉到鱼,只需用小石头把河里的冰砸烂几处,于是,周围的鱼便游过来透气,我们便用自制的网把鱼网上来。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45、村里地少,平时不是太忙。但一过六月,家家户户便闲不住了。先是收割小麦。乡里乡亲们总是天刚麻麻亮就已经到地里开始收割,那时没有收割机,全部用镰刀。不用主人支唤,左邻右舍割完自己的就会来帮忙。大家总是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麦子收到家接着就开始 *** 秧,在我们村,拔秧苗的活大都是女人 *** ,一大早,十几个妇女就围着一块秧苗,一律弯腰卷裤,快捷地将长势粗壮的秧苗拔起、绑好、扔在身后。该到吃早饭的时候,一块秧苗也拔的差不多了。主人则做好了饭送到了地头上。用河里的水洗过手便上田埂上吃饭了。饭大多都是油条、菜角、馍头、咸鸭蛋、一大壶加了白糖的凉开水。如果有男的,当然还有啤酒,人们沿田埂或蹲或坐,用手抓馍,用碗喝水或喝酒,边吃饭边谈论说话,把六月布谷鸟青脆的叫声都压没了。“酒足饭饱”之后,稍休息片刻,就开始运苗、 *** 秧了。说起 *** 秧,我可是“高手”,要顶得上几个人 *** 的快,因此总是倍受青睐,帮完这家帮那家,大婶大妈总是夸我说:“瞧这二丫头手脚多麻利,”年少无知的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移线、运苗、扔苗、 *** 苗,每个人都脚手不停,时不时有人扯着喉咙高歌一曲,简直就像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会。
46、旱田里,多半种有花生、玉米、大豆,村民们用着原始的农具在自己的田间耕作,不由使人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星理荒,带月禾锄。”那优美的诗句。秋收一过,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金黄金黄的玉米棒,院子里堆满了颗粒饱满的花生和刚刚收割的大豆,大人们挥舞着手中的棒槌有力地捶打着豆荚,滚圆滚圆的黄豆满院乱蹦乱跳。夜暮降临,各家各户都在院子里挂着电灯,连夜摘花生。母亲总是边摘花生边给我们讲故事,直到我们一个个都打盹,她便把我们安顿好睡下后再继续干活。
47、在家乡,天是湛蓝湛蓝的,坐在院子里的柴垛上仰望苍穹,云朵在天空瞬息万变,刚刚还是随风漂荡的一缕青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张脸谱,忽又变成了一匹奔腾的野马,当时就天真的想,如果能变成天空中的一朵云该有多好。
48、在家乡,水是清澈的,草是碧绿的,站在村头抬眼望,到处是一片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象是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羊也是一大乐趣,在草地上扎了一根棍,扯上长长的绳,我们便无拘无束的去玩耍了,或是躺在绿地毯上仰望天空,畅想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或是到草地旁边的小河里去摸鱼。
49、晚上,村里便是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随着微风飘到很远,妈妈做好饭后,总要大声地喊我吃饭:“丫头,回家吃饭喽!”于是,我就一溜烟的往家跑。跑回家,妈妈总是一边给我擦脸上的汗一边嗔怪道:“远叫发迷瞪,近叫 *** 瞪,听见吃东西跑的腿肚疼。”
50、村里的一块砖、一拘土、一棵树、一条河、甚至是一片落叶都藏有我童年的趣事,写也写不尽,说也说不完。
51、在城市,随处可见的是高大的建筑物、辉煌的灯火、喧嚣的闹市、装修气派的超市,但人们走到大街上却相遇不相识,就连打招呼也是格式化的。看着那鳞次栉 *** 高楼大厦,听着那糟杂的各种刹车声和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想着那灯红酒绿下的 *** 和遮天的尘埃,我的心会战栗,不由的会想起那些久违的农具,它们就象我那被人遣忘的乳名(二丫头)一样散发着亲切和温暖的气息。行走在家乡的小路上,一声“二丫头”竟然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还有那静静的农具和安详的村民,他们无怨无悔,是那样的平和、朴实、善良、自足,但谁又能说他们对未来没有殷切的希望和饱满的 *** 呢?家乡养育了,也给了我所有农民具有的美德。
52、现在的家乡和城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走出去,带回来了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回乡后的村民实施科学种田、种植无公害蔬菜、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53、在家里住几天,吃过老马家的热羊头、老郑家的卤羊蹄,老齐家的黄河鲶鱼泡馍,孙记冰镇凉皮,陈记大烧饼;吃过妈妈煎的鸡蛋煎饼和小米粥, *** 变的格外有精神。
54、也许我本不属于喧嚣的城市吧!不然,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竟会使我如此留恋和向往呢。早已习惯了家乡春的清新,夏的坦然,秋的忙碌,冬的清闲。在外呆久了,总想回家家乡看一看,如果“向前走”不是一种本能,一种需求,我倒真的希望能回到我的家乡。
55、当我们的脚步不断向前,渐行渐远时,对家乡的思念,就像那一串串脚印,越来越深远。
56、廉江——一个我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暑假,我和爸爸回到了温暖的故乡,一个给我温暖,让我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回乡之路,一起去拜访家乡的朋友。
57、一踏上这温暖的故乡,我便觉得十分清幽洁净。在这里,听不到自行车的 *** ,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响,更没有那可怕的噪音,一切都是那样静谧。
58、看,那是我要拜访的之一个老朋友——田野。一眼望去,眼前绿油油的,一望无际。田野,你让大自然多了一片色彩,让小鸟多了一个家,让人民过上了美好,安康的生活。透过窗外望去,你像是穿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美丽。我在这里说一声:“谢谢你!”
59、啊!一副美丽动人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瞧,在田地里一株株嫩绿的小草正奋力地往上爬。一株株小草紧挨在一起,形成了茫茫的绿海。小草们望着我,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绿毯。一阵微风吹过,露珠们摇晃着身体,正和风伯伯玩游戏呢!小草海中,偶尔会看见几只“小船”,那就是我的 *** ——小花。花朵似乎很害羞,总不让人们看到它漂亮的脸蛋。你们给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风景线,让更多人看到了你们的魅力。
60、这家乡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更它们打招呼:你好,高耸的群山!在瓦蓝瓦蓝的天空的衬托之下,虽然经过了风风雨雨,依然显得那么苍翠。你好,垂挂的柳树!你像少女披着长发,含笑 *** 地对着明镜梳妆打扮,婀娜多姿。你好,路边的小河!远处望去你就像一条蜿蜒爬行的银蛇,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闪光的银带子,格外闪亮。你好,可爱的燕子!你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叽叽”地叫着,使大自然变得有声有色。
61、忽然,远处传来了鸟儿那悦耳的“歌声”,我顺着这婉转动听的歌声寻去,眼前扩然开朗。那里绿树成荫,翠 *** 流,白灵鸟在树上尽情唱歌。看!大人们在金灿灿的稻田里风风火火地大干了起来。顿时,镰刀割刀谷的“唰唰”声,脚踏式脱蹈机的“嗡嗡”声,大人们偶尔的谈笑声,孩子们清脆的歌声,还有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便会成了动人的交响乐。我陶醉在这美景和乐曲当中。
62、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感受到了那独一无二的宁静,那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我爱我的故乡,更爱故乡的朋友。
三、关于2012春晚作文
1、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接到上头的通知:春节期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这种汇演,基本上每年一次。
2、油麻地小学自从由桑乔担任校长以来,在每年的大汇演中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如今,作为办公室的那幢更大的草房子里,已挂满了在大汇演中获得的奖状。每逢遇到汇演,油麻地小学就不得安宁了。各班级有演出才能的孩子,都被抽调了出来,在临时辟作排练场地的另一幢草房子里,经常成日成夜地排练。那些孩子有时累得睁不开眼睛,桑乔就用鼓槌猛烈地敲打鼓边,大声叫着:“醒醒!醒醒!”于是那些孩子就一边 *** 惺忪的眼睛,一边又迷迷糊糊地走上场,想不起台词或说错台词的事常有。说得驴头不对马嘴时,众人就爆笑,而在爆笑声中,那个还未清醒过来的孩子就会清醒过来。桑乔除了大声吼叫,在大多数情况之下,又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能够为油麻地小学争得荣誉的孩子的。其他同学要经常参加学校的劳动,而这些孩子可以不参加。每学期评奖,这些孩子总会因为参加了油麻地小学的文艺宣传队而讨一些便宜。夜里排练结束后,他会让老师们统统出动,将这些孩子一一护送回家。他本人背着孩子走过泥泞的乡村小道或走过被冰雪覆盖的独木小桥,也是常有的事情。
3、因为是年年争得好名次,因此,对油麻地小学来说,再争得好名次,难度就越来越大了。
4、“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之一名!”桑乔把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们召到他的办公室,不容商量地说。
5、“没有好本子,去找好本子。找不到好本子,就自己写出好本子。”桑乔说。
6、蒋一轮去了一趟县城,找到县文化馆,从他的老同学那里取回来一些本子。油麻地小学的策略是:大人的戏,小孩来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桑乔说:“你想想,一个 *** 岁的小男孩,戴顶老头帽,叼着一支烟袋,躬着个身子在台上走,一个 *** 岁的小女孩,穿一件老大 *** 蓝布褂儿,挎着个竹篮子,双手互相扣着在台上走,这本身就是戏。”他让蒋一轮们今年还是坚持这一策略。因此,蒋一轮从县文化宫取回来的,全是大人的戏。他把这些本子看过之后,又交给桑乔看。桑乔看后,又与蒋一轮商量,从中选了两个小戏。其中一个,是桑乔最看得上的,叫《屠桥》。屠桥是个地名。剧情实际上很一般:屠桥这个地方一天来了一连伪军,他们在这里无恶不作,欺压百姓,那天夜里来了 *** ,将他们全都堵在了被窝里。桑乔看上这个本子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本子里头有许多让人不得不笑的场面。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 *** 队长由杜小康扮演,十八岁的姑娘由纸月扮演,伪军连长由柳三下扮演。
7、蒋一轮刻钢板,将本子印了十几份,都分了下去。下面的环节,无非是背台词、对台词、排练、彩排,直至正式演出。
8、一切都很顺利。杜小康是男孩里头最潇洒、又长得最英俊的,演一身英气的 *** 队长,正合适。纸月演那个秀美的有点让人怜爱的小姑娘,让人无话可说,仿佛这个纸月日后真的长成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时,也就是那样一个姑娘。柳三下演得也不错,一副 *** 坯子的样子,也演出来了。
9、等到彩排了,蒋一轮才发现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头是个大秃子。他必须是个秃子,因为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到秃子,甚至剧情都与秃子有关。如果他不是一个秃子,这个剧本也就不成立了。反过来说,这个剧本之所以成立,也正是因为这个连长不是一般的连长,而是一个秃子连长。
10、桑乔这才发现,他当时所看好的这个本子具有令人发笑的效果,原来全在于这个连长是个大秃子。
11、“你拉倒吧,他那一头好头发,长得像杂草似的茂盛。他一上台,别人不看他的脸,就光看他的头发了。”桑乔想像着说,“他往台上这么一站,然后把 *** 一甩,道:‘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12、桑乔说:“老办法,去找个猪尿泡套上。”
13、第二天,桑乔就从丁四那里弄来了一个猪尿泡。
14、柳三下闻了闻,眉头皱成一把:“ *** !”
15、桑乔说:“不 *** ,就不叫猪尿泡了。”他拿过猪尿泡来,像一位长官给他的一位立功的下属戴一顶军帽那样,将那个猪尿泡慢慢地套在了柳三下的头上。
16、于是,大家忽然觉得,《屠桥》这个本子在那里熠熠生辉。
17、彩排开始,正演到节骨眼上,猪尿泡爆了,柳三下的黑头发露出一绺来。那形象,笑倒了一片人。
18、桑乔又从丁四那里求得一个猪尿泡,但用了两次,又爆了。
19、“跟丁四再要一个。”蒋一轮说。
20、桑乔说:“好好跟丁四求,他倒也会给的。但,我们不能用猪尿泡了,万一汇演那天,正演到一半,它又爆了呢?”
21、“你是想让柳三下剃个大光头?”
22、蒋一轮对柳三下一说,柳三下立即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那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23、“校长说的也不行。他怎么不让他家桑桑也剃个秃子呢?”
24、“桑桑拉胡琴,他又不是演员。”
25、桑乔来做了半天工作,才将柳三下说通了,但下午上学时,柳三下又反口了:“我爸死活也不干。他说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怎么能是个秃头呢?”
26、桑乔只好去找柳三下的 *** 。柳三下的 *** 是这个地方上有名的一个固执人,任你桑乔说得口干舌苦,他也只是一句话:“我家三下,谁也不能动他一根汗毛!”
27、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28、“只好不演这个本子了。”桑乔说。
29、“不演,恐怕拿不了之一名,就数这个本子好。”蒋一轮说。
30、很快,油麻地小学的 *** 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
31、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32、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
33、“我马上就回去。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34、“你先别管。你就把这个纸条送给他。”
35、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36、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37、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38、当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39、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40、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41、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42、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43、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
44、他将 *** 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45、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 *** 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46、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 *** 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47、在与纸月 *** 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48、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49、“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
50、是桑桑之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更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51、桑桑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
52、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
53、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54、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55、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56、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他的那群纯一色的白鸽。白鸽受了陌生人的惊扰,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这时,桑桑一眼看到了纸月:她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烈的翅响惊得紧紧搂住外婆的胳膊,靠在外婆的身上,微微缩着脖子,还半眯着眼睛,生怕鸽子的翅膀会打着她似的。
57、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更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 *** ,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 *** 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58、桑桑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59、白鸽们终于像倒转的旋风,朝 *** 旋,然后又纷纷落进院子里,发出一片“咕咕”声。
60、纸月慢慢地从受了惊吓的状态里出来,渐渐松开外婆的胳膊,新鲜而又欢喜地看着这一地雪团样的白鸽。
61、“这里是桑校长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62、“你是桑桑?”纸月的外婆拉着纸月往前走了一步。
63、桑桑点点头。但用疑惑的目光望着纸月的外婆:你是怎么知道我叫桑桑的?
*** 、“谁都知道,桑校长家有个长得很俊的男孩,叫桑桑。”
65、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下了,还有一点点连着。
66、“ *** 爸在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67、“在。”桑桑趁机跑进屋里,“爸,有人找。”
68、桑乔走了出来。他认识纸月的外婆,便招呼纸月的外婆与纸月进屋。
69、纸月还是拉着外婆的手,一边望着鸽子,一边轻手轻脚地走着,生怕再惊动了它们。而鸽子并不怕纸月。其中一只,竟然跑到了纸月的脚下来啄一粒玉米,纸月就赶紧停住不走,直到外婆用力拉了她一下,她才侧着身子走过去。
70、桑桑没有进屋,但桑桑很注意地听着屋子里的对话……
71、“我想把纸月转到您的学校来上学。”
72、停顿了一阵,纸月的外婆说:“也不为什么。只是纸月这孩子不想再在板仓小学念书了。”
73、“这恐怕不行呀。上头有规定,小孩就地上学。纸月就该在板仓小学上学。再说,孩子来这儿上学也很不方便,从板仓走到油麻地,要走三里路。”
74、屋里没有声了。过了一会儿, *** 说:“您给我出难题了。”
75、“让她来吧。孩子不想再在那儿念书了。”
76、“纸月,” *** 的声音,“这么远的路,你走得动吗?”
77、停了停,纸月说:“我走得动。”
78、过了一会儿, *** 说:“我们再商量商量吧。”
79、桑桑紧接着听到了 *** 吃惊的声音:“大妈,别这样别这样!”桑桑走到门口往屋里看了一眼,只见外婆拉着纸月正要在 *** 面前跪下来,被 *** 一把扶住了。
80、随即,桑桑听到了外婆与纸月的轻轻的啜泣声。
81、桑桑蹲在地上,呆呆地看着他的鸽子。
82、 *** 说:“再过两天就开学了,您就让孩子来吧。”
83、纸月和外婆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正要往外走时,桑桑的母亲挎着竹篮从菜园里回来了。桑桑的母亲一见了纸月,就喜欢上了:“这小丫头,真体面。”
84、几个大人,又说起了纸月转学的事。母亲说:“遇到刮风下雨天,纸月就在我家吃饭,就在我家住。”母亲望着纸月,目光里满是怜爱。当母亲忽然注意到桑桑时,说:“桑桑,你看看人家纸月,浑身上下这么 *** 净净的,你看你那双手,剁下来狗都不闻。”
85、桑桑和纸月都把手藏到了身后。桑桑藏住的是一双满是污垢的黑乎乎的手,纸月藏住的却是一双白净的细嫩如笋的手。
86、纸月和她的外婆走后,桑桑的 *** 与母亲就一直在说纸月家的事。桑桑就在一旁听着,将 *** 与母亲支离破碎的话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87、纸月的母亲是这一带长得最水灵的女子。后来,她 *** 了,肚皮一日一日地隆起来。但谁也不知道这孩子是谁的。她也不说,只是一声不吭地让孩子在她的肚子里一天一天地大起来。纸月的外婆似乎也没有太多地责备纸月的母亲,只是做她应该做的事情。纸月的母亲在怀着纸月的时候,依然还是那么的好看,只是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眼窝一天比一天深陷下去。她不常出门,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屋子里给将要出生的纸月做衣服做鞋。她在那些衣服与裤子上绣上了她最喜欢的花,一针一线的,都很认真。秋天,当田野间的野菊花开出一片黄的与淡紫的小花朵时,纸月出世了。一个月后,纸月的母亲在一天的黄昏离开了家门。两天后,人们在四周长满菖蒲的水塘里找到了她。从此,纸月的外婆,既作为纸月的外婆,又作为纸月的母亲,一日一日地,默默地将小小的纸月养活着。
88、关于纸月为什么要从板仓小学转到油麻地小学来读书,桑桑的 *** 的推测是:“板仓小学那边肯定有坏孩子欺负纸月。”
*** 、桑桑的母亲听到了,就倚在门框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90、桑桑向母亲提出他要有一件新褂子,理由是马上就要开学了,他应该有一件新褂子。
91、母亲说:“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也知道要新衣服了。”就很快去镇上扯回布来,领着桑桑去一个做缝纫活的人家量了身长,并让人家尽快将活做出来。
*** 、开学头一天下午,桑桑跑到水码头,将衣服脱了扔在草上,然后撩着河水洗着身子。秋后的河水已经很凉了。桑桑一激灵一激灵的,在水码头上不停地跳,又不停地颤颤抖抖地把那些乡谣大声叫唤出来:
93、就有人发笑,并将桑桑的母亲从屋里叫出来:“看你家桑桑在干什么呢。”桑桑的母亲走到河边上,不知是因为桑桑的样子很好笑,还是因为桑桑大声嚷嚷着的乡谣很好笑,就绷不住脸笑了:“小猴子,冻死你!”
94、桑桑转身对着母亲,用肥皂将自己擦得浑身是沫,依然不住声地大叫着。
95、桑桑的母亲过来要拉桑桑,桑桑就趁机往后一仰,跌进了河里。
96、桑桑觉得自己总算洗得很干净了,才爬上岸。现在,桑桑的母亲见到的桑桑,是一个浑身被清洌的河水洗得通红、没有一星污垢的桑桑。桑桑穿好衣服,说:“我要去取我的白褂子。”
97、说着就走了。桑桑的衣服被搁下了,还没有做好。桑桑就坐在人家门槛上等。人家只好先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做他的白褂子。桑桑直到把白褂子等到手才回家,那时天都黑了,村里人家都已亮灯了。回到家,桑桑的脑袋被正在吃饭的母亲用筷子敲了一下:“这孩子,像等不及了。”
98、第二天,桑桑上学路过办公室门口时,首先是正在往池塘边倒 *** 渣的温幼菊发现了桑桑,惊讶地:“喔哟,桑桑,你想干吗?”
99、那时,各班老师都正准备往自己的教室走,见了平素整日泥猴一样甚至常不洗脸的桑桑,今日居然打扮成这样,都围过来看。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朱恒问:“桑桑,是有相亲的要来吗?”
100、桑桑说:“ *** 。”他自己也感觉到,他的小白褂子实在太白了,赶紧往自己的教室走。桑桑进了教室,又遭到同学们一阵哄笑。不知是谁有节奏地喊了一声“小白褂”,随即全体响应:“小白褂!小白褂!……”
101、眼见着桑桑要变恼了,他们才停止叫唤。
好了,关于魔术之乡路春记和魔术师推演日记1至4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