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陶瓷之乡广东茂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陶瓷哪里最有名气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广东的由来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 *** 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 *** 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所建古国。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 *** 国”所在地。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宋罗泌《路史·前纪二· *** 纪》载:“粤有 *** ,是曰天灵,望获强尊”;以木德王天下。《三命通会》:“ *** 氏继 *** 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考古研究发现,广东地区是中国人起源地之一。全基因组分型研究结论表明,远古先民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学术界已公认距今四五 *** 的广东石峡文化已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和王权 ***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岭南地区出现不少古方国实体。广东境内,在珠三角地区有“驩兜国”,在粤中地区今博罗一带有“缚娄国”,在粤北阳山、英德一带有“阳禺国”,在雷州半岛及海南有“儋耳国”、“雕题国”等等。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在正史记述中岭南至秦军南下带来先进技术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 *** 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1、秦朝时期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有现存文献记述的之一次划分行政区。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从中原迁来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据记载,秦代的 *** 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 *** 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 *** 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定都广东番禺。 2、两汉时期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遣大夫陆贾使南越。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藩属国。刘邦死后,吕后临朝,从经济上制裁南越国,并发兵南下攻打南越国,赵佗抵抗并 *** 到湖南一带,断然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南越国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定南越国。汉朝将南越国地划分为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 *** ,地方行政 *** 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 *** 。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合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其 *** 郡较秦代增置3个县:揭阳、中宿(今清远)和增城。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 *** 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信是两广之“广”所在地。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起,将交州治所从苍梧(梧州)迁到番禺(广州市)以后,才有广州的崛起。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达37万余人。西汉末期,中原社会 *** 不断,入粤 *** 陡增,至东汉永和五年,在册统计人口达86万余人。 3、魏晋南北朝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南北朝时代,中国政局南北 *** 。增设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设置较少。因为当时粤东农业经济没有粤西发达,交通也没有粤西方便。隋初,设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隋炀帝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大加省并,今广东省境分属10郡、74县。晋代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晋代岭南 *** 被称之为“流人”。 4、唐宋时期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 *** 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唐朝中期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节度使等。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王刘氏占据,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南汉后期,全境共辖60州、214县。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后,承袭唐朝典章 *** ,并大体沿用唐代官制。宋代地方行政 *** 分路、州、县 *** 。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又有所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 *** 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 5、元明清元朝地方行政 *** 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元代,因战争原因,人口一度有所减少,至明代中期,又增至近400万人。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 *** 迁徙岭南。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清代广东省最南的辖境是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 *** 石塘”)属于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管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 ,北宋时期中国 *** 已在此行使 *** ,清 *** 更是经常派水师巡视。乾隆四 *** (1783),全省在册人口已达1448.7万。至 *** 战争前夕,更达2286.4万,跃居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1841年, *** 战争中清 *** 战败, ***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 (时属新安县)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诱逼清 *** 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侵占 *** (时属香山县)。 6、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 *** 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 *** 。11月9日,广东便实现“和平光复”,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11月10日,广东军 *** 正式宣告成立。广东军 *** 执政期间(1911年11月-1913年8月),贯彻了 *** 的思想主张和南京临时 *** 的政策法令。1917年9月10日, *** 在广州就任军 *** 大元帅。1 *** 1年,成立广州市政厅。1 *** 1年5月建立 *** *** , *** 任非常大总统。1 *** 5年6月24日, *** *** 议决改组大元帅府;1 *** 5年, *** *** 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 *** 。 *** 的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区、县和市,实行 *** 制。广东省 *** 下设广州、北江、东江、西江、南路、海南6个行政区,每区设一行政 *** , *** 省 *** 处理本区事务。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1945年 *** 胜利后, *** *** 把行政 *** 区分为省府直接 *** 区和专署行政 *** 区两种。省府直接 *** 的有南海、番禺等12个市县,专署行政 *** 区则分为11个区,共辖88个县。 7、中华人民 *** 国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 *** 成立;11月6日,广东省人民 *** 正式成立。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北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9专区,共辖7市98县,广州市为 *** 直辖市。1952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由中南行政 *** 会领导,将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西,广西的怀集县划入广东。1954年,广东省改由 *** 直接领导,原由 *** 直辖的广州市划归广东省管辖。1955年,广西的北海市和钦州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东省,并更名为合浦专区。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9年,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深圳市,原属佛山地区的珠海县改设珠海市,均由省直辖。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州、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 *** 县、3自治县。1981年,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由海南行政区直接领导。1983年以后,开始实行市管县、乡镇管村的新体制。1988年, *** *** 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另设海南省;同年,广东开始取消地区设置,另设18个地级市(后增加到21个地级市),全面实行地级市管县体制、以及乡镇管村体制。
二、茂名周边有哪些古镇景点值得推荐给游客
1、茂名位于中国广东省西南部,周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您想探访周边的古镇景点,以下是几个值得推荐的地方:
2、黄坑古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黄坑古镇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岭南文化古镇。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砖灰瓦,木质结构,雕梁画栋。走在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古镇中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可以购买到手工 *** 的陶瓷、竹编等纪念品。
3、沙琅古镇:位于茂名市高州市,沙琅古镇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以盛产荔枝而闻名。古镇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古戏台、古井和庙宇等。每年的荔枝节期间,这里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美味的荔枝和体验古镇风情。
4、吴川市振文镇:虽然不算标准的古镇,但振文镇以其独特的渔村文化和海滨风光而著称。这里的海边风光秀丽,海鲜新鲜可口,是体验渔村生活和品尝海鲜的好去处。此外,振文镇还有一些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天后宫、古码头等,值得一游。
5、梅菉古镇:位于茂名市化州市,梅菉古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这里的古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桥、古街和古民居。游客可以乘坐小船穿梭在古镇的水道之间,感受水乡的宁静与韵味。
6、长岐古村:位于茂名市信宜市,长岐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这里的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有着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装饰。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7、雷州古城:虽然不在茂名市内,但雷州古城位于广东省雷州市,距离茂名不远。雷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有雷州石狗、雷州换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雷州半岛的美丽海滩和热带风光。
8、总之,这些古镇和古村落不仅是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也是体验广东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好地方。游客在这些古镇中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岭南小吃,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艺术,体验到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三、想问茂名人一个问题!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侧。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总人口701万人(2009年)。
市人民 *** 驻茂南区,邮编:5 *** 00。代码:440900。区号:0668。拼音:Maoming Shi。
茂名市位于南中国海之滨,地处广东省西南部,背靠祖国大西南。据史载,茂名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时设置茂名县。1959年设立茂名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茂名市陆地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 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16.44万人,其中市辖区126.45人。茂名“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在1996年“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茂名市被 *** 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更大的水果生产基地”。2000年,江 *** 在茂名高州出席县级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会,期间亲手植下“中华红”荔枝树,使茂名荔枝更是名扬天下。
茂名市南部临海,迂回的海岸线长220公里,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水东港是我国对外 *** 一类口岸,现已建成多个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和杂货、集装箱码头,拥有全国更大的25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接卸 *** ,年吞吐能力达到1450万吨。博贺港是全省三大渔港之一,盛产龙虾、对虾、海参、鲈鱼膏蟹等,全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之一。
茂名市是广东省人口较多的地级市,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第3位;也是全省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水果总产量、油料作物总产量、猪肉总产值在广东省地级市中均排之一位。
茂名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粤西风情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一些资源在省内甚至国内有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一是海滨旅游资源优势。茂名南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湾,迂回220多公里,滩长、林绿、水清是这里的资源特色。 *** 山、中国之一滩等处沿海沙滩长达12公里,为省内之一,沙质洁白细软,坡度平缓,适宜开展海水浴、海上运动项目;沿沙滩外侧是宽500-1000米长达40多公里的人工防护林带,国内罕见,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电白人民的伟大创举,著名画家关山月的巨作《绿色长城》就取材于此;放鸡岛周围水下海水能见度达8米,其水下风光奇特,是发展水下观光和潜水旅游的好地方。本区是该市开发最早、旅游设施配套最齐全的大型综合 *** 旅游区,也是全省首批2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力。二是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茂名的中、北部地区多山地丘陵,适宜林木生长和发展水果种植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信宜的大雾岭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704米,为粤西更高、广东第二高峰。那里峰高林茂,珍稀动植物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大雾岭群峰耸立,层峦叠嶂,云雾飘渺,景色无限,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疗养、避暑的好去处。茂名-高州市还是“全国水果之一市(县)”,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等水果种植面积大,且集中连片,茫茫果海,一望无际,适宜发展农业生态游。高州的根子镇,被称为“中国荔枝之一镇”,荔枝种植以面积大、品种齐、成熟早、产量高、质量好、市场广而闻名,镇内的红荔阁、贡园早已是声名远播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是我省较有影响力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之一。化州名富果园,集中了近百种国内外名优水果,是一个集水果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兴农业观光基地。三是温泉旅游资源优势。茂名地处华南地质断裂带上,温泉种类多,分布广,有西江温泉、新时代温泉、热水温泉、山阁温泉等十几处。其中西江温泉经权威机构鉴定其综合水质属广东之一,氡、氟、偏硅酸等三种元素及矿物质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医疗用温泉水标准,在国内十分罕见,极具医疗保健及旅游开发价值。四是古迹旅游资源优势。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 *** 晚期,就有土著民族在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始称百越族。茂名大地历经 *** 的风雨剥蚀,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高州的冼太庙、观山寺、宝光塔、长坡旧城、信宜的镇隆古书院群、化州的孔庙、电白的钟鼓楼、冼太故里、茂南的恐龙蛋化石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文化底蕴丰厚。茂名,在历史上还出过不少名人,如被周 *** 称为“中国巾帼英雄之一人”的冼太夫人、唐代重臣高力士、岭南著名才子陈鉴等都是茂名-高州人。今天,大部分古迹都被开发成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五是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高州是江 *** 对全国进行“三讲”教育动员的地方,也是江 *** 首次提出“ *** ”重要思想的地方,江 *** 作“三讲”动员的高州人民会堂、参观过的高州冼太庙以及亲手种植的优质荔枝树“中华红”等都成了国内游客向往的旅游景点。目前,国家 *** 正式向海内外推出了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该市的高州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一站,必将带来茂名旅游的新一轮发展 *** 。
此外,茂名还有其他一些资源也颇有特色。如被誉为“人与生物圈公园”的珍稀植物园、茂名市郊有广州“白云山”之称的浮山岭、化州罗江沿岸风光、“国家园林城市”的茂名市区等自然与人文风光资源;信宜玉雕、竹编工艺品、化州的橘雕、高州的角雕、茄雕、电白的贝雕及市区的工艺蜡烛等旅游工艺品资源;电白的红心鸭蛋、信宜的山楂、化州的笪桥黄瓜、橘红、高州的荔枝、龙眼等土特产资源等,都是茂名人引以为自豪的独特资源,也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 *** 以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市旅游业在市委市 *** 的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1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旅游景点17个,其中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AA *** 旅游区3个;旅游购物商场6家;大小出租车1000多辆,全行业从业人员20000多人,旅游接待体系初步形成,可满足游客“行、住、吃、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近几年来,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是我市 *** 经济中更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之一。2007年全市旅游收入达53.65亿元,增长7.8%。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 *** 了消费,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关心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自觉 *** 大大增强,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 *** 以来,茂名市 ***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茂名市的建设成就辉煌,现已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更大的炼油工业基地、全国更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北运蔬菜生产基地和广东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早在1994年,茂名市就已跻身全国5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城市行列。
茂名已形成一个以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和机械电子为支柱,建材、陶瓷、轻纺、皮革、塑料、造纸、食品、医 *** 等行业共同发展的门类较齐、结构逐步改善的工业格局。
茂名以名优水果、蔬菜为龙头的“三高农业”闻名遐迩,2004年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90多万吨和200多万吨。全市逐步形成了以荔枝带、龙眼带、中部香蕉生产区为特点的“两带一区”的水果种植布局。1996年茂名被 *** 有关部门评为“全国更大水果生产基地”。涌现了一批名优水果,如荔枝品种中的“白糖罂”、“鉴江红糯”,“储良广眼”龙眼、“高脚遁地雷”香蕉、“红杨桃”等果品,享誉海内外。
茂名以炼油、乙烯生产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茂石化炼油加工能力、乙烯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350万吨/年和38万吨/年,拥有华南地区更大的原油加工能力,有“中国南方油城”之称。预计,2005年炼油加工能力还将扩大到18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扩大到80万吨/年。此外,茂名市还有400多家各类型的化工企业相映争辉,出产的油品和化工产品品种多达400多种。茂名化工年创利税约20亿元。
矿产资源丰富是茂名市的一大特色,辖区内已查明的矿产57种,其中“南玉”、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为主的开发、加工工业,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广东省迎接 *** 回归赠送特区 *** 的玉雕珍品--“一帆风顺”即出自信宜市工匠之手。油页岩、高岭土储量居全国首位,黄金、锡、钛、锆英石、 *** 、瓷土、花岗岩储量居本省前列。茂名市包括矿产品开采和加工在内的矿产经济总产值约21亿元。
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茂名市面积11445平方千米,人口668万(2003年)。
茂南区面积 507平方千米,人口 74万。邮政编码5 *** 11。区人民 *** 驻站前街道。
茂港区面积 372平方千米,人口 47万。邮政编码5 *** 27。区人民 *** 驻南海街道。
化州市面积2354平方千米,人口142万。邮政编码525100。市人民 *** 驻东山街道。
信宜市面积3081平方千米,人口124万。邮政编码525300。市人民 *** 驻东镇街道。
高州市面积3276平方千米,人口158万。邮政编码525200。市人民 *** 驻潘州街道。
电白县面积1855平方千米,人口123万。邮政编码525400。县人民 *** 驻水东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 *** 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潘茂名晋永嘉(307—313)末处士,世居根子浮山下,即今高州之潘村,治《易》明《诗》。一日入山,遇老人对奕,旁睨良久。老者曰:“孺子颇解此耶”?对曰:“入由蛇窦,出似雁行”。老者异之,劝令学道,授以长生夜视之术。从此,潘茂名便在这里“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终于炼成大还丹和小还丹,用此神效丹 *** ,在粤西一带特别是高雷地方救治百姓,扑灭了瘟疫。高州有多处庙宇供奉潘仙,茂名的地名也因之而来。
潘茂名的事迹在隋朝和唐朝的 *** *** 确认。隋朝开国18年(公元598),先用其名命名茂名县,唐太宗贞观18年(公元 *** 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全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唯有潘茂名一个。
“高州”这个地名概由“高凉郡”演变而来,“高凉”两字可能是“高高的凉爽的山岗”,高州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贡杨州南境,秦为南海郡地。汉为合浦郡高凉县地。三国晋宋为高凉、高兴郡地。梁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电白郡,隋平陈郡废为高凉,永熙二郡地,时茂名电白属高凉郡,良德属永熙郡。
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 *** 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年)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废属窦州,三年(1006年)复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九年(1280年)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曰高州府属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化州)县五(茂名、电白、信宜、吴川、廉江)。茂名县(即今高州市)汉为合浦郡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开皇18年公元578年)属高凉郡。唐初属高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南宕州。八年(634年)于县置潘州。五代梁 *** 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后唐同光初( *** 3年)复故。宋开宝五年(872年)州废,以县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属窦州。三年(1006年)还属高州。元复属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来治(茂名县)。明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据《元和郡县志》:“有茂名水”故名茂名县。1958年设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茂名市总人口5238426人;茂南区 *** 4301人、电白县 145 *** 19人、高州市 1219132人、化州市 1007796人、信宜市 907978人。
2002年,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18个街道、102个镇。
2003年12月,茂名市调整县(市)部分镇行政区划(详细情况)。全市原有103个镇。这次调整,撤并镇12个(信宜市3个、高州4个、化州2个、电白3个);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5个,其中信宜1个(东镇镇)、化州1个(石湾镇)、茂港区1个(南海镇已改为南海、高地两个街道办)、茂南区2个(高山镇、新坡镇)。(市委、市 *** 于7月31日下发了《关于调整茂名镇级行政区划的通知》,要求在10月30日前完成撤并镇的移交手续,重组新的镇 ***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20个街道、87个镇。
茂名陆地面积1145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地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土类土种达8类1 *** 种之多,开发空间广阔。
茂名市有岛屿12个,有迂回海岸线220公里,有水东、博贺、莲头、东山等大小26个港湾(博贺港是全省更大渔港),-20米等深线浅海雄涂面积1.13万公顷。海域具有热带 *** 、活跃 *** 、多样 *** 、边缘 *** 特点;域内有鱼类、虾类、蟹类、贝类以及海胆、海星、海蜇等海洋生物140多种。生物种类多,可供食用、 *** 用、观赏、用材及工业原料的植物多达600余种,森林蓄积量达1417.70万立方米,开发潜力巨大。
茂名-高州市是“全国水果生产之一市(县)”,香蕉、龙眼、荔枝、芒果、黄榄等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80多万亩。在根子镇,只要你登上观荔亭,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荔枝 *** 。
茂名已探明矿藏近100种,潜在价值4000亿元以上。油页岩和高岭土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玉石矿为全国三大玉矿之一,盛产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银岩锡矿居全国第三,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 *** 、斑岩型锡矿、钛矿等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茂名市河川发育,溪流密布,河流众多,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9条(更大的河流为鉴江,其次为袂花江、罗江等)。多年平均径流深9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0亿m3,另有过境水8亿m3,地下水38.7亿m3。目前,茂名水利体系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形成了以 *** 为龙头,大中型水利工程、蓄引提水工程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置供水 *** 。
茂名市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茂名港是国家一类对外 *** 口岸,包括水东、博贺、北山岭三个港区,现已 *** 头泊位41个,是全国大港之一,吞吐能力1759万吨。茂名市有岛屿12个,迂回海岸线达220公里。-10米等深线海滩涂面积628平方公里,目前仅开发了30.3%。在现今博贺港,以莲头半岛为依托,-10米等深线离岸仅700米,-15米等深线离岸仅2.5公里,-20米等深线离岸仅11公里(湛江港为30公里,惠州港为40公里),稍加疏浚即可达-22米水深,最适宜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与其相邻的北山岭港区(即规划建设中的博贺新港区,已建有85万立方米原油库和全国之一套25万吨级单点系泊 *** , *** 距岸边15.3公里),天然水深-24米,初步论证,可建2-30万吨级码头泊位 *** 个。
贡园位于根子镇柏桥管理区,总面积约80亩,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
贡园是粤西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荔园,园内古荔丛生,形态各异,这些古树的树龄多有500年以上,主干已部分腐朽,中空成洞,根部萌生新芽,几代同堂,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荔枝博物馆。
据史载,祖籍高凉的唐代宦官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是采摘于该园。
园内现存古围场、马踏石等文化古迹,园外风掀稻浪,牧笛悠扬,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中心景区位于根子镇元坝管区的根竹岭,岭上有亭,名为观荔亭。亭内镌刻着名家所书的历代名人咏荔佳句。这些书法作品经精工雕琢镶嵌,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登亭纵目,上万亩荔枝尽收眼底,此起彼伏,如海如涛。二月,荔花盛开,春风扑面,是香之海、蜜之海;五月,荔枝成熟,漫山遍野之间,一片绿海红潮,无涯无边,故智“红荔似海”。荔荫间,一座座豪华别致的荔农自建的“荔枝楼"若隐若现,有如绿海星帆。
浮山仙泉位于浮山之水波洞,是一处天然构造的巨石裂隙涌泉,泉下成潭,潭水明净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来明月照于潭中,玉盘映照。夏日沐于潭中,如浴瑶池,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相传潘仙于浮山参禅悟道时,曾以此泉炼丹,故得名“仙泉”。
此乃浮山北侧的双龙溪,两溪皆发源于浮山北侧山腰之双龙洞。两溪迂回曲折,蜿蜒而下,远远望去,如双龙嬉戏。溪水清澈冰凉,泉声悦耳,溅玉飞珠,烟虹雾彩,美不胜收。
此景位于浮山,实为山中之灵龟石,此石形同巨龟,匍伏于山中,石上绿苔潜生,如 *** 灵龟上之绿毛。灵龟之上有一老榕,气根下垂,长成多株新树,独木成林,盘根错节,牢牢的生长在灵龟之上。相传南海之龟仙游历浮山,为根子之秀丽景色迷恋,不愿离去,化为此石。
位于浮山龙须岩下,该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高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冼太庙总建筑为400多平方米,奉着冼夫人彩色雕像,栩栩如生。
庙前对联“门对三官官阶亦显,神临两县县境咸安”为清代举人黄雅川所题,在主殿正门上方,有一横匾,上书“浮山慈云”,字形行体,笔画苍劲,与浮山之雄奇险峻溶为一体。
多年来,冼夫人的巾帼英雄形象备受世人景仰,因而浮山冼太庙也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各地的信男善女朝拜,香火鼎盛。
此景位于浮山龙须岩。该岩在半山腰处,高达65米,直如斧削,雄奇险峻。在断岩中部的裂缝之中,顽强地生长着一从青草。这丛青草久旱不枯,长雨不萎,四时常绿。传说此草是龙王的须,故曰龙须草。每遇大早之年,只要摇动龙须,便会天降甘露。
位子浮山潘村之后侧。浮山是潘仙之故乡。潘仙俗名潘茂名,晋代人,一生向道,相传于高州之观山参透禅机,得道成仙。现在高州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潘仙的传奇故事,过去茂名县和现在的茂名市,就是当年隋帝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而延用至今。
位于潘仙故址之后侧。湖面宽阔,由四周之山溪相汇而成,湖水清澈。四周林森树密,野趣盎然。湖平如镜,湖边景致倒影湖中,绰绰约约,晰然可观。阴雨天,湖中雾气氤氲,飘渺不散,疑是人间瑶池。
相传潘仙于浮山之时,常浴于此湖,故名仙人湖。
浮山之顶峰更高海拔966米。立于峰顶,极目远眺,西北方,荔林绿浪,荔乡风光尽收眼底;正东面,南海归帆绰约。晨旱旭日 *** ,霞光万道,彩云飘动,远处海天一色,征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
关于陶瓷之乡广东茂名和中国陶瓷哪里最有名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