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水阳水米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酉阳毛坝秀水村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介绍我们的水阳500字作文
1、水阳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北部,是有名的蟹苗 *** ,地处皖苏两省四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交界处。属圩畈地貌,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沟渠纵横,河道交错。
2、水阳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享有“鱼米之乡”、“蟹苗之乡”、“河蟹之乡”、“水运之乡”、“造船之乡”之美誉,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水运和造船基地。
3、近年来,水阳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单位”、“全国基层 *** 校示范点”、“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综合 *** 试点镇”、“安徽省东向发展沿边重点镇”。
二、水阳的地名
1、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因旁边流淌而过一条水 *** 而得名。人口稠密,万千烟罗人家,物产丰富,乃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自古水阳就是宣州故城四大集镇之首。这里的历史悠久,远至三国时代。话说当年吴国 *** 缺粮,孙权派大将丁奉开垦后方粮食基地,丁奉见此地(现在的水阳)土地肥沃,就在此围埂造良田,就成了现在的金宝圩!人们为纪念滴丁奉的功德,在如今在水阳镇,造了一座总管庙,为世人供奉!人称总管菩萨,受人香火!而在圩埂上竖立了他的一座人身像,腰挂宝刀,面朝绵绵的水 *** ,以保圩里不受洪水的灾害!
2、水阳特产“水阳三宝”——“水阳干子”、“鸭脚包”、“鸭翅”。
3、关于水阳干子。在水阳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帖说:“在芜湖菜市场只要是卖干子的商贩,都说自已卖的是水阳干子,可见水阳干子的出名。但从我的品尝来说,有很多是魇品,虽然早就有水阳人在芜湖办厂做干子,但能吃到家乡的珍品也是难上加难。听说在东郊路菜场,只有每天早晨八、九点时候,在菜场路口‘曹氏茶干’专卖点才能买到正宗的水阳干子。其他菜市场是否设有专卖点,我不得而知,但一些超市所卖的干子,多为垃圾货,简直没法与正宗的水阳干子媲美。
4、鸭脚包并非外来,纯属宣城水阳本土人士近年之发明。采用特殊腌制的鸭脚,每个鸭脚的中间裹以特殊腌制的鸭心,外面用特殊腌制的鸭肠缠绕。蒸熟后香气四溢,咬起来筋斗而生津。其特殊的工艺和上佳的口味令其远近闻名。精品鸭脚包风味独特,采用真空包装,包装精美,实为馈赠佳品。镇上就有多家销售商, *** 合理,味道可口!
5、鸭脚包无需清洗,蒸熟即可食用。一般使用高压锅蒸速度较快(最多8分钟就可以了)。蒸至鸭脚跟腱处断开即可装盘食用了。
6、水阳鸭翅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加工工艺,超美的口味,被众多美食家所赞颂。
7、水阳鸭翅选用优质的鸭翅膀,配用精盐、白糖、料酒、大料等,加上数十位名贵中草 *** ,经消毒、清洗、腌制、浸泡、烘晒、回阴、捆扎、风干后而成。其外观色泽鲜艳,香味独特,肉美而坚,骨酥而松,嚼之喷香,健牙生津,滋阴 *** ,像广式香肠的味,但又不似它那样稍嫌油腻。
8、像酱鸭掌,但比它更加筋道、耐嚼,更加味全香浓。而且一个包上三种原料的口感又各有滋味,可谓统一中有差别,共 *** 中显个 *** 。用其佐酒十分得好,用来就饭亦十分下饭,确实是一袭有益身心健康的卫生的绿色美味佳肴。
三、四大米市之首芜湖
1、近代的芜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更大的米粮集散地,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中国“四大米市”,并且驰名之首。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芜湖,境内河网密布,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是主要的产粮区。每年盛产的稻米除自给自足外,仍有大量剩余外销,于是便形成了与米粮相关的产业。芜湖的老地名,如米市街、大砻坊、笆斗街都是与米业相关。其次,芜湖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南有青弋江、水 *** 、清水河在此汇集入江,北有裕溪河联结巢湖,成为水上交通的枢纽。而在古代,水路运输是最为便捷也是更便宜的运输方式,芜湖优越的水运条件就自然地成为最理想的米粮集散地。
2、当然,芜湖能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四大米市”之一,除了地理优势之外,还有人为的因素推动。这个人就是清朝末年重量级人物李鸿章,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氏,为官一世造福安徽家乡。
3、据史料载,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1877年,李鸿章奏请清 *** ,将江苏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至安徽芜湖,这对芜湖米市的形成具有决定 *** 作用。李鸿章还授意当时驻芜湖道员张荫恒去镇江劝说米商迁芜。在张荫恒的劝说下,广潮帮米商率先迁来芜湖。烟台、宁波两帮米商也紧步后尘,接踵而至。《江广米行重建会所碑记》中曾记载:逊清光绪八年,李文忠公请准将米粮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植于此。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促成“芜湖米市”正式形成。
4、据记载,芜湖米市兴盛后,江面上几乎每天都是运米的帆船,首尾相接。大清银行、安徽地方银行、美孚洋行和数不清的钱庄银楼在芜湖展开米金融;世界航运巨头如英国太古、怡和,日本日清等都到芜湖运米。 *** 8年,安徽在芜湖设立米捐局,规定所有运输米粮的船只,出安徽境内必须停靠于芜湖缴纳米捐,这就成为一种强制手段,迫使安徽米粮必须在芜湖集散。
5、但让人费解的是,芜湖除了有安徽米捐局外,江苏米捐局也设在了这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光绪二 ***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要在江苏境内设置米厘卡,立即遭到芜湖米商的强烈反对,因米船过江苏境内还需要重复缴税,必将导致米商设法逃避芜湖而直接运销江苏,分散芜湖粮源。后经两省协议,决定在芜湖另附设江苏米捐局,预征米船过大胜关等应缴之捐银。并规定从芜湖出口一石米,需要缴纳捐银一钱一分七厘二毫,江苏捐银七分。通过这种强制手段,从而保证了芜湖米市充裕、稳定的粮食来源。
6、据档案记载,自 *** 8年芜湖设立米捐局,芜湖米市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芜湖成为了当时我国长江中下游更大的米粮集散地,有米号124家、米行48家、小市行218家、砻槐蚂坊和碾米厂134家。 *** 《芜湖县志》中记载:米粮输出量多时达500多万石,少时也有三四百万石。直至1919年连续两年大丰收,经芜湖输出的米粮更是突破1000万石。当时曾有“堆则如山,出则如江”的说法,来形容当时芜湖米市的盛况。
7、当年的米捐局设立在芜湖中二街,此巷就是米捐局巷,它南起芜湖的中二街,北至镜湖路,全长约100米,宽2米。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米捐局巷已难觅旧貌了。上图为芜湖米捐局巷
8、米捐局巷虽然不长也不宽,但却“卧虎藏龙”,这里发生了不少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大事。例如这里曾是安徽省 *** *** 人组织的大本营——安徽公学的旧址。
9、安徽公学,是清朝末期由著名教育家李光炯和卢仲农共同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公学聘请的教师大多是当时安徽省和全国著名的 *** 活动家,一些有名的人物也曾先后来到公学任教。而米捐局巷内右侧大半条巷子的房屋都是安徽公学用房,一色徽式平房,共有房屋三四十间。1912年7月,李光炯和卢仲农鉴轿行于安徽职业教育落后的情况,将安徽公学改为私立甲种实业学堂,并将校址由米捐局巷迁到芜湖东门外校场街,分设农、商两科,卢仲农任校长。后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14年改为公办的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
10、而另一件发生在此的历史大事件,则是 *** 曾在米捐局巷逗留休息。
11、1912年10月30日上午8时许, *** 先生乘坐“联鲸”号兵舰到达芜湖市弋矶山附近的江面。当天上午,芜湖各界人士 *** 在大舞台(今中山路步行街大众影都旧址)欢迎中山先生,场面十分隆重。 *** 先生的演讲受到在场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掌声和口号声接连不断。欢迎大会后, *** 一行乘马车到米捐局稍事休息,后又到广东会馆参加了广东同乡会举办的欢迎宴会。下午3时许乘坐“联鲸”舰回到了上海。
12、虽然芜湖米捐局巷早已不复存在,但这是芜湖人的记忆,同时这条巷承载着的这段历史,促进了芜湖米市的形成与繁荣,带动了芜湖经济的全面发展,如金融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方面。同时,米粮大批量、长距离的运销,促进了芜湖 *** 业和埠际贸易的发展,芜湖的早期工业也随着米市的兴起逐步形成。本文资料源于[芜湖档案]。
四、宣城市水阳镇有几个县城
有11个镇。水阳镇位于宣城市北部,长江南岸,苏皖两省边界。典型的江南商贸旅游重镇,是安徽省著名的鱼米之乡、水运之乡、造船之乡。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仓。辖4个社区居委会,24个行政村。全县划设为7个区,水阳为第二区,辖昆山、杨泗2乡及水阳镇。1952年划乡建镇,镇划设16区、190乡、11个镇县 *** 所在的城镇,乡镇以下设选区。
五、宣城水阳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1、宣城水阳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大概是630分。
2、宣城水阳高级中学位于“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水运之乡”——宣州区水阳镇境内,是安徽省示范 *** 普通高级中学、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3、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建有一流的综合教学楼、育英楼、科技楼、艺术楼、行政楼各一幢,建有现代化600座报告厅一个,多媒体进入每个教室。
4、建校60多年以来,历代水中人立足于农村高中的办学实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 *** 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地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水阳水米之乡和酉阳毛坝秀水村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