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闸寿之乡和蒲生乡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闸寿之乡以及蒲生乡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彭口闸乡三官庙的由来
1、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乘船沿大运河南下,有一天来到彭口闸天色已晚,便停船上岸拜祭“大王庙”。“大王庙”建在闸口西岸,离闸口约五十米,一座在南,一座在北,乾隆皇帝见设计、布局很有讲究,便召见当地文人种千生考问“大王庙”的来历,种千生叩拜说:吾皇 *** ,这“大王庙”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相传“大王”本姓李,是主管河道的神仙。一日,山西周氏兄弟二人粮船至此搁浅,遂乞神求雨,烧香许愿,若能降大雨行船,便在此建庙供奉。第二天天降大雨,周氏兄弟二人搁浅的粮船顺利启航,兄弟二 *** 喜,遂出白银两千,在闸口两侧各建庙一座,还成立了大王庙会,每年都有各州、县商人来此物品贸易,人民群众富足安康。尤其是吾皇您当朝以来,微山湖上更是风调雨顺、日出斗金。乾隆皇帝听后大喜,夸赞种千生知识渊博,想提拔他做个州官,但因种千生曾在安徽、江苏一带作过“安兴帮”的帮主,不能留用,遂奖种千生千钱以慰之。
2、乾隆皇帝与刘妃一同回到龙船拥枕共眠,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便一同站在船头观望两岸风景,乾隆皇帝猛然间发现水中刘妃的倒影,在金色的朝霞映衬下更添了几分娇艳,刘妃看见乾隆皇帝在凝视河中的影子,便弯腰拂水,倒影随波抖动,更像一匹匹红绸缎上的虞美人,乾隆皇帝愈加欢喜,正当刘妃欢乐嬉戏之时,一双金手镯不慎滑入河中。随从大臣便从附近村庄找到一个叫渐怀春的习水之人,潜入水中打捞。渐怀春心想发财的机会到了,便将一双金手镯藏在闸下第三行石缝中,最后禀报乾隆皇上说没找到。等乾隆皇上的大船离开闸口以后,渐怀春复潜入水中,可是那双金手镯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据说那双金手镯为乾隆皇帝亲手所赐,又是刘妃的钟情所爱之物,非寻常之人能够享用的,于是就变成了一对金色的鲤鱼,尾随乾隆皇帝的游船来到微山湖中,在一片大叶湖草上产下万枚鱼卵。正当乾隆皇帝伫立船头观赏湖景时,忽见水中游出两尾金 *** 鲤鱼,长着四个鼻孔,脊背的鳍和尾鳍呈鲜红色,体侧的鳞片为金 *** ,中间一行暗褐色的斑点,象根银线,十分漂亮。乾隆皇帝甚为奇特,忙命人捕来烹吃,味道鲜美异常,大加赞赏,遂将该四鼻鲤鱼封为贡品,从此微山湖的四鼻鲤鱼就名扬大江南北。传统习俗里,人们把鲤鱼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四鼻鲤鱼更是微山湖一带酒席盛筵上必备的佳肴。
二、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1、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3、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4、坐到三更尽,归仍 *** 赊。戎昱《桂州腊夜》
5、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6、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10、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11、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12、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13、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14、刚断肠、惹得离情苦。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5、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16、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1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8、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19、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1、行多有病住无粮, *** 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22、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24、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25、去矣方滞 *** ,怀哉罢欢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6、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27、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28、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29、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30、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1、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2、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3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4、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5、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7、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38、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9、祖国 *** 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 *** 感不禁》
40、蓟城通漠北, *** 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41、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42、浊酒一杯家 ***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3、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44、仍怜故乡水, *** 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5、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4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47、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8、 *** 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49、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50、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51、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52、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53、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题齐安城楼》
54、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55、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56、 *** 重叠倍 *** 。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57、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58、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9、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60、春风 *** 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6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2、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63、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上有流思人, *** 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65、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苏轼《送贾讷倅眉》
66、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67、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68、思归未可得,书此谢 ***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9、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70、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71、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2、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73、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74、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7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76、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7、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78、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三、车桥镇的乡镇概况
车桥古来即为淮安属地,建国前曾为车桥乡, *** 时 *** 江苏省 *** 曾短暂居此。1945年,车桥设区,后不断变更;1955年时车桥区下辖:陈河镇、芦滩、受河等16个乡镇;1956年,车桥撤区改制为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7年公社成立乡 *** *** 会;1983年公社改制为乡,设车桥乡人民 *** ;1985年撤乡建镇,改车桥镇人民 *** 。至2009年有1个居委会19个村,329个村 *** 组。车桥镇 *** 驻地车桥居委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兼养殖业,种植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兼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山芋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大豆、花生、蔬菜等;养殖业以养猪、羊、鸡、鸭等禽畜为主,兼有少量水产养殖。
1978年,粮食种植面积3466公顷(均不含复种面积),粮食总产量46880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0公顷(均不含复种面积),总产量470吨,全年经济作物总投入178万元;零星饲养鸡、鸭8300只,生猪4700头,水面利用率较低,养殖面积58公顷,年产量不到5吨,由林业树种主要以刺槐、泡桐、榆树和老关杨等自然生长的杂树为主,生长期长、经济效益低,年木材采伐量3500立方米,农机总动力2520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21台。
1983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群众使用化肥量增多,粮食亩产量有所增加,种植面积3437公顷,粮食总产量4 *** 00吨;1984年经济作物面积313公顷(均不含复种面积),总产量343吨,在稳定油菜、大豆面积的同时,1998年随着节制闸改造和稻田养殖、废塘、荒水沟、渠等开发综合利用,渔业发展较快,养殖面积达210公顷,平产108.5吨;2000年,高效农业逐步发展,大户集中规模养殖禽畜兴起,生猪饲养类3.7万头,家禽26.4万只;2000年,引进大棚种植27户,租赁土地42公顷建蔬菜大棚,种植大椒;2005年起,兴办芦滩农业生态园20公顷,主要种植广玉兰等名贵花木以及生猪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2007年种植面积3200公顷,粮食总产43200吨,经济作物面积386公顷,种植油菜、大豆和蔬菜,总产量472吨,畜禽养殖以大户饲养为主,家禽饲养达30万只,生猪饲养量4万头,养殖面积168公顷,年产量80吨,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800公顷,栽植成片林17公顷,四旁植树35万株,活立林木管理量达45万立方米,年木材采伐1.2万立方米,有农机总动力8.2万千瓦,手扶拖拉机拥有量达1217台,大中型收割机15台,大型拖拉机36台。车桥镇,地处淮安之东,距县城约五十华里,东西长约四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涧河横贯其间,由西向东,穿镇而过。涧水导源于运河,东至涧河口,流经绿草荡而注入里下河蜿蜒百余里,为车桥水路交通一大动脉。车桥始建于何时,无从稽考。在汉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到唐北宋时期城市建设规模已不亚于当时中等县城规模。
相传镇内在涧河上因架有五座木桥,如“车”字五横,涧水流经其下,如“车”字中间一竖,因象形而取名“车桥” *** 战争前,全镇计有居民一千二百余户,约六千多人口。水陆交通便利,市场繁荣,诸如商店、粮行、米厂、油坊、木厂、酿酒、制烟、织布、缫丝以及各种手工业应有尽有,素有江北“小上海”和“小南京”之称。方圆数百里之内,前来车桥古镇购销货物的商旅顾客有如云集。每天从早到午,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周围农村,盛产米麦;加之西濒大运河,南近宝应湖,东临射阳、安丰一带湖荡,水产甚多,誉为鱼米之乡,位居淮安八大镇之首。
车桥镇四周筑有土圩,高三丈许,外有濠河,阔约五丈-十丈。周围有四门,各门分别题有“东寰瀛海”、“西临长淮”、“南映邗江”、“北观大河”的匾额。另有小东门、小北门两处。前人垒土筑圩,无非是为了防御匪患,壮观气势。
*** 战争时期, *** 第1师兼苏中 *** 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史称“车桥战役”。车桥古城原有“五桥”、“十三庵”、“一百零八巷”之说。所谓“五桥”即以镇为中心由西向东横跨在涧河之上的五座桥梁:
二桥名“富福桥”(通称“老桥”),在大街北首,扼南北交通要冲.
每座桥两头都建有牌楼,均早毁坏。桥呈拱形均系木质结构,桥下通船,足见桥身之高。
一、都天庙:庙址位于古镇涧河之南东圩根(即今粮库所在地)。大殿建筑宏伟,气象巍峨,内供都天大帝神像。都天大帝相传是唐 *** 元进士张巡,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至死不屈,后人仰其忠义,各地均立庙奉祀。旁有两配像,一为雷万春,一为南霁云,都是张巡麾下同时死难的步将。庙前有一大广场,南面有大戏台一座,飞檐画栋,极其壮观。台上可容百人,每年都要演出若干次大戏(即京剧)。看戏不要钱,由商会筹款各店公摊。
二、龙王庙:庙址位于涧河南岸五桥头,门临涧河,庙后紧接都天庙(今粮库前门处〕。内供龙王像,平时香火冷落,只有在干旱年头,镇民为了求降甘霖,纷纷前来烧香敬神。
三、兜率院:又称大庵,在五桥涧河北岸(今车桥卫生院所在地)。殿字建筑较都天庙尤为雄伟,前殿塑立韦陀像,大殿供巨大的弥勒佛像一尊,袒胸露腹,趺坐殿上,笑容可掬。佛座上方,有一横匾上书“唯我独尊”;两旁有楹联一副,据说是安丰梁化南所撰,文日:“这膝下一具空囊,果包得古往今来,曷不略为解开?好让大家看看;那目前半杆小杖,难撑住上天下地,莫若早些放倒,何必一味呵呵。”佛像系以纯金叶贴成,色泽历久不褪。佛殿两旁,塑有十八尊罗汉像,神采各异,形态逼真,都是彩金装饰,雕塑的艺术精湛。庭前院中,有银杏树两棵,高达五丈余,粗可两人合抱,树上银杏累累。据说此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院外东侧,有古槐一株,树身斜立而中空, *** 能藏儿童三四人,盘根错节,虬枝横披, *** 四五人方可合抱,蔚为壮观。院后荒草丛中有石幢十数座,均系以前院僧圆寂后埋骨之所。据碑文记载,此院建于明代。可惜由于常年驻军,殿宇早已圯毁。
四、延寿庵:庵址在东圩外熊坝口,供奉什么神只不详。
五、文昌宫:宫址在大东门外半里许,内供文昌帝君像,有平屋十数椽。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塾师即率领 *** 前来祭祀。
六,关帝庙:庙址在一桥涧河北岸西首,正殿奉关帝像,赤面长髯,仪态威严,两旁配祀关平、周仓像。殿前有横联一副,系清道光年间本镇解元潘四农先生撰书:“至大至刚以直;配天配地无疆。”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关帝诞辰,举行庙会。这一天明烛辉煌,檀香缭绕,极其庄严肃穆。镇民拈香 *** 之后,主持僧即于东西厢置酒面招待,多达十余桌,其费用都由各与会者摊认。
七、吕祖殿。殿址在关帝庙后院。 *** 二年土匪 *** 公兴当典时,在与驻军对峙中,被纵火焚毁,迄未修复。
八、隆瑞庵:庵址在大东门内(原区公所旧址)据说为鲍氏家庵?。
九、放生庵:庵址位于圩外东南角,有小桥可通,庵门有匾曰“古放生庵”。大门楼上有魁星阁,供一手擎巨大毛笔的魁星神像。庵内除正殿外,东西两面各有厢房。当时“礼教”(封建帮会的一种)徒众经常在此设坛布道,教育徒众禁吃烟酒,破戒者谓之“反礼”。
十、通济庵:庵址在南圩门外大路东侧,庵内房屋不多,仅有住持老僧一人,法名悟根。平时并无香火佛事,庙房多租给别人作囤粮堆物之用。
十一、真武庙:庙址在北圩门内侧,又称北极庵(现为车桥小商品市场)。神像早已圮毁,内仅空房数间,久无香火,用作地方公产。
十二、贞节祠:祠址在西圩内(车桥中心小学东隔壁)。祠内均系带发修行的孤 *** 女,故名“贞节祠”。
十三、太平庵(城隍庙/太平禅寺):庵址在西圩门外涧河南岸,约二里多路,庙内供祀城隍神,通称“城隍庙”,之古到今的战火把车桥镇搞的现在是既无“城”又无“隍”,所以改名“太平庵”。庵宇前后两进,前进正殿供城隍像,两旁偏殿塑 *** 等 *** 判像;后进为城隍内宅。庙内香火极盛,四时不断。住持昌静常率领僧众为人家“放焰口”、“打醮”。庙后有土丘两座俗称“凤凰堆”。
所谓一百零八巷,并非事实,而是约数,极言街巷之多甚至更多。
古镇上主要街道,首推“车桥大街”。南北长约一华里,街两头有圈门,上有更楼,夜间有人看守。南圈门上镌:“同遵古道”;北圈门上刻;“永庆升平”各四个大字。街道两旁路面整洁,市容壮观,可以说是古代版的车桥古镇的 *** 商业金融中心。
其次为当铺巷,位于车桥大街之东,商业亦颇兴盛。巷内曾开设过“公兴当典”。这家当典在 *** 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因遭匪徒洗劫后关闭,匪首刘登搂被捕伏法。该巷又名“甘棠里”,邵氏宗族多聚居于此,“甘棠”为邵氏堂名,因此取名。
大街向南称“南街”,大街以北过老桥至北极庵称“北巷”,粮食业多集中于此。大街两头包括河南河北两岸的东西街道,分称“东街”、“西街”。这几条街道居民以经营服务 *** 行业及手工业居多。
关于闸寿之乡和蒲生乡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