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江西又称什么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江西旧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江西又称什么之乡和江西旧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江西省各市在古时候分别叫什么
南昌(豫章、洪都),九江(浔阳、柴桑、江州),上饶(饶州、信州),吉安(庐陵、吉州),赣州(南康、虔州)。
南昌,简称“洪”或“昌”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代为都、郡、州、府治地。
上饶,古称饶州、信州,江西省下辖市(地级),上饶辖境可考的历史中属扬州,最早为周之番邑,属楚东境。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º48´~29º42´,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属内陆区域。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江西省地级市;
吉安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
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 *** 圣地”的美誉。
赣州,简称“虔”,江西省设区市。
赣州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三国·吴嘉禾五年(236)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
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 *** 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赣州
二、江西的别称是什么
1、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更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2、省会南昌,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
3、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鄱阳湖平原。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经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
4、南部地区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盆地中沉积了白垩系至老第三系的红色碎屑岩层,并夹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有第四纪红土堆积。这是造成全省地势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三、我的家乡在江西,是一座什么城市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文、章、节、义”。可以说自古以来文章与节义并重,不仅是对赣文化主体精神的评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两宋时期,众多文化巨子从江右喷薄而出, *** 风云,开宗立派,引领潮流,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 *** 、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 *** ,这一时期也无疑是江西人文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之期,并且为华夏文化之登峰造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 *** 巨大贡献。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更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中 *** 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变化分明。境内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依次增高,南北温差约3℃。
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余万,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全省共有5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畲族、苗族、 *** 、壮族、满族
四、江西的地理特点和为什么称为鱼米之乡
江西地貌类型齐全,区差异显著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从外向内,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红色盆地。地形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 *** 交织。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大于500米的山地占总面积的36%,海拔500~100米之间的丘陵占41%,海拔小于100米相对高度80米以下的岗地与平原占20%,水域占3%。省境西北及西部有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脉,西南及南部有万洋山、诸广山、大庚岭、九连山、东北及东部有怀玉山和武夷山脉,高度一般为海拔1000~1500。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高达2157.7%米,为全省更高峰。
全省地理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比例轮廓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形成一个四周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结构的地理单元。
江西水资源丰富,特点有三:一是水系完整。江西省有大小河流 2400多条,总长度18400公里,构成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一江”为长江,它流经江西北部边缘,过境长度150公里。这一段称为九江或浔 *** ,以湖口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五河”为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它们流入鄱阳湖,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完整的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 *** 系。其中赣江流域面积更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江西简称“赣”,由此得名。
二是湖泊众多,水域辽阔,人均可养水面比全国平均高出一倍。鄱阳湖是全国水面更大的淡水湖。利用水面养殖形成产业,最成功的要数位于鄱阳之滨的共青城。这个垦殖场由养鸭子起家,以单纯饲养发展成为一个以鸭子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乡村都市,板鸭行销东南亚,鸭鸭牌羽绒产品名闻全国。今天,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垦殖场崛起。小水禽形成了大产业,并且为开发大水面昭示了广阔的前景。淡水面积与山地、气候条件一道形成江西农业资源的三大突出优势。但江西已利用的资源单产水平低、产品单价低。
三是水力资源总量巨大,蕴藏丰富,赣江上游与湘鄂西、汉江上游一样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主要集中地。
江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比较分明,春秋短夏冬长。年平均气温27~19.7℃。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7~8.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7~29.9℃。冬季极端更低气温一般在-5~-12℃之间,夏季极端更高气温在40℃以上,日温稳定在≥10℃的初终间隔日数为235~274.5天。初日通常在3月7~27日,赣南出现于3月上旬,赣中和赣北出于3月中、下旬;终日各地先后出现于11月中、下旬。全省稳定通过10℃的年积温为5034~6343℃,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1900毫米,局部地区略小于1400毫米或略大于1900毫米。各季降水量不甚均匀;10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不多,约为全年降水量的25%,至“雨水”季节前后降水量逐渐增加;3~6月降水量猛增,约为全年的55%,降水量多而集中时常发生洪涝灾害;7~9月有地方 *** 雷阵雨,夏末秋初偶有1~2次台风暴雨,降水量约为全年的20%;12月或1月降水量最少,一般只有40~60毫米,少雨年份个别地区甚至全月无雨。年平均相对温度,山区多在80%以上,尚江滨76冲积平原和湖洲地区一般为75~79%。月平均相对温度,春夏季常达80%以上,秋冬季多在70~75%。全年无霜期约240~307天。
自然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位于500~1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和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6%;次为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和草甸土;局部山间盆地或山腰低洼积水处尚有沼泽土分布。耕作土壤以水稻土居多,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旱地土约占15%。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