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饶阳什么之乡,以及饶阳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饶阳君乡村怎么改成了君香村
1、 *** 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是,有些人没有文化或者全然不拿着这些当回事,篡改村名,以至于给后代留下不少谜团!
2、比如安平县侯疃村,侯是侯姓的侯,是当地历史上出了五个侯爷,可是,现在你去村庄看一看,村牌,村碑上都是候疃村,时候的候,有人说,不过是差一竖道,有那么邪乎吗?
3、有的,一是曲解了历史,或者叫 *** ,二是如果人家姓侯,你给人家写成候或者猴,你看人家急不急?
4、没有文化就说没有文化,犟什么犟!
5、由此我想起饶阳老乡说起君香村的改名,原来君香写作君乡村,是因为这个村村民和睦,明朝万历皇帝听闻后,赐名君乡,意思为君子之乡。
6、但是,因为一个乡字,繁体字乡不好写,有的村民为了省事,平时就把乡写作香,习以为常,时间长了,很多人就把君乡改为君香村。
7、上几年,河北省地名有关部门,就把君香当做这个村的村名,进行公示,当时村干部和一些无知村民不拿着这个当回事,以为不过一个名字,不当吃,不当喝的,结果拿着无知当法宝,把寓意深刻,好端端的一个君子之乡,改做饭菜之香,以讹传讹,地名办也就将错就错,公示以后,君乡改为君香村,这个时候,有村庄文化人指出村名不对,但是,公示期已过,悔之晚矣。
8、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大相径庭,有人还是说,不过一个名字,但是,别忘了,你为何现在给儿孙起名不叫猫蛋,狗蛋,粪叉,门吊吊,为何为了起名字又是查书,翻字典辞海,或者掏钱请人起子轩,子涵,雨萌等等名字,这不还是显得有文化,为何现在领导讲话爱引经据典,拽个词,不还是觉得有文化好吗?
9、既然人人都愿意拿钱给孩子上个好学校,就是希望孩子学文化,文质彬彬有涵养,这说明文化是有作用的,要不然你拿着给孩子上学的费用,觉得没用,买个火烧裹肉吃着多香呀。
10、其实,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学文化,讲文明,动物就是为了吃饱喝足,什么文化文明的。
11、所以说,既然咱们这么重视文化,为何不从自身一点点做起,把人名,村名写正确,写规范,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这才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呀!
二、衡水大集饶阳
1、阴历三八饶阳集四九牛村集五十京堂集一六张铺集,旧区集二七圣水集
2、镇海寺位于衡水市饶阳县大尹村。唐朝时滋河泛滥,村民苦不堪言,故建佛寺而镇之,以镇之故名为镇海寺。自此,水势渐撤,滋河消灭,直至 *** 时期,镇海寺被夷为平地,片瓦皆无。
3、19 *** 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大众发心,镇海寺的修复工作得到落实,历时二年时间,基础建设初步完成,但无僧人住入,至使荒废七年有余,房屋殿堂失修,杂草丛生,一派凄凉景象,一些外道趁虚而入,伪作沙门,混乱不堪。
4、2000年,经 *** 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礼请上继下空法师担任住持,重修佛寺,广弘佛法, 2000年6月,法师带领信众,正式入寺。从此,镇海寺逐步走入完善,并定为净土宗道场。法师入寺后,参照百丈清规制定了镇海寺共住规约,念佛堂规约,僧值规约等各项修行念佛之严格规定,由于地理位置差,经济条件落后,在净财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法师高树法幢,说法不间断,以音声海广度有情。先后宣讲了《大乘无量寿经》、《弥勒菩萨殊胜志乐经》、《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等经典,并定期举办佛学讲座,推广人间净土的理念,在不出寺化缘的情况下,竟感召了十方大德信众的鼎力相助,终于先后筹建完工了观音殿,说法堂及僧寮等主要设施。
三、饶阳县的历史
1、西汉高祖年间,饶阳始建县,以县南有饶河,故名饶阳。曾先后隶属河间郡、幽州涿郡、博陵郡,唐朝初年,属瀛州,后改属河北道深州,宋朝初年,属河北道西路深州,后改属河北道东路深州,元太祖十九年废深州,先后改属南平州、河间帅府深州、真定路晋州,直至清朝雍正二年属直隶深州,1912年为直隶省深州,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后改属保定道,1 *** 8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饶阳县隶属河北省,1949年,河北省人民 *** 成立,饶阳县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先后隶属沧县专区、天津市,1960年改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置衡水专区,饶阳县改属衡水专区,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属衡水市至今。
2、饶阳有个古老的传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迁来的。据史志记载:明代,曾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山西榆次、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两次迁民至饶阳,建70余村。
3、迁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各 *** 期遭受兵祸,造成赤地千里,人烟稀少。蒙古以异族人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帝国,对待 *** 极其残暴。到了元朝末年,禁止 *** 持兵器。大臣巴延奏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 *** , *** 几乎无生存之地。为了死中求生,颍州人刘福通首先 *** ,河南、两淮、山东从义之民在刘福通领导下与元兵决战,奋斗13年之久,苏北、皖北、豫、鲁之灾民死亡十之七八,造成"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景象。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遂起,复在河南、山东、晋东、晋北、关中等地展开争夺城地的大混战,以朱元璋兵出江淮而告终。
4、在为时16年的战乱中,兵无粮草,杀老弱为食。百姓 *** 几尽,北京收埋 *** 20万。加之黄河屡次泛滥决口,百姓死亡难以计数,造成了"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的惨景。
5、而山西当时是蒙古贵族名将察汗特木耳及其子扩特木耳(王保保)的根据地。利用山河之险 *** 严厉,社会比较 *** ,因之山西人口增长较快,而流入难民亦多,形 *** 稠地狭的地区。
6、朱元璋取得 *** 后,首先招募 *** ,恢复社会经济,而淮北、河南、河北等处成为恢复的主要地区,故迁山西民以实之。
7、山西 *** 之中,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因地区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被迁群众在起程时,便将目前的大槐树以及树上的老鸹窝入于眼、印于脑,指为告别家乡的纪念。
8、注:古大槐,相传为汉槐,树身数揽,浓荫蔽数亩,因历年久远,心枯枝老,被风吹折,现为第二代大槐树。传说是古大槐树北引根上发芽长大的。现蜂虫穴居,孔隙满身,干枯于右旁。
9、明朝末年,吏部天官田唯嘉的生母赵氏一命归阴(注:田唯嘉之父田茂春已去世13年),吉择闰十一月十日,田唯嘉之母与其父合葬于城东新坟(注:田家祖坟在北歧河村)。按照封建教,田唯嘉回乡守丧3年,以尽孝义。田唯嘉回乡守丧,就住在城里大十字街东田府里。田府以东是县衙门,以西是城隍庙。县太爷每去城隍庙求神拜佛,都要经过田府门口。按 *** 惯例,县太爷是一县的父母官,他路过田府门口,田唯嘉要出来低着头迎接县太爷。而田唯嘉比县太爷的官大,县太爷要给田唯嘉叩头,跪着通过田府门前。
10、日子一长,县太爷心想:一个县太爷总在人家面前叩头、跪行,有失县太爷的威风,一次两次还可以,要3年哪!那可怎么办呢?县太爷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何不另开一条街,不过你田府之门。于是另开了一条新路,这就是今天饶阳旧城小十字街。从此以后,县太爷出了衙门口向西走一段路,拐和南行(今 *** 校东),再向西行(今 *** 校门前街),过了小十字街,一直往西再向北,绕道去城隍庙进香。从此,县太爷再不叩头、跪行了。
11、秦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为了加强 *** 集权的封建 ***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出现了很多以口头传授《诗经》而闻名的 *** ,毛苌就是其中的一个。诸家中,独毛公(时人尊称毛苌为毛公)之学传于后世。
12、汉初,毛苌在自己的家乡今南师钦村建了一个台,名叫诗经台。毛苌在此台上给 *** 讲授《诗经》。村庄以台得名叫诗经,后世讹传为师钦,又以方位分为南、北、中师钦3个村庄。
13、毛苌在家乡讲诗经闻于世,被河间献王征为博士。后来毛苌就到了河间,所以河间有毛苌宅、诗经台、诗经村和毛公墓。
14、《汉书?儒林传》载:毛公,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战国时饶阳属赵,故曰赵人。而河间属燕地。《太平寰宇记》曰:"苌,饶阳 *** 。今有存宅。"清乾隆《饶阳县志》载:毛苌宅,在今师钦村。可见毛苌确系饶阳人。
15、北宋时期,在今饶阳东部南北空城一带发生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方是辽国大将韩昌带领侵略军,另一方是北宋王朝派杨六郎领兵抵搞外族入侵。
16、辽国大将韩昌带领上万人马,气势汹汹,长驱直入。正当韩昌不可一世时,北宋王朝派能征贯战、屡建战功的杨六郎带领精兵,在今南北空城一带摆下一个空城计。韩昌中计,被四面埋伏的宋兵杀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灭。韩昌仅带领身边几百人冲出重围逃走。当地人民为了歌颂爱国将领杨六郎,就以他摆空城计的地方名为空城村,后世分为南、北空城两个村庄。
17、饶阳县大官亭村,古名蔡家庄。后世因在村东官道上修了一个亭子,招待来往官吏,改名为大官亭。
18、蔡家庄有位姓蔡的老人,武术 *** ,身体健壮,经常与儿子一起练功夫。因此,他们父子在周围远近村庄出了名。明末清初时,有一天窦二墩(《三侠剑》小说主人翁之一)深夜来到这里,去蔡老头家偷驴,恰巧被外出回家的蔡老人的儿子发现了,两个人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窦二墩被打翻在地。正在这时,蔡老 *** 被惊醒,出来喊住了儿子,问明情况,才知偷驴者是 *** 上有名的窦二墩,于是便放了他。窦二墩感恩不尽,心甘乐意拜蔡老人为师,从此以后,窦二墩跟着师傅学艺多年,但蔡老人嘱咐窦二墩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他的姓名。所以,至今窦二墩这个师傅叫什么,一直没有人知道。
19、汉代曾发生过王莽(实为王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
20、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刘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 *** ,问寒问暖,关情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
21、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
22、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整日闷闷不乐。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说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后来,刘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不迳而走。
23、话说刘秀 *** 起人马,乘追兵回城吃饭的机会,慌忙向西南方向奔去。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来到了一个村庄,看见了一个村姑正在井台上打水,于是刘秀的人马喝起水来,井虽不大,但水很旺,千军万马喝了半天,井水也不见少。当时人们认为是皇帝之福。因此,这个村起名叫圣水。
24、相传刘秀坐皇帝后,念念不忘河北之难。一 *** 想起那位村姑,多亏了她,使我和部下喝到了水。于是下诏为村姑修庙。因为监修官是安平人,只在饶阳圣水村建了一个小圣姑庙,而在安平县大兴土木,修了圣姑台,台上又建了一个大圣姑庙。
25、刘秀带领人马,从引驾庄(今引各庄)、乘驾庄(今程各庄)起身,兼程前进,来到了今高、宋、王3桥村北。那时这一带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滹沱河去流,挡住了刘秀人 *** 去路。刘秀听兵士报告,急忙从轿里钻出来,观察了一下地形地物,忽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主意。于是他把队伍 *** 起来,做了简短的动员,讲明了他的想法和打算,兵士们一听有办法过河,都喜笑颜开,异口同声地称赞刘秀的才能和智慧,七手八脚地搭起桥来,不大功夫,就用柳枝搭成了一座桥,人马顺利地渡过了河。
26、人们为了纪念光武帝刘秀中兴之际曾搭柳枝桥,故村名为柳枝桥村。明代燕王 *** 时该村杀的只剩一个老姑娘和高、宋、徐3个男孩。后来建了3个村,分别叫高柳枝桥、宋柳枝桥、徐柳枝桥。解放前每到清明节,宋、徐、高姓还到老姑坟上扫墓祭祖。燕王朱棣坐皇帝后,迁 *** 县民充实京畿,王氏迁入徐柳枝桥,因王氏家大户大,遂改徐柳枝桥为王柳枝桥。这就是今天五公镇宋桥、王桥、高桥3个村庄的来历。
27、在今桑园村一带,古时是一片桑树林。刘秀的人马搭柳枝桥过河以后,马上构筑工事,以防追兵。这时探马来报,王莽追兵已回蓟州。刘秀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一松气不要紧,疲劳之感也就上来了,只觉两腿发酸,肚空口渴。于是刘秀下令,停止前进,就地休息。人马就在桑树林中暂时休息,有的坐下就打起盹来,有的躺在地上就睡着了,也有的人饿得实在受不了,爬到桑树上摘桑椹充饥。临走时,刘秀提笔写了一个牌子,上书"桑园"二字,挂在桑树杈上。后来人们就把桑树林旁一个小庄起名叫桑园。
28、戏剧中有一出《铡美案》,300多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陈世美成了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29、这是戏剧,但不是历史。历史上确有陈世美其人,他不仅不是一个丧尽天良的小人,而且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县太爷。
30、陈世美,字熟美,原名陈年谷,祖籍直隶(今河北南宫县)。从其祖父起定居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陈世美曾游学京师,遂以顺天府籍举进士,被授直隶饶阳县知县,后调刑部主政,再升郎中。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了《铡美案》呢?事情得从陈世美在饶阳做知县说起。
31、陈世美做了知县后,他的同窗好友从湖北均州找到饶阳,想求个一官半职。陈世美盛情款待,就是不提安排官职的事。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陈的同窗好友生了气。认为陈世美做了官忘了知己,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回家的路上他越想越恨陈世美,于是就编写了一本《铡美案》,以泄私愤。他拿着写的东西,找出版商出版。出版商一看他写的东西是糟踏本朝县太爷的,不敢接收,并建议他改一下。于是他假托陈世美是宋代人,而且由大名鼎鼎的包 *** 其案,就这样出版了。不久,又被搬上舞台,正式演出,将陈世美 *** 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小人。
32、陈世美的同窗好友,洋洋得意回到湖北均州。一进家门,他的父母便向他诉说了陈世美为其家盖了新房,并嘱咐他奋发向上,力争早日中举等事。听了父母之言,这位好友才恍然大悟,原来陈世美是一片好心。想到自己写的《铡美案》已正式出版,无法挽回,后悔莫及。
33、清末民初,大迁民庄的崇庆班是省内有名的戏剧班社。该班演出范围越来越大,遇到的麻烦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麻烦,班主常相庭的亲戚南皮县张之油将一对御赐宫灯送给崇庆班。一次,崇庆班在河间演出,因为开戏前没到衙门拜访知府大人,知府便找了个错在戏箱上都贴了封条。领班的慌了神,骑马急驰回到家中,向班主报告此事。常相庭笑着说:"你把这对宫灯带去,挂在台口上,按时开戏,我叫这个小府官跪着来见你。"领班星夜赶回河间。第二天,在台口上挂起宫灯,扯掉戏箱上的封条,早早开了戏。知府听到开戏的锣鼓声,大发 *** ,带领人马蜂拥而来,扬言要捆他们一串。但他走到剧场,看到台口上挂的宫灯上有御印和"如朕亲临"四个大字后,立刻傻了眼,急忙滚鞍下马,向宫灯顶礼 *** ,然后灰溜溜地回衙了。第二天,派人拿着请柬把领班的请到府上,盛情款待赔礼讲和了。后来,崇庆班在河北省南部演出时,也曾被县官扣箱强迫延期演出。但这次领班的心里有了底,又把宫灯挂起来,并亲自找到衙门,对县官说:"老爷,我们正愁没有台口演戏呢,好,我们也不要钱,管吃就行,我们给你唱一年。"县官一听,不知领班的葫芦里卖的什么 *** ,当他得知台口上挂起御赐宫灯时,才知道找了麻烦,赶紧摆宴讲和。
OK,关于饶阳什么之乡和饶阳特色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