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院士之乡上黄和宜兴院士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黄中庸的相关文献
1、《宋太常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谥文正黄中庸年谱》
2、⒈侍中谥文正黄中庸仕途简表(历官仁宗、神宗、钦宗、哲宗、徽宗五朝)
3、二十一岁参加省中解元,娶闽中道士周敦颐妹周敦颖为妻。
4、二十四岁登郑獬榜会元进士,太常博士。后任江西安福知县。
5、二十七岁为北海令,周夫人封北海郡君。
6、三十五岁为太常院丞、中书舍人兼江西安福县令。是年春闱致仕后,曾留家于江西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7、五十三岁为御史中丞、同知谏院。
8、五十七岁为中奉大夫、散骑常侍。
9、六十岁为浙江提刑按察使(正三品为官长达十载)。
10、七十岁为京城提刑、枢密院副使。
11、七十二岁太常寺卿、侍中兼同知枢密院事钦赐窦桂华堂匾。
12、七十三岁宋崇宁元年壬午九月为蔡京所恶,被蔡京贬为太常院博士;黄中庸厉拒之,遂致仕焉,由兴化县游洋乡广业里巩溪宋洋中厝徙居福建兴化军城府西巷创建步云书院出任山长。
13、七十六岁永福廿五都潼关在教忠院办学授徙著《侍中文正黄中庸文集》有诗选入《莆风清籁集》及门生《送黄中庸归吟》(元风雅前集卷九四库全书本)有载。即“法乐洞前曾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石潭正照猿猱月,山 *** 曾经虎豹秋。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胸中富有天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
14、八十一岁蔡京败,有旨复起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未拜命病卒於兴化军城府西巷(今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第)。赠侍中谥文正。钦赐祭葬于教忠院北(今永泰梧桐潼关教忠寺北状元郑侨墓东侧旧有石翁仲石兽石牌坊在焉)状元宰相年弟许将为铭其墓。
15、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福建莆田新县巩溪宋洋中厝人。父黄宠景祐元年甲戌张唐卿榜进士宝龙阁大理评事。中庸乃评事公黄宠独生子。从小受其父严格教育,母宋氏授以书;少敏慧,好读诗书,过目成诵,气度聪达,务引大体,少有俊声,二十岁贡太学,二十一岁中解元,二十四岁会试之一,登宋皇祐五年癸巳郑獬榜传胪进士。以博学初授太常博士。历官太常博士、安福知县、北海令、翰林学士、提刑按察使、太常寺卿、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 *** 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光荐其才,除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温国公司马光论荐,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卿,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继司马光任宰相)。后为蔡京所恶,名入元佑 *** 而致仕焉。自兴化县游洋巩溪迁兴化军城府西巷(莆田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第)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六代联登十四进士;名冠兴化获三皇(仁神哲)、五朝(徽英)“兴化黄氏,绩学多才;簪缨世济, *** ”的御批。配周敦颐妹,封北海郡君夫人。子五黄偊袭荫承事郎特奏绍圣进士永春令侍御史、次黄仲迪功郎累官工部侍郎、季黄修官翁源令、四黄佃未仕、五黄伸特奏承事郎。及卒,诰赠侍中,谥文正。赐祭葬于永福(今永泰县)梧桐潼关教忠寺北(今状元郑侨太师墓东侧)。旧有石翁仲石兽石坊在焉。事载《宋史》、《福建通志》、《兴化郡志》、《莆阳比事》,孙曾科第详载 *** 志。
16、是年正月初四日辰时,生于福建莆田新县巩溪宋洋中厝梅兰(今黄提刑府)书香门第家,为黄宠独生子,其时 *** 黄宠以《论中庸》博学鸿词科贡生试获之一名。母亲宋琼遂为之取名黄中庸; *** 黄宠字锡甫号宋洋晚号梅兰。宋景祐元年(1034)甲戌登状元张唐卿榜进士,初授长乐令后在京城宝龙阁任大理评事。
17、宋仁宗景祐元年丙子(1034)五岁
18、是年父黄宠登张唐卿榜进士衣锦还乡,母亲宋琼授以书,中庸开始读书能作简诗,并闻知韩愈、柳宗元文名。
19、在母亲宋琼的教育下开始读书,早慧能诗。受知于舅父乡垫师宋瑜、兴化县博士郑子庄,始闻知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诸名家文名及其著作。
20、是年,参加试兴化县童子科试获之一名,被郑子庄喻为“芝英”。
21、入太学,师从道士周辅成、兴化县博士陈昭素。
22、邀兴化县乡垫师陈昭素长子陈方到湘溪仙人岩采野橘,其果无时得者瑞之。
23、母亲宋琼(宋庆历进士节度使宋瑜妹)在家乡宋洋中厝讲授《四书五经》,少年时代的黄中庸满怀抱负,立志为杜稷建功立业。是年九月被选为兴化军学优等甲科岁贡生。
24、母宋氏在家乡讲授《四书五经》,满怀抱负,立志为杜稷奋发有为,入兴化军学优等甲科岁贡生,父黄宠在京城宝龙阁任大理评事。
25、到福州参加省试中解元回家省亲。 *** 黄宠在宋洋为子举婚宴,娶好友周敦颐妹为妻。
26、赴京城春闱参加礼部会试得会元。金秋参加殿试第四名进士获鸿胪。在家候职游瑞峰、云顶、湘溪、龙岭、潼关教忠院与同榜进士交游诗艺。
27、以博学授太常博士。是年十二月,诏太常博士黄中庸编管亳州,坐恃酒骂黄州麻城县官及毁文书也。
28、与知太常院事温公司马光结为良师益友授为北海令。
29、向皇上请奏“用才”与“理财”两端为国朝当务之急,奏章文才富有大气名震京师。
30、是年,生平好友宋状元参知政事王尧臣逝世,司马光偕黄中庸参加吊唁。
31、授为南宁通判,其所作诗文为《黄长行诗集》问世。
32、抚恤南宁逃难避灾壮民,减决囚犯。一代清天包拯去世,司马光率黄中庸诸臣参加吊唁。
33、因赈灾有功为太常院丞、中书舍人。
34、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 *** )三十五岁
35、在京城,著《黄中庸文集》。其文才声望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已故)、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已故)、韩琦齐名。治平初,令黄中庸、丞赵师日始浚溪港,筑堤阏水,灌溉如故,至今民享其利。其裔析居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36、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任宋翰林院内阁中书舍人兼江西安福县令,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
37、在京协撰《宋仁宗实录》(律纲部分)主张 *** ,但不支持以增加士民负担为代价,认为应从精简冗员节省朝廷开支入手, *** 才能民富国强,与司马光观点不谋而合。
38、是年十二月,由江西安福知县、县令,越年春闱致仕后,曾留家于江西安福县南金田乡寨上村。
39、其后奉旨出任黄州知州帮助当地百姓济贫解困,促进当地农耕副业的迅速发展,黄州百姓安居乐业。
40、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三十九岁
41、赴汴京述职,途中在故乡兴化县拜见长老。
42、在京任御史中丞,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因以议新法忤王安石, *** 的观点与王有所差异,年终被改任江西提刑按察使。
43、在江西为官宽惠,清廉以风。 *** 纪重实据、省佐证、扬善剔奸,能断奇狱,荣绩素著。
44、在江西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与司马光谒欧阳修。作《游莲花池诗》有诗选在《莆风清籁集》其游莲花池诗中曰“莲花瓣裏可撑船,一月映成水一川;人把水心和月净,莲花贮月水倾船”。
45、在江西提刑府。冬间,作《武夷黄冈五绝》等诗,反映民间疾苦,有所托讽。后赴江西宁都参加与黄中庸同年登第的同榜状元郑獬的治丧祭祀。
46、是年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罢相。黄中庸被诏回京师,任为翰林学士承旨。
47、二月王安石复相。黄中庸恪守职责,不参与朝争,是年一代宰相韩琦去世,黄中庸请以个人名誉参与吊唁,获得王安石许准,得以在朝继续司其职、谋其政。
48、是年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黄中庸为人忠厚,胸怀坦荡,不与政争,贤明处事,博得朝臣赞誉。
49、三月改知制诰。是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交章 *** 所作诗文言涉讪谤被逮。
50、被朝廷授为御史中丞、同知谏院事。丁内忧假归,是年十月十五日辰时父黄宠去世于宋洋中厝葬莆田梧塘山南五虎朝金狮穴,在父评事府守制三载。
51、黄中庸迎候翰林学士富弼、文彦博、赵抃三位师友来访慰藉。
52、 *** 彦博奏荐迁大理寺卿。访阁老司马光。作《题教忠院》、《锦屏山记》。
53、得神宗诏旨,主起起草《大宋新刑律》。
54、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五十七岁
55、在京师。是年初以宰相司马光论荐入为中奉大夫、散骑常侍,复起居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对司马光尽废新法有所保留。是年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世,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继司马光任宰相。先后率翰林院吏员慰问王安石家、司马夫人家,特地亲自前往司马光灵堂垂泪吊唁温国公。
56、在京师。因与蔡京政见不合,三奏札乞外任,不许。
57、在京师。再上奏仍不许,太常寺卿黄中庸被宗正寺卿黄经臣、大理寺卿李格非、国子监祭酒司马康、卫尉寺卿赵阳之外、光禄寺卿曹一潢、鸿胪寺卿熊明可诸卿正三品皆同朝在籍慰留。
58、连章请奏许,以翰林学士充浙江提刑按察使。到杭州任所时方旱饥,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在不贻误审理案狱情况下,指挥当地以工代赈。
59、秋,大雨,太湖泛滥,协同浙江团练上疏请求 *** 。丁外忧,母亲宋琼丧,以假归守制三载。
60、获旨还京述职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公日理万机,平抚积案。
61、为官宽惠,善断奇狱、昭雪冤案,所活甚众,浙人德之,被浙人誉为“兴化黄青天”。
62、在任中,平民喻兴偕妻 *** 一妇人,经中庸查实罪犯得以严惩法办。
63、是年黄中庸长子黄偊特奏进士由承事郎迁侍御史。
*** 、在杭州。作《军城武林灵鹫游记》等诗。
65、是年,在浙江提刑府,旗帜鲜明地反对蔡京以挖掘司马光墓、废宣仁太后,来打击元佑派的过激做法。
66、上书进言国用空乏,宜节宜俭,否 *** 怨国难。是年,参加文彦博治丧祭奠。
67、在浙江黄中庸对新法中增加农税伤民之举多有指责,参加同龄河北永静东光人鼎州团练副使刘挚(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佑 *** 人累贬)丧事;被蔡京指为元佑 *** 人。
68、是年底去日,浙人德之,士民乞留。黄中庸一生任内最长的浙江提刑,被浙人立生祠祀焉,依依不舍地谢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浙民迈上新的征程。
69、徽宗建中 *** 元年辛巳(1101)七十二岁
70、年初改任太常卿兼同知枢密院事,作《自题军城居士画像》诗。状元阁臣许将(闽县人中庸年弟)为黄中庸像题词。
71、七月,蔡京执宰当政,檀权植 *** ,迷朝误朝,排斥异已。黄中庸为蔡京所恶名入元佑 *** 籍碑。被贬为太常博士;八月上表请辞,得旨准以太常卿擢侍中兼枢密院副使衔而致仕焉,居雷山巷瑞龙庵西铡其故居黄文正公祠尚存钦赐窦桂华堂匾。
72、是年九月,以钦赐驰驿致仕俸囊,在兴化军城府西巷(于雷山巷瑞龙庵西铡其故居黄太常卿第,在兴化县巩溪宋洋中厝建黄提刑府)
73、崇宁三年甲申(1104年)七十五岁
74、在军城驿前街府西巷与兴化县巩溪分别建立两所步云书院,招生授徒,置学田修宗谱。
75、应邀到永福潼关教忠院讲学传授《四书五经》士子数千名高第云集。
76、钦赐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即宰相,事假归,在教忠院迎候年弟闽县状元宰相许将先生,与许将阁臣谭论杜稷民生大事。
77、是年十月还乡顾老,居兴化军城驿前街府西巷(居雷山巷瑞龙庵西铡侍中枢密密第尚存)续撰《黄中庸文集》十卷。越年秋成。
78、返出生地兴化县广业里巩溪宋洋中厝探望步云书院士子及幼年师垫郑子庄(已故太常博士)与少年师垫陈昭素(已故三司判官)家人。
79、是年九月初七日(公历十月十六日)子时,卒于福建莆田巩溪宋洋中厝黄太常寺卿侍中府中。奸相蔡京败,上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宋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未拜命卒。赠侍中,谥文正,赐祭葬于廿五都潼关教忠院北(即今福建省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状元太师郑侨墓东侧教忠寺后山龙岭)观音叠座穴。阁臣状元宰相许将为铭其墓。旧有黄侍中文正公神道之碑,徽宗亲笔御篆,教忠院后侍中黄文正墓前旧有翁仲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分列与石牌坊在焉。北宋文学家、 *** 家黄中庸其《莆风清籁集》诗选被载入《全宋诗》(第七三四二页)。
二、上饶地区有那些伟人
1、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十大历史名人)还有这些:陶侃、王贞白、陈康伯、汪藻、徐谦、夏尚朴、吕怀、费宏、胡居仁、江永齐彦槐、汪鈜、洪迈等还有欧阳自远杨惟义黄家驷等院士
2、 *** 原 *** *** *** *** *** 会 ***
3、陈国栋原 *** 上海市委 *** 中顾委 ***
4、杨惟义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5、俞鸿儒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6、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7、张其德赣东北苏维埃 *** *** 之一
8、十大历史名人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
9、上饶为信美之郡,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人杰名士灿若群星。 *** 代有名人出,尤以宋朝最为可观。文臣武将、英雄豪杰各有所长,或以德才,或行 *** 守,遗惠后人。史载“江西之一人杰”吴芮,出生在余干县邓墩乡五彩山。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十世孙,秦时为番令(时市境大部分属番邑即鄱阳),大胆革除弊政,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耕种,深得民心,被尊为“番君”。他为上饶的繁荣奠定了更先的基础。今婺源县镇头仍存有其墓葬。东晋开国名臣陶侃,以孝廉举官,受母训勤政为民,惜时节物,虽位极人臣却始终廉洁奉公,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典范,其事迹家喻户晓,流传甚广。其母因教子有方,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其故乡鄱阳镇今仍存有陶母“截发留宾”的故事遗址。唐朝“茶圣”陆羽,在上饶客居三年,却在全市各地留下了茶文化遗迹,也因他著述的《茶经》的介绍,使“婺绿”茶为天下所知。由他首创的茶文化,至今对上饶乃至世界仍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10、南宋著名理学 *** 朱熹,祖籍婺源,在上饶著书讲学、种树扫墓、整修家谱、游览题词,踪迹遍布全市。以他的事迹和名字命名的景点无以计数。因他的大力倡导及亲临讲学,上饶成为书院之乡,几乎取代了官学。江西古代四大书院,上饶就占了三所(包括贵溪),仅朱熹讲过学的书院就有20多所,这在国内其它地方是不多见的。由他主辩的“鹅湖之会”,开学术“会讲”辩论之风,成为中国书院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他对上饶教育事业的贡献,大概仅次于孔子。宋代名将、爱国词人辛弃疾,是南宋文才武略兼具的民族英雄和词杰,他为官政绩卓著,作词慷慨激昂,是封建官僚文人中不可多得的才子英杰。在客居上饶的20余年间,他以上饶风物为背景,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读来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处处闪烁着爱国主义 *** 和忧国忧民之心。他一生留下词作629首,其中355首作于上饶。辛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上饶人的骄傲。南宋音韵学家姜夔,鄱阳城郊人,一生困顿未仕,但在诗词、音乐、书法、鉴赏、文学理论上均造诣极深,尤其是音乐词曲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集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文学大家,受到众多大文豪的特别推崇。国际天文学会以姜夔的名字给水星的环形山命名。爱国名臣洪皓,与其三子洪适、洪遵、洪迈被称为南宋“洪门四子”,均有卓越政绩和文名,文学领域内各有建树,尤以洪迈著述最丰,涉猎最广,最负盛名。其著作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 *** 、经济、历史、文化甚至医卜。 *** 作《容斋随笔》包罗万象,堪称百科全书,为 *** 生前更爱。宋孝宗帝、大文豪陆游、 *** 等都有高度评价。民族英雄、爱国诗人谢枋得,宋末元初弋阳人,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与文天祥为同科进士,同是主战派,同样毁家纾难,誓死不降。他在乱世之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一直是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宋代乱世出名臣,如余干籍丞相赵汝愚、弋阳籍丞相陈康伯、广丰籍名臣施师点、上饶县籍名臣徐元杰等,均为治国定邦的著名 *** 家、文学家。玉山籍吏部尚书汪应辰,“肃吏道,革时弊”,才学品德满朝文武无不服。朱熹评其“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尊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声重,而不自以为荣”。被宋徽宗誉为“江左二宝,胡伸、汪藻”的胡伸,婺源籍。汪藻德兴籍,翰林学士,为官清正,著述甚丰,所著《浮溪集》60余卷,其中36卷和《浮溪文萃》15卷收入《四库全书》。曾撰《靖康要录》16卷,评记宋金和战等重 *** 事,后人撰史多取材于此,对史学多有贡献。此外,还有贬居玉山的唐代丞相、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贬知饶州太守的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等,虽为客籍,但在上饶勤政勉学、政绩颇著,留下许多逸闻趣事,活动遗迹至今尤存。
11、明清时,上饶出了一些颇有远见的 *** 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明婺源籍吏部尚书汪鋐,之一个在国内提出“师夷制夷”,引进西方先进 *** ,整顿海防,之一次击退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铅山籍著名文学家蒋仕铨,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专修官,以戏曲、杂剧著称。他用史官的独特眼光,以史为诗,以曲为史,反映社会疾苦,是中国史上屈指可数的戏曲名家,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清代之一家”。清代名宦、天文学家齐彦槐,婺源冲田人,官至苏州知府。勤政惠民,人称“齐青天”。工书法、善诗文,通晓天文水利科技。所制天文仪,世所未有,精微之极。还发明了水车,造福农民。还有终身布衣的理学家、教育家胡居仁(明.余干籍)、江永(清.婺源籍),及淡出 *** 、置身教育的娄谅、娄 *** 父子(明.信州籍),均为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江永著述260余卷,收入《四库全书》170余卷,16种被清廷定为经国治学必读之书。清末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婺源庐坑人,主持修建了中国自建之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西方惊叹世界奇迹,被誉为“铁路之父”, *** 称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12、国内 *** 战争时期,境内涌现了方志敏、黄道等一大批杰出的无产 *** 家,在横峰县葛源创建了闽浙赣省 *** 根据地,鼎盛时期,苏区范围包括赣东北18县、闽北6县、浙南3县、皖南7县共34县,游击区地跨闽、浙、皖、赣四省边界52县,总人口达数百万,并创建了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和第十军团,成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曾被 *** 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葛源也一度成为著名的“红色省会”。 *** 国成立后,上饶籍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 *** )的有动物学家陈桢,著名医学家黄家驷、昆虫学家杨惟义、气体动力学家俞鸿儒,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等1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以辉煌业绩书写着上饶的春秋。
13、(01)吴有训( *** 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先驱,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吴有训物理学奖”。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4、(02)余瑞璜(1906-1997)江西宜黄人,物理学家,生前历任西南 *** 、清华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一级教授和吉林省 *** 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5、(03)饶毓泰( *** 1-1968)江西临川人,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饶毓泰物理学奖”。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6、(04)吴学周(1902-1983)江西萍乡人,物理化学家。1948年当选为首届 *** 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7、(05)杨惟义( *** 7-1972)生于江西上饶,昆虫学家,生前历任江西农学院院长、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8、(06)吴征镒1916年生于江西九江,植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7)陈桢( *** 4-1957)祖籍江西铅山,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动物遗传学家。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黄家驷(1906-1984)江西玉山人,享誉中外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胸外科学奠基人,生前长期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1、(09)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兽医学家,生前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一级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2、(10)程孝刚( *** 2-1977)江西宜黄人,机械专家,解放前夕曾任 *** 校长、教授,解放后任 *** 副校长、教授。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3、(11)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建筑工程专家,生前历任清华大学、西南 *** 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4、(12)陈寅恪( *** 0-1969)江西修水人,杰出的文史学泰斗和学界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5、(13)郭大力(1905-1976)江西南康人, *** 主义经济学家,他和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在中国最早翻译 *** 的巨著《资本论》。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26、(14)邓稼先(1 *** 4-1986)祖居地江西波阳,生于安徽怀宁,著名 *** 理论和理论物理学家,中国 *** 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赞誉为“两弹元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7、(15)吴式枢1 *** 3年生,祖籍江西宜黄,理论物理学家,现任吉林物理系名誉系主任、一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8、(16)陈述彭1 *** 0年生,江西萍乡人,地理、地图和遥感应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 ***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
29、(17)刘恢先(1912-19 *** )江西萍乡市莲花县人,结构工程和 *** 工程专家,生前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国家 *** 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0、(18)徐采栋1919年生,江西奉新人,有色冶金物理化学专家,历任贵州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贵州省副 ***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1、(19)潘际銮1 *** 7年生,江西瑞昌人, *** 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学术 *** 会主任、机械系主任以及南昌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2、(20)王梓坤1 *** 9年生,祖籍江西吉安,数学家(概率论专家),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3、(21)胡仁宇1931年生,祖籍江西玉山,“两弹一星”功臣,实验核物理学家,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4、(22)熊大闰1938年生于江西吉安,祖籍江西南昌,天体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5、(23)江元生1931年生,江西宜春人,物理化学和理论化学家,曾任吉林大学教授,现任 *** 学化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6、(24)阳含熙1918年生,江西南昌人,森林生态和植物生态学家,现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 *** 会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7、(25)游效曾1934年生,江西吉安人,无机化学家,现任 *** 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8、(26)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祖籍江西上饶,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家,现任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9、(27)杨叔子1933年生,江西湖口人,机械工程专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 *** 会主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0、(28)俞鸿儒1 *** 8年生,江西广丰人,气体动力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1、(29)高镇同1 *** 8年生,祖籍江西都昌,疲劳和可靠 *** 设计专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2、(30)黄克智1 *** 7年生,江西南昌人,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3、(31)谢光选1 *** 2年生,江西南昌人,“两弹一星”功臣,液体战略 *** 和运载火箭专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和地地中近程 *** 总体主任设计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4、(32)邓从豪(1 *** 0-1998)江西临川人,物理化学家,生前曾任山东大学校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5、(33)徐 *** 初1934年生,江西南昌人,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现任北京机床研究所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6、(34)简水生1 *** 9年生,江西萍乡人,光纤通信技术和电磁学专家,现任北方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7、(35)徐建中1940年生于江西吉安,工程热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8、(36)林皋1 *** 9年生,江西南昌人,水利工程及 *** 工程专家,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9、(37)刘高联1931年生,江西奉新人,工程热物理专家,现任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0、(38)朱中梁1936年生,江西南昌人,电信专家,现任西南电子电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1、(39)温诗铸1932年生,江西丰城人,机械设计与理论专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2、(40)黄春辉女,1933年生,祖籍江西吉安,无机化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3、(01)刘天泉(1 *** 7-2000)江西萍乡人,采矿专家,生前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54、(02)周镜1 *** 5年生于江西南昌,岩土工程专家,现任 *** 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55、(03) *** 1930年生,祖籍江西德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作物育种专家,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6、(04)钟掘女,1936年生于江西南昌,冶金机械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7、(05)朱伯芳1 *** 8年生,江西余江人,水工结构专家,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8、(06)艾兴1 *** 4年生,江西东乡人,切削加工和 *** 材料专家,现任山东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9、(07)刘友梅1938年生,江西上饶人,电力机车专家,现任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高级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0、(08)邱定蕃1941年生,江西广昌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高程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1、(09)曾庆元1 *** 5年生,江西泰和人,桥梁工程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2、(10)程书钧1939年生于江西玉山,肿瘤医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鹰潭市委 *** 晓凡摘)
三、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1、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无锡七房桥钱氏家族是钱氏始祖吴越国国王钱缪的后代在无锡七房桥村的一个分支。缘何钱氏家族何以能走出七位中科院院士。
2、末学我觉得这可以从钱家办的「怀海义庄」说起。
3、因为末学老家就在七房桥村附近,从小耳闻目睹了很多七房桥钱家的故事。说起「怀海义庄」知道的人还不多,但提起国学 *** 钱穆,著名科学家、力学家钱伟长,就几乎无人不晓了。「怀海义庄」则是资助过这两位大家完成学业的慈善机构。
4、「怀海义庄」位于新区鸿山镇七房桥村,是目前江南地区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间慈善机构之一,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
5、据记载,当初七房桥钱氏一族有多人经商后获得成功,于是这些钱氏族人共同出资创办「怀海义庄」。根据宗谱传记,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6、怀海义庄的宗旨是「 *** 周急、恤孤矜寡、排忧解难」。可以看出它秉承了钱氏始祖——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钱缪的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7、族内凡孤寡鳏独者均能领到义庄的钱粮,贫困学子都能在义庄的资助下上学。在青黄不接的季节经常举办施粥,施粮的义举,这些义举当时帮助了很多族人,获得帮助的族 *** 不时捐钱捐物给义庄,于是乎义庄在当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拥护。
8、「怀海义庄」的这些义举一直持续到 *** 时期,整整持续了七百年。
9、值得一提的是,怀海义庄前有一条河流,名为流啸傲,相传为吴泰伯所开凿,「怀海义庄」创建后,这条河改为放生官河,据传,七房桥无外姓,只钱姓一族,「放生官河」石碑由七房桥老三房济美公钱福基(清同治年曾诰封奉直大夫,赏戴蓝翎,钦加盐运使)报县衙后所立。
10、当时七房桥正值鼎盛时,房屋整齐,街道整洁,族规严谨,正如钱氏家训所述:「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街道上不准 *** 牵入,孩童不准抛砖块到河里,如发现,族规无情,罚家长行差。
11、河中平日不准捕鱼,平日里官河中只能放生,每逢农历初一、月半,各地百姓买了活鱼虾到此焚香放生,特别是农历三月十五,放生官河边到处都是手拿燃香、活鱼虾祭河放生的百姓,以此缅怀泰伯开凿啸傲泾,恩泽乡里,造福百姓。
12、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言也验证了因果的真实不虚,到了近代,七房桥钱家一下走出了七位院士,由国学 *** 钱穆领头,后面为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环境工程专家钱易,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经济学家钱俊瑞,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其中,钱穆和钱伟长伟叔侄,钱穆和钱易为父女,钱临照和钱令希为兄弟。
13、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14、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
15、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16、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17、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8、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 *** 神无权。
19、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20、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21、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22、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23、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
24、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25、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26、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27、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28、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29、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30、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31、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关于院士之乡上黄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