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莆田县被誉为名人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莆田十大名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莆田的名人
1、林披(公元733-802年)字茂则、茂彦,号师道,唐高平太守林万宠之次子,莆田县人。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擢第,为将乐令、迁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康州(今广东德庆)刺史,贬临汀郡曹椽,改临江(今四川忠县)令。后授临汀别驾知州事,汀俗尚 *** ,作《无 *** 论》以晓喻民众。官终检校太子兼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卒后赠睦(今浙江建德)刺史,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州刺史,世号“九牧林家”。
2、林藻(生卒年不详)系林披次子,字纬乾,小名遂奴,莆田县人。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经第。七年(公元791年)中进士,是闽举进士之之一人。少有奇志,刻苦业文,读书于灵岩精舍。初授容州(今广西北流)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岭南节度副使,终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使。工诗书法,今传世有行书《深慰帖》(见《唐书艺文志》);其诗作收录于《全唐诗》中。
3、徐寅(生卒年不详)字昭梦,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唐乾宁元年(公元 *** 4年)举进士,梁 *** 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之一名,为福建历史上之一个状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后归莆(今城厢区)隐居。有《徐正字集》,为清代《四库全书》所收录,诗亦收录于《全唐诗》中。
4、本寂(公元840-901年) *** ,佛都曹洞宗创始人之一。俗姓黄,名崇精。莆田县(今涵江区)人。少时习儒学,19岁出家于福州灵石山,法名耽章。25岁受具足戒。唐咸通中(公元860-873年)至长安,从洞山良价学禅,得心印“曹 *** 寂禅师”。著有《寒山子诗集注》。《景德传灯录》有传。
5、黄滔(公元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唐乾宁二年(公元 *** 5年)登进士,官国子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一百多首。还曾辑唐代福建人诗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是之一部闽人诗歌总集,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集于清代《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
6、黄滔规劝王审知“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崇节俭,减赋役,与民休息;开港路,兴海上贸易;建学校,发展地方文化。故闽境三十年免受兵祸,并以礼相待避乱来闽名士,使其安居福建,从事各项工作,其功绩为世人所传颂。
7、陈洪进(公元914-985年)字济川,又字致先,仙游县人,出身军伍。闽永隆三年(公元942年)升泉州马步行军都校,次年王延政归南唐,任清源(今福建泉州市)统军使,后升节度使。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继留从效任泉州节度使,割据漳、泉二州地。宋乾德二年(公元9 *** 年),赵匡胤授之平海军节度使,兼泉、漳二州观察使、检校太傅,赐“推诚顺化功臣”印。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宗即位后,陈洪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献漳、泉二州所辖14县归入宋朝版图,为国家统一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为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随宋太宗收复太原,先后晋封为杞国公、岐国公。病卒后,宋太宗御赠为中书令,谥“忠顺”追封为东海南康郡王。
8、林默(公元960-987年)莆田县人,晋代晋安郡(今福建福州市)王林禄之十二世女录,唐闽中望族九牧林之后。其父林惟悫,官都巡检,居湄洲屿(今福建莆田市湄洲岛)。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出世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名曰“默”。自幼聪颖,不类诸女;八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十岁始喜净几焚香,颂经礼佛。自小即习水 *** ,善驾舟、泅水,通晓气象与海道。十六岁起,矢志不嫁,专为商人、渔民救险排难,被人称为“神姑”。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实九逝世。不久,乡要在湄洲岛上立祠祀之,号“通贤灵女”,尊为“ *** ”或“娘妈”,并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为“ *** ”节。由此日趋神化,被海上商人、渔民奉为“海上救护神”。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始特赐“顺济”庙额;南宋时多次被封为“夫人”、“妃”;元至元 *** (公元1281年)加封“天妃”。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平安往返,曾奏建南京、太仓、长乐天妃行宫,立碑纪念;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进封“天后”。至今,海内外许多地方均有奉祀 *** 庙宇。
9、蔡襄(公元1012-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人,北宋名臣, *** 家、园艺学家。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登进士,时年19岁。先后在宋朝 *** *** 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10、蔡襄不识渊博,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忠直敢言。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等四臣因反对权相吕夷简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此事,伸张正义,名声大震。知谏院谠论直言,名列“庆历四谏”。在地主任职时,同 *** 民疾苦,免除苛杂赋税,兴办学校禁止陋俗,兴修水利,绿化道路,多方造福于民。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旱灾严重,奏减福州人民的丁口税。出知泉州时,主持修建了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万安桥),便利了福建南北交通,促进了泉州内外贸易发展。蔡襄在园艺科学也有建树,所撰《荔枝谱》和《茶录》等书,为茶、果栽培作出杰出贡献。《荔枝谱》为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树栽培学专著,近年已译成英、法等国文字流传。
11、蔡襄擅长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楷行皆妙,尤以“飞白散草”为最。书迹传世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诗文清妙,造诣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内集诗歌370首,杂文584篇、奏议 *** 施展。
12、蔡京(公元1047-1126年)字元长,仙游县人。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所)一弟蔡卞同榜进士,初任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潜山)推官。以起居郎出使辽国,还为中书舍人。曾一度积极支持和参与王安石变法。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废止王安石新法,复差役制蔡京又积极追随司马光,如期完成。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权户部尚书,助章重行新法,复改差役制为雇役制徽宗即位,降蔡京为端明殿、龙图阁学士。不久,又贬至杭州为任职。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后,历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知府、户部尚书、左丞、右仆射和太师等职,先后五度为相。曾尽复新法,贬元佑诸臣为“奸 *** ”,立 *** 人碑;倡“丰亨豫大”之说,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铸造礼器,修理方泽,设立道观,力主修《大晟乐》、《宣和画谱》。晚年误国,罪责在身。靖康时,贬崇信军(今甘肃省东北部)节度副使,后被贬往岭南(今广东广州市),道死潭州(今湖南长沙)。
13、李富(公元1085-1162年)字子诚,号澹轩。莆田县(今涵江区)人。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兵连陷南京、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李富捐家财募义兵三千人,携粮响,乘舟楫,北上抗敌,隶名将韩世忠部,致金兵败退。宣抚使李纲荐其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以上书言收复失地为秦桧所扼,降承信郎,遂归乡。致力于家乡公益事业,建石桥34座、凉亭座,筑海堤,垦埭田280多公亩,修军学,创梅峰书院并亲自讲学。著有《春秋注解》、《澹轩集》传世。
14、郑樵(公元1104-1162年)字渔仲。学者习惯称之“溪西”先生、“夹祭”先生。宋兴化县(今莆田县)人,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十岁闭门读书,不应科举,刻苦学问,博览群书,三五年著书,十年搜访图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郑樵之一个创立了中国通史体系。其历史巨著《通志》200卷、500多万字,集天下书为一书,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 *** ”,后人评价极高。《通志》、《尔雅注》、《夹祭遗稿》、《六经奥论》等皆收入《四库全书》。
15、陈俊卿(公元1113-1186年)字应求,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南宋大臣,官至宰辅。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登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后调睦宗院教授,以校书郎召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敢于 *** 奸臣,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以本职充江淮(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及长江下游一带)宣抚判官兼 *** 建康府(今灌输省南京市)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为礼部侍郎参赞督府军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入京,为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又知建宁府(今福建省建瓯县)。越年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入相,以选贤举能为已任。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福州,起判建康府兼江东(今长江南岸地区)安抚使。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上书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前,手书示诸子勿祈恩泽,勿请谥树碑。卒后,孝宗赠太师,谥正献。朱熹亲自来莆吊唁,并书其行状。
16、林光朝(公元1114-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莆田县人,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以名儒召对,迁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以朝散郎充分集英殿修撰知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宫,官终工部侍郎,谥“文节”。早年得理学名儒周敦颐濂洛学派真传,讲学于莆田东井、红泉、蒲弄等书堂,后世学者称其为“红泉学派”,尊为“南夫子”。朱熹少时过莆田,尝听其讲学。有《艾轩文集》收录于《四库全书》。
17、郑侨(公元1132-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宋兴化县(今仙游县)人。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考中状元。后历任签书镇南军节度使判官,转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权给事中,权礼部郎中兼侍讲,知建宁、建康、福州府。宁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三年以资政殿大学士复知福州,移建康,拜观文殿学士。晚年,因与韩胄意见不合而受排挤,辞官回乡。卒后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
18、陈谠(公元1135-1216年)字正仲,仙游县人。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在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泉州等地任职,升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以直言触犯当朝宰相陈自强,调任太常少卿奉祠。后起用为兵部侍郎,因上书不纳,遂乞外任,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宁国府。旋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国宫。宁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告老还乡,卒封清源郡(今福建泉州市)侯,赠通议大夫。曾倡建仙游安利桥、石马桥、金凤桥等。平生博览群书,诗文雅致,擅长书法,楷写尤为雄健有力。
19、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字君贲、德刚,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初名子龙,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中状元。度宗易名文龙。先后任秘书省正字、镇东(今吉林省西北部)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监察御史、抚州(今江西抚州市西)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参知政事、兴化知军、冰广宣抚等职。
20、陈文龙是南宋末抗元将领。曾上书 *** 奸相贾似道对元兵一味求和误国。遭贾打击,愤而辞官。元兵入闽攻陷福州后,元将派人劝降,遭严辞拒绝,并斩招降使,倾尽家财募兵,制“生为宋臣,死为宋 *** ”二旗坚守兴化城。初战退敌于囊山,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诱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悲痛万分,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后人誉为福建的“岳飞”。行朝诏赠太师,谥“忠肃”。
二、莆田黄石镇出的历史名人以及现代明星
莆田人不仅创造了中国科举史的奇观,现在和历史上都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通过朝廷殿试后为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全国级文武状元22名、宰相15名、尚书近70名( *** *** 部长),以上数据没包括已经迁徙到外地的莆田人所产生的人才,是历史上在全国排名最前面的科举名邦之一。2008年末户籍人口305万、常住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49万人;以1978年作为开始年统计,有常年9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现代莆田籍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7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其中2人为两院双院士),更有近3000名莆仙籍专家学者遍布国外。莆田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万多名。以第20世纪100年内 *** 外地的人数统计,有旅居在外的侨胞100莆田
万人,港澳台同胞40多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这些数据没有包括第20世纪前的古代、近代已经 *** 外地的莆田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人口过多,成为人口输出地,莆田开始有规模比较大的对外输出人口。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区的多数人,其先祖皆由莆田迁入。
陈肇雄,男,莆田人,国际机器翻译科研领域的知名专家,现为湖南省副 *** 。陈宜瑜,男,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任国家自然基金会主任。 *** ,男,1953年生,福建莆田县人。历任清华大学 *** [13]、清华大学校团委 *** 、清华大学校务 *** 会主任、清华大学 *** 委 *** 兼校工会 *** ,现任 *** *** 组 *** 、副部长。陈章良,男,1961年生于莆田县江口镇,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等职,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 副 *** 。陈章武,男,祖籍莆田涵江江口,1942年出生,中国作协 *** ,福建省作协 *** 、文联副 *** 。李礼辉,1952年5月生,男,福建莆田人,曾任海南省副 *** ,现任中国银行总行行长。刘德章,男,1946年生,福建莆田人。福建省委 *** 、福建第十一届 *** *** 会常务副主任。闵桂荣,男,卫星技术专家,莆田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三院院士。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林超伦,男,福建莆田人,英国 *** 首席中文翻译。林兰英(1918- 2003)福建莆田市人。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世界级的科学家。张国政,男,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雅典 *** 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获得金牌。刘玉栋,男,莆田人,1970生。是中国篮球的难以超越的丰碑,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 *** 会,中国 *** 团由刘玉栋担任旗手,是两届 *** 会中担任中国 *** 团旗手的两个运动员之一[14]。 *** ,女,1942年生。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 *** *** 会副 *** 长,全国妇联 *** 。林文肯,男,1945年生,福建莆田人。 *** 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余寿文,男,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中国工程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顾问、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副 *** [15]。林元培(1936.-)男,出生于上海市,福建莆田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级桥梁 *** 。吴淞笙男(1945年4月4日~2007年12月23日)围棋名手。九段。福建莆田人。翁祖烈男(1909-19 *** ),福建莆田人。国家级田径裁判员。林元和,男,1950年生,福建莆田人,曾任广州市委 *** 、常务副 *** ;现为广东省 *** *** [16],广东省广州市 *** *** 、 *** 组 *** 。 *** *** *** [17],广州市第十二届 *** *** 。陈兰通,男,(1938.01-)莆田人,现任第十届 *** *** 。郑炳清,男,(1937.11-),福建莆田人, *** 副司令员。黄文麟,男,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福建省企联会长。陈光毅,男,1933年8月生,福建莆田县人。 *** *** 会财经 *** 会主任 *** 。李祖可,男,1946年11月生,福建莆田县人。福建省 *** 业联合会会长。周天鸿,男,1956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广东省 *** 副 *** 。阮金秀,男(1936-),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刘国廉,男(1938-,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中 *** 事医学科学院二所研究室主任。余起芬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室任主任,主编《国际战略论》等书。学诚法师,男,1966年8月19日出生在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罗峰村,莆田广化寺方丈。郑奕雄,男,1982年生,福建莆田市华亭人,国际高级策划师(由 *** 教科文组织、美国教育总署、中国驻美 *** 认证认可的国际职业中心认证)、中国十大品牌策划专家、中国杰出策划师、中国十大更具实战策划人、国家人才专业人员库注册高级策划师、国际职业规划中心中国区区域主任。郑武,男,祖籍梧塘镇漏头村,1967年8月出生,1991年入选国家男子篮球队。范剑青,男,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全球杰出统计学家。刘玉煌,男,1959年出生在莆田。 *** 田径锦标赛跳远比赛冠军。颜建明,男,1961年出生于莆田市涵江区,排球运动健将。林桑,1977年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 *** 锦标赛70米淘汰赛、70米团体个人冠军。 *** 亚,男,1951年出生,福建莆田人,笔名木江,上海 *** 制片厂导演。郑培峰,远南运动会铅球、铁饼、标枪3枚金牌和跳远银牌得主,被誉为“三铁公主”。翁建德,女,1952年出生于莆田市城厢区,国家羽毛球队任教练。周秀廷,男,1 *** 8年9月29日出生于福建莆田,国画大家。陈宝田,1949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江苏省 *** 副 *** 。苏华,女,1908年生,福建莆田人。 *** *** 。陈蔚文,男,1950年生,福建莆田人,广东省 *** 副 *** 。黄明,男,(1916),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 *** 卿,男(1935.8),福建莆田人,广西 *** 副 *** 。张兆汉,男(1914),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福建省侨务 *** 会副主任。胡文容,男(19 *** ),莆田南日人,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国恩,男,1946年出生,福建莆田市人。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高级工程师。
莆田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唐代以来的1200多年间,人才荟萃,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 *** ,垂范后人。出现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还有许多至今传为佳话的科甲 *** 。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魁亚占双标”,“一方文武魁天下”,“ *** 六部尚书占五部”。还有保持唐章宋韵的莆仙方言,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郭沫若诗日:“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
文科:五代徐寅北宋徐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南宋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郑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南宋吴叔告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南宋陈文龙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元朝林济孙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元朝林亨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明朝林环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柯潜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武科:蔡必胜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武举之一名薛奕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武举之一名陈从龙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武举之一名叶岂页宋宣和六年(1124)年殿试之一名林定元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武举之一名廖标明世宗嘉靖4年公元1525年陈 ***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武举之一名吴泰来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武举之一名林洪清高宗乾隆18年公元(1753)年武举之一名黄振邦清高宗乾隆59年公元(1794)年武举之一名康荔芳清仁宗嘉庆21年公元(1816)年武举之一名周玉辉清德宗光绪15年公元18 *** 武举之一名
三、莆田出过那些名人
1、巍巍壶公山,清清兰溪水。壶公山水孕育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地灵则人杰,自陈朝郑露“开莆来学”,这里便是人才的摇篮。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涌现出2345多名进士,12名状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有99部兴化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有“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户六进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兄弟两宰相”、“六部尚书占五部”、“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 *** 佳话。他们恰似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银河里闪烁,各领 *** ,垂范后人。
2、林披(公元733- 802年)字茂则、茂彦,号师道,莆田县人。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明经擢第,为将乐令、迁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康州(今广东德庆)刺史,贬临汀郡曹椽,改临江(今四川忠县)令。后授临汀别驾知州事。官终检校太子兼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刺史,世号“九牧林家”。
3、徐寅(生卒年不详)字昭梦,莆田市城厢区人。唐乾宁元年( *** 4)举进士,梁 *** 元年(907)再试进士,中之一名,为福建历史上之一个状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太祖怒削其名籍。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后归乡隐居。有《徐正字集》、为清代《四库全书》收录,诗亦收录于《全唐诗》中。
4、黄滔(公元840- 911年)字文江,莆田市城厢区人。唐乾宁二年( *** 5)登进士,官国子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一百多首。还编辑唐代福建人诗作总集《泉山秀句集》30卷,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中。
5、陈洪进(公元914- 985)字济川、致先,仙游县枫亭人。行伍出身,投泉州指挥使留从效手下,以军功被闽主王延政封为马步军都校。公元945年,泉州置清源军,陈洪进调为清源统军使,后升清源军节度,兼漳、泉二州观察使。宋开宝八年(975),宋太宗即位后,陈洪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献泉、漳二州所辖14个县,归入宋朝版图,为国家统一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随太宗收复太原,后被晋封为杞国公、岐国公,赐府第于开封祥符县。公元985年病殁,朝廷废朝二日,宋太宗赠中书令,谥“忠顺”,追封为东海南康郡王。
6、蔡襄(公元1011- 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枫亭人。宋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时年19岁。历任谏官、枢密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翰林院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历知泉州、福州、杭州、开封府事。他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景ネ右(1036)三年,范仲淹等四臣反对权相吕夷简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此事,名声大震,时年25岁。他还撰写《荔枝谱》和《茶录》等书,为茶、果栽培作出杰出的贡献。《荔枝谱》为世界上最早的果树栽培学专著之一,近年被译为英法等国文字,流传海外。诗文造诣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擅长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称为宋四大家,墨迹有《谢赐御书诗》传世。蔡襄病逝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葬于仙游县枫亭锦岭。
7、蔡京(公元1047- 1126年)字元长,仙游县枫亭人。北宋熙宁三年(1070),与其弟蔡卞同榜进士,初任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潜山)推官。后任起居郎,出使辽国,回来后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曾参与支持王安石变法。宋元ネ右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废止王安石新法,复差役制,蔡京又积极追随司马光,受到赏识。绍圣元年(1094),蔡京任户部尚书,此时司马光已死,他又帮助章忄享重行新法,推行雇役制,又得章忄享赏识。后徽宗即位,蔡京被降为端明殿龙图阁学士,不久又贬至杭州任职。崇宁元年(1102)后,蔡京又被重用,历任大名府知府、户部尚书、左丞、右仆射、太师等职,先后五度为相。他尽复新法,贬元ネ右诸臣为“奸 *** ”,立 *** 人碑,立于端礼门及各地官厅;又力倡“丰亨豫大”之说,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设立道观,加重百姓负担。蔡京晚年误国,宋靖康时(1126),被钦宗皇帝放逐岭南(今广东广州),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时年80岁。
8、郑樵(公元1104- 1162元)字渔仲。世称“夹氵祭”先生、“溪西”先生。宋时兴化县(今莆田县)广业里人。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他16岁时从族兄郑厚在越王山下结庐苦读,博览群书,不事科举,立志要“汇天下之书为一书”。他30年著书,10年搜访图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他之一个创立中国通史体系,写成《通志》200卷、500多万字,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天下 *** ”,后人对其评价极高。《通志》、《尔雅注》、《夹氵祭遗稿》、《六经 *** 》等皆收入《四库全书》。他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
9、叶禺页(公元1100- 1167年)字子昂,仙游县人,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初任南海县(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部)主簿兼代县尉,后知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孝宗即位,召为尚书郎和右司谏,历吏部侍郎、 *** 吏部尚书。乾道元年(1165),改任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次年一度罢政,后又召为尚书左仆射等职。卒后累赠少师,谥“正简”。叶禺页为人朴实,清廉公正,严以律己,不图私利。自初入仕至为相,田宅不改其旧。
10、陈俊卿(公元1113- 1186年)字应求,莆田市城厢区人。宋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二名,授泉州观察推官。后调睦宗院教授,以校书郎召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不肯依附秦桧,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孝宗即位,他受重用,迁中书舍人,带职任江淮宣抚判官兼 *** 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事。乾道元年(1165)入京,为吏部侍郎,同修国史。乾道四年(1168)任宰相,以选贤举能为己任。淳熙八年(1181),上书告老还乡。卒前,他手书示诸子勿祈恩泽,勿请谥树碑。卒后,孝宗赠太师,谥正献。朱熹远道来莆吊唁,并为之撰写行状。
11、林光朝(公元1114- 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莆田县人,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早年得理学名儒周敦颐濂洛学派真传,讲学于莆田东井、红泉、蒲弄等书堂,后世学者称其为“红泉学派”,尊为“南夫子”。他以名儒召对,任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官终工部侍郎,谥“文节”。有《艾轩文集》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12、郑侨(公元1132- 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仙游县人。宋乾道五年(1169)考中状元。历任转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任给事中、礼部郎中兼侍讲等职。曾任建宁(今福建建瓯县)、建康(今南京)、福州知府。宁宗即位,召其为吏部尚书。庆元元年后,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及资政殿大学士,拜观文殿学士等。晚年辞官返乡,卒后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
13、王迈(公元1184- 1248年)字实之,号癯轩,仙游县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任殿试详定官、南外睦宗院教授、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观察推官、赣州、吉州(今江西吉安市)通判,和邵武军知军等职。为官公正,敢于直言强谏。受当朝宰相郑清之器重。王迈还是南宋诗人、文学家,著有《癯轩集》27卷,收入《四库全书》。
14、刘克庄(公元1187- 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市城厢区人。宋嘉定二年(1209)以荫入仕,淳ネ右元年(1241)特赐同进士。历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幕、建阳知县、福建帅司参议、广州提举、潮州通判等职,以太府少卿任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兼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漳州、福建提刑。再召入词馆同修撰、起居舍人、侍讲。累迁兵部侍郎,权工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定”。刘克庄秉 *** 耿直,不满当权者埋没贤能,敢于抨击朝政弊端,一生为官30多载,落职九次。因其 *** 抱负无法施展,遂倾注毕生精力于文章诗词。其词有辛弃疾,陆游词风,洋溢着爱国悯民思想,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编辑其作品,称《后村居士大全集》190卷,收入《四库全书》。
15、陈文龙(公元1232- 1277年)字君贲、德刚,莆田市城厢区人。原名子龙,宋咸淳五年(1269)中状元,度宗赐名文龙。先后任秘书省正字、镇东(今吉林省西北部)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监察御史、抚州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参知政事、兴化知军、闽广宣抚等职。陈文龙是南宋抗元将领,曾上书 *** 宰相贾似道一味求和误国,遭打击,愤而辞官。元兵陷福州后,派人劝降,遭严辞拒绝,并斩招降使,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 *** ”旗帜,坚守兴化城。后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诱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绝食。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后人誉为福建的“岳飞”。
16、林兰英,半导体材料学家。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副 *** , *** *** 、 ***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7、黄维垣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化学家。
18、刘思职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 *** (院士)。
19、俞永新,男, *** 品检定专家。中国 ***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林华宝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1、闵桂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第三、四、五 *** 。第八、九届 *** ***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航天领域专家 *** 会首席科学家。
22、杨锦宗,精细化工专家。现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精细化工专业 *** 会副主任 *** ,《精细化工》、《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化学与粘合》等多种期刊编委会主任 *** 和 ***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3、关杰,冶金机械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4、洪茂椿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家洪茂椿是城厢区华亭镇山牌村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林其谁,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