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铸造之乡在哪里(章丘铸造) - 之乡 -

章丘铸造之乡在哪里(章丘铸造)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章丘铸造之乡在哪里和章丘铸造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章丘铸造之乡在哪里以及章丘铸造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山东济南章丘富裕吗还是山村
  2. 申陈村位于哪里
  3. 章丘铁锅好在哪里

一、山东济南章丘富裕吗还是山村

1、章丘的整体水平还可以,全国百强县36位,也有富裕的,也有一般的地方,章丘农村有很多开小加工厂的,富有的也很多。

2、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位于山东省会济南以东50公里处。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西接济南,东连淄博,市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万公顷,现辖22个乡镇,908个行政村,总人口98万,是在 *** *** 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3、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历代英才。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隋末农民 *** 军领袖杜伏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都曾在中国几 *** 文明史上尽领 *** 。

4、章丘人民勤劳聪慧,务工经商历史悠久。据史志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世称铁匠之乡。近代著名商业家族旧军孟家,其祥字号商埠曾遍及京、津、沪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成为当时货通中外、名扬海右的东方商贾。章丘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5、丰厚的矿产资源、物产资源和水资源为章丘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有25种,尤以煤炭、铝土、石灰石、花岗石储量更大,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和优质铝土出口基地。

二、申陈村位于哪里

申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西北14公里,口镇 *** 驻地西南8公里处。南接马陈村,北连刘陈村,东邻郭陈村,西与羊里镇孟中荣村接壤。耕地面积301亩,186户,536口人。

申陈村(原名申家陈村),村庄由来之久远。据村人口碑相传,村东早年曾有一“陈村庄”。先人明朝中后期立村时亦以“陈村”名村,但区别于“陈村庄”的打头名号无考。始迁户无稽。据《申氏族谱》考证,明万历年间,申氏杰奎由吐丝口徙于马陈村不久,暂迁此定居。申姓人丁兴盛,繁衍愈众,村名遂拟冠以姓氏,故名“申家陈村”。郭姓从郭家镇庄迁来定居,李、常二姓分别从大增庄和吐丝口迁来落户。上世纪八十年代,莱芜县 *** 规范村庄名称时定名“申陈村”。

章丘铸造之乡在哪里(章丘铸造)-第1张图片-

现在村中有申、李、常、郭四姓,申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0%,李、常、郭三姓分别占14%、9.5%和6.5%。

《莱芜市志》载,明正德后,莱芜县划为4乡42保,申陈村隶属南乡新兴保; *** 初年全县划为10区,隶属寨里区新兴保;1941年莱芜县划为三县后,隶属莱芜县(莱北县)寨里区;1945年恢复莱芜县制划为13个区时,隶属仪封区;1951年仪封区改为三区至1955年10月恢复仪封区期间,仍隶属于仪封区;1958年3月仪封区撤销后,隶属羊里乡;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隶属羊里人民公社;1960年4月撤销羊里公社后,划入口镇人民公社;1984年4月农村管理体制 *** ,改属口镇办事处;1985年10月改属口镇至今。

古老的申陈村,两棵古槐树见证了她的沧桑岁月。一棵叫“上庄槐”。传说这棵古槐为明朝大迁时,先人从山西大槐树带来立村时所栽,故名“上庄槐”。

此槐直径一米半有余,身粗三人相抱,枝密叶叠,遮天盖地,一、二指雨树下不误推碾。更为称奇的是,这株古槐轻易不开花,开花必有“大事”。一李姓老人回忆,他一生只目睹了两次开花:1937年 *** 入侵中国时和1943年大歉年时各开过一次花。可惜,这棵古槐在1975年“破四旧”中被砍伐。所幸这棵古槐至今仍有“后代”。当时村民申庆杰把伐掉的古槐嫩枝,嫁接到一棵普通国槐树上并成活。这棵小国槐现在已长至3米多高,树冠蓬笼翠绿。普通国槐长不到这么高就会开花,可这棵嫁接国槐仍不开花,令众多观赏者惊叹!另一棵叫“申家槐”。此古槐原在马陈村庄中,为380多年前村人申杰奎迁此暂居时所栽。这棵占槐也高耸数丈,盘根错枝,历经沧桑,“老态龙钟”,但不乏枝繁叶茂。历代马陈村人在观赏这棵古老“申家槐的同时,也加以抚育和看护。早些年,马陈村人都是把大风刮下的槐枝送到申陈村。马陈村因村庄规划,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把此古槐砍伐。

申陈村东南处早年建有祠堂一座。据《申氏族谱》记载,该祠堂为清康熙年间,村人申之恒为报答观音救护、博山县令王公搭救被陷炭井爷爷申杰奎之恩,邀众族创建。初一、十五叩头焚香报神恩。当时祠堂一间,内有神像。 *** 32年,申文祥、李常祜倡导,将被掀神像原样重塑。l958年“大炼钢铁”时,祠堂被扒仅剩底座。1981年村人把祠堂两边墙重新垒起,次年与村小学一块建成过街楼。1999年5月,企业、村人捐款资助,投资17万元,又加以彻底改建,并将旧祠堂改为“永安门”,赋予了新的涵义。历时3个月,建成高19.2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的三层楼。“永安门”为混凝土结构,融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格于一体,飞檐走兽,气势恢宏,颇为壮观。在“永安门”二、三楼分别建起全市一流的村教育展室和 *** 员活动室。一年多时间接待全市参观者200多人次。为励世人、昭后代,村委当年9月份在“永安门”西侧立创修石碑以作纪念。

申陈村 *** 组织历经艰苦岁月,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30年代末,申陈村有了村 *** 组织。1937年7月,申庆德在羊里玄王石乡分队受训时,经羊里村李登坤介绍加入中国0,成为村里之一名0员。1939年10月建立 *** 支部,申庆富任支部 *** , *** 员9人。从此村有了 *** 的基层组织, *** 员很快发展到27名。1941年伪张文政进驻口镇,对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大力 *** *** 员干部家属,威胁 *** 员悔过。1942年至1943年间,村 *** 组织遭 *** 。建国时只有一名 *** 员,李庆茂任 *** 。1957年 *** 员增至2名。1958年重建支部, *** 员6名,申文传任 *** 。1965年,申庆海任 *** 。1966年6月“ *** ”开始后,支部工作一度停止。1970年成立 *** 的核心小组。1971年改为支部。申庆海任 *** 。申庆海任职36年,2000年6月初退休时,莱城区委组织部颁发任农村支部 *** 光荣证书。2000年6月份起,郭本成任 *** 。1985年 *** 员17人,2002年增至32名。 *** 员队伍扩大,支部活力增强。1996年被莱城区委评为“先进 *** 支部”。1999年被市委评为“红旗 *** 支部”。2001年被市委评为“先进 *** 支部”。

建国后,申陈村在恢复 *** 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个时期的 *** 、经济体制等方面 *** 中,积极稳妥,但也富有创造力。1952年初,依托祖辈相传的铁匠成立了铁业互助组。由李庆茂组织,郭勤学、李长祯、申庆荣筹建,凑了三只炉,是年2月19日开业。生产人员申庆信、申文厚、申庆华、郭勤德等10余人,生产锄、镰、锨、镢、挡耙头、铁勺、菜刀、炭刀等生产、生活用具。李长祯和申文厚临时负责。半月后,申庆杰在此基础上,由上级有关部门帮助建成了全县之一个手工铁业社——“申陈村裕民铁业社”。此时增至40余人。申庆杰任主任。几年之后,邻庄铁匠和羊里公社其他庄铁匠也参加,人员达到100余人。新上翻砂,铸造犁铧头、耩子头、铁壶。时由朱家庄朱尔英任 *** ,申庆杰任主任。1960年4月羊里撤社时搬至羊里和寨里。1955年下半年80%农户加入新华农业社,其余户次年全部入社。申庆春任社长。1958年初加入高级社,申庆春任社长。同年10月加入人民公社,由申庆春任生产大队长。1960年全村分成2个生产队。1962年分成4个生产队。1984年大队改为村委,4个生产队改成4个村民小组。同年8月在经济体制 *** 中,没随“大流”把原生产队集体资产“分净吃光”,顶着种种压力推行将队办企业资产改为村民股份所有制 *** 。把一、二、三生产队副业7.5万元资产,按3个队时有424口人人均一股(177.4元)分股到户,颁发了股金证。在莱芜建成了之一个“村民股份合作制企业”。这项 *** ,把队办企业资产有效保留了下来,成为企业后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尔后,这一经验在莱芜推广,《大众日报》农村版1986年8月23日头版头条刊登。

村人勤劳聪颖,能工巧匠俱多。申陈村人均仅占五、六分地,土地少的村情,使村人不甘寂寞,为生计寻求手艺,造就出不少巧匠能工、名产名业。相传,清乾隆年间,村人申友泰是当地有名的画师。他自幼承祖授、拜师画艺终成。山水、花鸟、人物画无所不精,水墨、彩绘样样见奇,绘祠庙壁画尤为见长,曾参与多座庙宇壁画绘制。一年,泰山官府为迎接乾隆皇帝岱庙封禅大典,闻信招去申友泰与山西画师同装修岱庙彩画。申友泰精湛的绘画艺术,令山西画师望尘莫及,更使泰山-叹服,并给予赏赐。由此亦引起同行嫉妒。在岱庙装修告竣喝完工酒时,申友泰被人毒死。清朝末年,出身贫寒的申万九到留村庄学打铁,出徒后立炉从业,靠打铁找上媳妇。妻子后来拉风箱、打下锤,并随他辗转四乡。申万九手艺精,生意隆,享有“申家红炉”美誉。“申家镰”、“倒罐头”(辘轳斗),是申陈村两大传统名产。申万九长子申文忠锻打的麻镰钢火好、软硬适宜、锋利,能当剔头刀,与“栾宫镰”相媲美。当地曾流传有“栾宫麦镰”、申家麻镰”之说。“倒罐头”已有上百年的生产历史,盛产于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申文忠、申文堂、申庆田等铁匠 *** 的柏木板。倒罐头”坚固、美观、耐久、适用,在市场上很畅销。石匠常立春打的石碾、房磨、油碾,曾销往半个莱芜。他洗得油碾均匀细腻,加工出的豆糁产油率高。泥瓦匠常江春筑得的草屋面平整结实,立人不动样,保30年不坏。锔子匠(小炉匠子)申立强手艺精湛,锔精制瓷器功夫实为一绝,称誉十里八乡。19 *** 年在县手工业局举办的铁、木产品技术 *** 武中,申传祥、申传坡分别获得铁、木生产技术之一名。

有着 *** 光荣传统的申陈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 战争时期,村人申文诗1939年2月参军,1941年青石桥战斗负伤。同年9月在五色崖村养伤时 *** 伪军发现,被连砍两刀,幸免于难。在解放战争中,申庆武、申传法、申庆信、申庆贵、郭勤德等6人1946年10月参军。申庆武在1947年6月淮海战役中光荣牺牲。1953年,申传法荣立三等功。在1947年2月莱芜战役吐丝口攻坚战中,家家住着 *** ,都把好房子让给 *** 住,精心照顾伤、病员。青壮年都积极参加支前。申庆鲜先后在埠村战斗、淄川战斗、莱芜战役、淮海战役中担任支前民兵。建国以来,先后有22人应征人伍。申传文曾任 *** 。申庆江、申传东、常振江分别荣立三等功。

坚持不断开展基本建设,农业基础逐渐牢固。申陈村地处长埠岭地带,涝洼地黄土岗地各占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易涝易旱。当年曾流传“旱天硬棒棒,雨天水汪汪,长草不长粮,村人愁断肠”之民谣。解放前,时常光搭种不打粮。建国以后,特别自20世纪六十年代末起,坚持不断地开展农业基本建设。1968年挖沟压砂改造西洼盐碱地。1976年把南岭地调向平整。1993年南岭黄淮海平原开发划方,2年内完成林、田、路、渠、涵、闸综合配套。为解决农田缺水和浇水问题,30多年间打机井、土井25眼,修排涝沟、防渗渠2000多米,埋设地下管道60米,地下电缆500米。购置拖拉机、汽车、三轮车、脱粒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等农业机械52台(部),总动力1500多马力。

申陈村铁业颇有名气。村铁业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建国前打铁户就达21家,铁匠30余人。建国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奋斗,申陈村铁业由打铁到铸造,由生产粗铸件产品到精密机械配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诸多产品在莱芜独家或首家生产;在莱芜铁业史上增添了浓浓一笔。建国初期由村铁匠组建的“申陈村裕民铁业社”搬走后,申陈村在1962年又组织铁匠,成立村里之一个村办企业“红炉组”(副业股),申庆杰任股长。时有3只炉,十几人,生产推车铁耳、挡耙头、铁勺等小农具和生活用品。后发展到四、五十人,产锄、镰、锨、镢四大件等。产品供给口镇供销社生产站,后至全县各供销社。1966年用推车木轮制成手摇鼓风机传动设备,建起一座小化铁炉,上了1970。新增木杆称砣、犁铧尖子产品,成为全县之一家木杆称砣厂。l970年“副业股”改为“五七工厂”,负责人常松德。1973年又上铸锅、煎饼鏊子和铝壶生产线,是莱芜唯一一家铁锅厂。年底产值2.5万元。1975年到滕县学习台称制造技术后,成立了全县独家生产台称厂。1980年“五七工厂”改名为“村办企业”。同年增加拖配件加工。1996年上汽车配件生产。1982年将村办企业分为衡器、红炉两个分厂。1985年分3个厂(红炉、衡器、拖配件),1987年成立总厂、设5个分厂(2处组办企业),郭本成任总厂长。2001年初分成衡器厂、富申机械厂、富民机械厂等5个企业。1978年10月之一村民组建立发达机械厂,1980年第三村民组建立财源机械厂。1985年以后,常松德、申庆良等人先后办起4家 *** 企业。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经营红火。所产拖配件、农用车、衡器、挂面机四大系列上百种产品,畅销山东、河南、河北等6省市地区。企业不仅安置了剩余劳力,而且成为全村经济支柱。1995年,被莱城区委、区 *** 命名为“铸造专业村”。

历史上的申陈村是个贫穷村。清朝末年,百余户的申陈村,有36户讨饭,传有“36根要饭棍”之说,有30余户挥泪离乡迁到黑龙江、山西、周边新泰、 *** 、章丘及当地的大槐村、寨西等地。建国后至六十年代初,仍是花钱靠救济、吃粮靠统销、穿住靠外援的三靠村”,每年吃5万多斤统销粮。全村大多数人水肿。“穷则思变”,村人立足本村优势,走“以副养农”、“以工兴村”之路。特别是 ***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农、工、商、三产、种、养并举,集体、联合体、个体齐上,经济迅速发展,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94年5月被莱芜市委、市 *** 命名为“经济强村”。1995年在口镇率先实现小康。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00万元,人均纯收入3650元。

申陈村人,素有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之美德。1986年建起文化大院,积极开发各种文体活动。 *** 被 *** 市命名为“地级文化大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建国初期,村人先后到刘陈村、马陈村学堂读书。1962年,利用原裕民铁业社旧房,新建房3间,建起村小学。时有一至四年级100余名 *** (有马陈村 *** ),胥维山任校长。1982年把小学重建,使 *** 走出土屋子,住进明亮宽敞瓦房教室。时有房屋13间,一至五年级76名 *** ,负责人申德元。1988年由一个班、二个附式班改为单列五个班。2001年在全镇合班并校中,周围5个村合并在此,设二年级二个班, *** 68名,教师4名,申德元负责。为了激励教师敬业和鼓励 *** 勤奋学习,村里从1986年至2000年设立“奖学金”,凡考 *** 专的 *** 奖励300元,中专150元,高中50元。从1991年至2000年设“奖教金”,对教师成绩列学区前三名者,给予现金奖励。从建校到2000年,本村上幼儿园、小学免收学杂费。每年都投入资金建教育设施,成为口镇之一批达到“六配套”标准的学校。1986年申立友考入青岛纺织学院,成为村里之一名大 *** 。恢复 *** 以来,已有20余人考入大专院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村里建有托儿所,六、七十年代改为育红班。1984年建立幼儿园,幼儿23名,教师2名。1988年把幼儿园新建,添置滑梯、转椅、木马、荡秋千等玩具和学习用具,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1997年被莱城区评为示范幼儿园。20多年来,幼儿入园率、小学入学率都达100%,教育质量列学区前茅。19 *** 年以来小学6次获“口镇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校负责人申德元1991年被评为“莱芜市优秀教师”。

在建设小康村中,申陈村重视抓村庄建设。自1993年就加强村庄规划,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同年3月, *** 房屋214间,建成东西长498米、宽12米的财源大街和南北长396米宽8米的育贤大街。当年大部柏油硬化,建立4个花坛。随后栽植冬青、银杏进行绿化美化。1998年安装路灯50盏。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1998年在村西规划面积8亩的居民楼区。次年申庆宣在区内建起之一栋两层楼房。到2002年,在小区建楼房居住村民已达8户,有一户楼房正建设之中。2002年,群众、企业捐款资助,在财源大街两端建起“东西两门”。两建筑古朴典雅,流光溢彩,与座落在育贤街南首的“永安门”三角相衬,蔚蔚壮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夜晚,三座牌楼在熠熠路灯的映照下,更加瑰丽多姿、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犹如“海市蜃楼”。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同时,把治理脏、乱、差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大街小巷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定期督查,确保了主要街道无“三堆(粪、土、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人精神向上,村风淳厚。申陈村崇尚礼义,历代和睦相处。在建设现代文明的今天,仍续写着重礼倡义、淳朴敦厚的精神篇章。村两委会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先后投资30多万元用于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经常不断地向村 *** 行爱 *** 爱国、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对评选出的十佳文明户、优秀 *** 员、优秀团员、好媳妇、好婆婆、模范老人等优秀家庭和人物,进行物质奖励。全村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扶贫帮困、崇尚科学、热衷公益蔚成风气。45年没发生刑事、治安和集体-案件。1991年荣获全省“防民间 *** 激化有功集体一等奖。1993年被国家-授予“模范调委会”光荣称号,2002年7月被定为“全市法德结合文明理家示范村”。计划生育率、女 *** 初婚晚婚晚育率、节育措施落实率年年保持100%。1994、2000年,分别被市委、市 *** 评为“计划生育‘三结合’先进单位”和“计划生育 *** 先进集体”。近几年,干部、村为公益事业等捐款15万多元。2002年建修“和盛门”、“宏兴门”,干部、村民、企业捐款6.2万元,其中申庆宣、申传宗、申传秋捐款3.5万元,承担了“宏兴门”全部建筑用款。1997年申庆祥等人夜间救翻车司机、2000年申庆宣捐款万元重修村西桥,两件义举分别被评为全市精神文明十件好事。村先后支付10万多元,为村民办理了家庭财产、少儿年金、人身意外伤害、车辆、乘运、乘员、麦场火灾等13个险种,人均投保额870元。1988年成为“全市之一保险村”。1997年协助邮电部门在村联合组装光缆联网万门自动 *** 程控交换机,80%的户安装了程控 *** ,建成全市之一 *** 村。1973年村架电。1998年秋,投资8万多元进行低压线路改造,电力负荷达到860千伏安,建成全市之一电气化村。2002年全村用电100多万度。1993年12月,协助口镇中心医院来村建起之一门诊部。

政通人和,事业发展。省民政厅副厅长视察时,称赞申陈村“ *** *** 、卫生整洁、安全舒适、经济繁荣”。自1986年以来,连年被区、市评为文明单位(村),先进文明村、红旗文明村,获区级以上奖励近百项。申庆海被评为全省“模范老人”,郭本成分别被评为全省“优秀调解员”和全省“模范村民 *** 会主任”,申传义被评为全省“优秀电工”,常爱英被评为全省“优秀调解主任”,李福荣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常振铭被评为全省“模范调解员”,申明端、常爱英、申庆海分别曾任县市 *** *** 、区 *** *** 。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较强经济发展意识的申陈村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定会抓住机遇,更加执著的发展、建设自己的家园。一个更加繁荣、富裕、文明的申陈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申陈村附近有山口东岭扬水站、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三、章丘铁锅好在哪里

1、“章丘铁锅好在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丝毫不粘。”

2、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迅速热播,好多人都被“章丘”铁锅圈粉,然后迅速种草,纷纷求“ *** ”。“章丘铁锅”火爆一时,这其实不是偶然的,因为济南市章丘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铁匠之乡”,古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章丘 铸造 哪里 造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