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杂技之乡简介?杂技之乡在哪个城市 - 之乡 -

项城杂技之乡简介?杂技之乡在哪个城市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项城杂技之乡简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杂技之乡在哪个城市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河南临泉县属于哪个市 临泉县地名简介
  2. 河南省周口市简介
  3. 关于秧歌的介绍

一、河南临泉县属于哪个市 临泉县地名简介

导语:临泉古称沈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也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城市,还是一个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城市。那河南临泉县属于哪个市?临泉县地名简介是什么?看完以下的内容就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临泉县不在河南,临泉县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地处安徽、河南两省的交界处。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地跨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

其西北、西、西南分别与河南省的周口、驻马店、信阳4地市的郸城、项城、沈丘、新蔡、平舆、淮滨、固始相接,北、东北与亳州的谯城、涡阳、利辛相连,东南与淮南市的凤台县、寿县为邻,南临淮河与六安的霍邱县隔河相望。全市总面积10118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底,阜阳市下辖3区4县1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市 *** 驻颍州区清河路。

临泉,古称神帝。公元前1042年,的第十子嵇在此受封,建立申(子)。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秦县,西设平舆县。1935年1月, *** 24年,临泉县正式成立,驻地为沈丘集,隶属安徽省第七专员公署。1996年起隶属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先后获得“中国杂技之乡”、“民族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人力资源开发试点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等称号。

安徽最“无奈”的小县城,常被误认属于河南

在安徽有一座小县城,这里的人口数量超过230万人,如今刚刚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座小县城就是安徽省西北部,三面与河南省接壤的临泉县。临泉县作为阜阳市下辖的4县之一,由于没有颍上县那样优越的旅游资源,区位独特 *** 也比不上阜南县,因此当人们介绍阜阳的时候会时常将这里遗忘,甚至还有很多人会因为临泉当地的风俗习惯,将这里误认为属于河南。

实际上,临泉县在古代被称之为沈地,历史文化十分的久远,位于城关镇的沈子国遗址便是这里悠久文化的更好证明,如今的临泉虽没有往日的辉煌,但是1839平方公里的丰茂平原,却也使得临泉成为了鱼米之乡,城市的人口数量每年都得到了稳定的增长,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临泉的户籍人口总数达到了230.7万,是安徽之一人口大县。

如今临泉依靠着西部的中原经济区的带动以及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的帮助之下,城市中的交通环境其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临泉站的投入使用,帮助临泉步入了高铁时代,同时也拉近了临泉与郑州之间的距离,从临泉出发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中原经济区城市进而辐射到周边的其他城市。

或许是依托便利的交通环境,临泉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才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在2020年4月,临泉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再加上临泉依靠着洪河、泉河、谷河、润河所提供的水系 *** ,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十分的优美,而且因此城市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城市中的消费水平低、生活压力小,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周边城市的人们来到这里定居。

如果是来到临泉旅游的话,那么鹭鸟洲省级湿地公园是不得不去的地方,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很好的远离城市的喧嚣,而育才阁等 *** 遗址也可以带着孩子前来,这里“四·九举义旗名垂千古、皖北洒碧血光照后人”的春联,相信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会感恩。

临泉县作为一个人口大县,虽然说如今的经济实力稍微有些差,但是相信在未来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临泉作为安徽西北门户,可以更好地承接,进而更好的带动临泉旅游业的发展。

二、河南省周口市简介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临安徽阜阳,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091万人。辖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太康县、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县、沈丘县和项城市、川汇区10个县市区。

项城杂技之乡简介?杂技之乡在哪个城市-第1张图片-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 *** ,陈胜、吴广在此建立张楚 *** 。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以淮阳为中心历次设郡置府。周口历史上英杰辈出。老子(李耳)为道教鼻祖,所著《道德经》流芳千古。还有东晋太傅 *** 、文学家谢灵运、现代民族英雄吉鸿昌、历史名人袁世凯等名人巨擘。1949年,设淮阳专区,1965年设周口专区。2000年6月8日,经 *** 批准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地级周口市。

周 *** 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有国道、省道19条,其中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有县乡公路265条,通车里程4742公里。漯(河)至阜(阳)铁路与京广、京九线相接,客运和货运列车沟通全国各地,开通有至广州、北京的直达列车。漯阜铁路电气化双线升级改造全面启动,改造完成后并入国家铁路路网,将成为带动周口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漯(河)周(口)界(首)高速公路东可直达宁沪杭,西与京珠高速相连,可直达郑州国际机场。南(南京)洛(洛阳)、永(永城)登(登封)、大(大庆)广(广州)、周(周口)商(商丘)四条高速公路呈“井”字型贯穿全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453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沙颍河自古以来就是通航河道,建成有周口、刘湾两大货运码头,入淮河、汇长江。沙颍河航运可直达南京、上海。

周口基础设施完备。图文传真、 *** 寻呼、固定 *** 、移动通信等现代化通讯设施齐备。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开通有周口市人民 *** 网、周口信息港、中华龙都网、明珠网等网站,建立了网上周口宣传平台。国家“西气东输”工程途经周口,年供气将达7亿立方米。周口电力供应充足,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3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完全能够保证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周口饭店、周口迎宾馆、平原宾馆等星级酒店;周口中心医院、周口中医院、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等设备完善的医疗机构和疾病防治机构,各类文化、娱乐、服务、休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周口农业一度辉煌。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2010年全市粮食年产量达144.7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3.3%,居全省之一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周口还是国家重要的黄牛、槐山羊、生猪的养殖及肉类出口基地。所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美、英、意、日及东欧各国,历史上的周口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周口还是闻名全国的平原绿化先进市,森林覆盖率达25%,素有“平原 *** ”之称。

周口工业现已形成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 *** 化工为支柱以电力、机械、皮革皮毛为特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35.6亿元。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河南莲花集团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同行业四强,单厂产量居世界之一;宋河酒业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酒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鞋城皮革集团生产的牛皮革及制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金丝猴奶糖、邦杰食品、四五老酒等一批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财鑫集团、益海粮油、隆达发电、大用食品、辅仁 *** 业等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将对周口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周口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健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 *** 银行、中国银行等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周口市商业银行、资金拆借市场和外汇调剂中心辐射全市,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周口旅游资源丰富。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境内有太昊伏羲陵、平粮台遗址、孔子弦歌台、老子故里太清宫、女娲城遗址、关帝庙、袁世凯行宫、龙湖风景区等旅游景点33处。其中,太昊伏羲陵、老子故里太清宫为4 *** 旅游景点。淮阳还有陈姓始祖胡公铁墓,是世界陈氏的发源地,每年都有大批海外陈姓华侨来淮阳寻根问祖;太康是谢氏起源地,成立有谢氏文化研究会。全市形成了周口---淮阳---鹿邑“三点一线”为重点的旅游 *** 。周口还是著名的中国“杂技之乡”。成功举办的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和首届国际老子文化节,使周口更加成为国内外华人、华侨关注和向往的热土。

周口市场贸易活跃,近年来对外 *** 取得新的进展。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1亿元。全市各类市场体系完善,荷花市场为豫东南更大的综合 *** 市场,占地200余亩,日客流量10万余人次,日成交额1000多万元,辐射周边100多个市县。中原国际商贸城、麒麟商贸城等大型 *** 市场均形成了较强的幅射能力。周口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产品出口到美国、 *** 、尼日利亚、日本、新加坡、 *** 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口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办厂。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外商投资企业518家,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三资企业已经成为周口经济一个新的亮点。

市委、市 *** 积极实施 *** 带动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 *** 。加大了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完善了城市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市委市 *** 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强力打造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承载力和幅射力。

三、关于秧歌的介绍

1、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 *** 和 *** *** 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2、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3、秧歌在中国已有 *** 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中 *** 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 *** 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

4、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奋力抗洪,最后,取得胜利,大家高兴地拿起抗洪的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第三种说法根据《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阁可见秧歌可能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

5、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 *** *** 的一种舞蹈,是我国之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在 *** 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 *** 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北方以及南方各地。

6、秧歌是具有 *** *** 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

7、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 *** 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项城 技之乡 哪个 简介 城市

上一篇皮影之乡云南 中国皮影戏之乡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