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瑶安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瑶安瑶族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连州瑶安三水 *** 补偿多少
1、瑶安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是耕地为35067元每亩、林地为12000元每亩、其他农用地按坑塘水面为3 *** 00元每亩、未利用地为10800元每亩。
2、瑶安乡是一个山区乡,境内220平方公里,林业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主要以种植林业为主,该乡有山林面积2万公顷,占山地总面积的百分之85以杉木,其中杉木林4400公顷,松林800公顷,杂木林1点08万公顷,竹林10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95,林木蓄积量78万立方米。
二、广东瑶族在哪里
广东瑶族在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中国瑶族共有2796003人,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有1471946人,约占全国瑶族总数的百分之55.8%。
居住在湖南省的有7045 *** 人,广东省有202667人,云南省有190610人,贵州省有443 *** 人,江西省有1198人。
在瑶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图腾崇拜。盘瑶、山子瑶、坳瑶崇拜盘瓠图腾,禁吃狗肉;广西南丹大瑶寨瑶族“母猴妈妈”的故事流行了千百年,从中可以看出瑶族存在着图腾崇拜。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据汉文史籍所述,早在《后汉书》中就有瑶族的先人“好五色衣服”的记载。以后的史籍也载有瑶族人民“椎发跣足,衣斑斓布”。
三、广西高山瑶族
1、瑶族经过长期的迁徙,到隋唐时期,已有一定数量的先 *** 入粤北地区居住。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连州时,曾写了题为《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的诗篇,反映了连州地区(连南当时属连州辖)瑶族人民的生产片断。阮元的《广东通志》卷二百三十二,也有这样的记载:王睃“永微初(650年)为连州刺史,民瑶安之”。到了宋代,在湘、桂、粤边境地区,形成了一个瑶族聚居的中心。《宋史•蛮夷列传》载:“庆历三年,桂阳监蛮僚内冠,诏发兵捕击之。蛮僚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长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蛮夷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徭人。”就在庆历年间,宋朝 *** 者不断发兵攻打这个瑶族聚居中心,湖南路兵马钤辖扬畋,又进一步把瑶族迫进韶州和连州的山区。明代,广东瑶族人口越来越多。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代广东境内有瑶族的州县凡二十一,史籍关于连阳瑶族的记载屡见不鲜。
2、由此可见,从隋唐以来,历宋迄明,现有的连南地区,就已逐渐成为瑶族的聚居区了。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都有广东瑶族来自湖南的说法。这与连南瑶族民间传说和瑶经、族谱的记述是一致的,都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湖南长沙、道州、辰州、江华等地。瑶经中叙述他们祖先南来“渡海”时的艰难困苦,指的可能是渡过洞庭湖或沅水。
3、连南瑶族,有排瑶和过山瑶之分,排瑶是因为瑶民习惯聚族而居,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叠,形成山寨被 *** 叫“瑶排”,所以被称呼为“排瑶”;过山瑶则因为其祖先以耕山为主,迁徙无常,“食尽一山过一山”而得名。排瑶分布居住的地方,在明代已经形成了“八排”。曾有“八排二十四冲”之称。排,即聚居数千人的大山寨;冲,即居住数百人以下的山村。到 *** 十七年(1 *** 8年)时,据凌锡华的《连山县志》记载:“排之大者八,小者七,其冲一百七十三。属连山者五大排,三小排,一百二十大小冲;属连县者三大排,一小排,十三小冲;属阳山者三小排,三十四小冲。”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 *** 为了改善瑶民的生活环境,逐年拨出专款,大批 *** 下山,排瑶大部分迁离原居住地,到山下平地田峒的地方定居,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分别归属白芒、九寨,南岗、三排、金坑、大掌、军寮、香坪、盘石等9个人民公社。八十年代后,先后将人民公社改为区和乡、镇,排瑶人口主要分布在金坑、大坪、香坪、盘石、涡水、三排、南岗、大麦山镇内,部分分布在三江、寨岗等乡镇。
4、连南的过山瑶,据他们的族谱记载,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和湖南迁来的,其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与湖南江华和广西贺州等地的瑶族相近,与排瑶则有较大的差异。过山瑶由于迁徙比较频繁,其村寨一般小而分散,一个村寨只有十几户人家,甚至有的只有三、五户。新中国成立后,分别集中定居下来,现主要分布在寨岗镇山联的正坑、亩浪、新屋、长坑尾、白带、麦坳、红光、鹿暗、亚基寨、焦坪、板坳、风坪、坑坪、对木冲等自然村以及白水坑、板洞、新寨、吊尾、石埂等村;大麦山镇的分别居住在黄连、塘等村。小部分分布在三江、寨岗等城镇。
瑶安之乡和瑶安瑶族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