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褒贬误用的成语100个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褒贬误用的成语100个以及褒贬不当的成语及例句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成语误用褒贬的例子 褒贬误用的成语
成语一望文生义,误用褒贬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出不确切的解释。
清·之洞《X轩转语》:“不然;空谈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妄生穿凿不求甚解断章取义望文生训...
有些成语有鲜明的感***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彩一致,如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
(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
(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
(4)弹冠相庆:指 *** 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有官可做(贬义)。
(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
(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对。多含贬。
(8)旷持久:“旷”,表示荒,耽误。荒废时长,拖得很久(贬义)。
(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切办法(贬义)。
(10)半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11)口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于褒。
(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
(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好到了极点。
(16)登堂室:比喻学问技艺由入深,达到定的造诣(褒义)。
(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苦苦地营筹。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某种业。
(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
(22)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
(23)好整以暇:“整”,严整;“”,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
成语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作用相当于实词,其使用上必须符合定的语境,否则就产生错误。成语常见的误用类型,分为望文生义、张冠、褒贬误用、
成语的文生义指只按照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导致成语误用。但是成语的意义是整体的,而不是它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
因此应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理解成语的本义,辨明成语的细微异,避免望文生义。
如:“小方写的工作报告文不加,字迹潦草,读起来真叫人头疼。”句中的“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
写作技巧纯熟。这里的“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而例句将“点”解为标点,将成语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此外,有些语在其使用和发展的过中,会衍生出其的含义,而成语本身的意义则再使用,因此,我们应在时多注意积累成语相关知识,
有些成语适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具有很的单一 ***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最终为虎照盖棺定论的不是网友发布的《老虎卧瀑图》年画照片,也不是某网站公布的民间机构鉴定报告,
而是由陕省监察机关成 *** 机关过2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从根本上****周正龙拍摄 *** 野生华南虎真实 *** 的基础。
述例句中的语“盖棺定论”修饰的中心词是“虎”,出现了成语误用。“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出结论。只能来形容人,
近年来,公考逻填 *** 现的成语越来越多,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彩一致,如果不加别,
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表面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中包括谦辞和敬辞误用产生尊卑颠倒问题。
如:“张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成语逻辑填空既虑与句子中其他词语的呼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和其他词语造成语义上的
褒贬易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褒词用义:
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肺腑、别天地、别出机杼、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狐死首丘、苦心孤诣
满城风雨、形形***、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等量齐观、费心、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品足、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巧言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和气、改头换面、处心积虑、弹冠相庆
拭目以待:形容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是虚假的。
凤毛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或景象十分丰富多彩,盛大壮观。
沁人心脾:形容感人至深。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人腑:新鲜空气吸入肺腑中一样使人感到非常舒适.今也比喻欣赏了美妙的诗文、音乐等感到非常清新、爽朗,心情愉悦。
别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创作的境引人入胜。
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布局。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亦省作“有头脸”。(含褒义)
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作,也形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着呢。还有很多创的机会。
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也喻暮年思念故乡。用以比喻人不该记故乡。褒义词
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还有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长此以:长期这样下去。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用于否定句。
大而无当: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合用。
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 *** 肆干坏事。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以:指因过兴奋或得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始作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邯郸学: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如丧妣: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
一丘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么差别。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虎视眈眈: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道貌岸然:指神态严,一本正经样子。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人模人样:指小儿有人像也指人的举止态度与身份不符(贬义)。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为是,爱摆老资格。
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趾高气扬:形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本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什么就干什么。
一命呜呼: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呜呼哀哉: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花坠:形容说有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内容实质不变。
处心积虑:存着某想法,早已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贬义)。
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于贬义。后指
成语:弹冠相庆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解释: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互相贺,将有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舍也。
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以视夫身仕兴朝,弹冠相庆者,固不同。”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指
成语运用是连年 *** 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 *** ;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该题意义重大。
判断成语是否误用通常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成语使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语意重复,尤其是那种比较隐蔽语意重复:不表现为字面上的重,是成语使用中的一种常见而疑难的错误类型。 *** 在解答成语辨析题时需要观其形、明其义,辨其用法,联系语境,考虑成语体语言环境中是否有意义重复的现象。
1.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 *** 之中,后弄得倾家荡产,这完全是由于他咎由自取。
2.他拿自己那不样的文章到处炫耀,也不怕被大家贻笑大方。
3.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基本上还差强人意。
4.那张合影中,左站着一位英俊的***战士,边站着许多莘莘学子。(“莘莘”是形容众多,与“许多”相重复)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衷。(“难言隐”的“隐”与“苦衷”重)
6.江姐在狱中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但仍然坚守 *** 的秘密。(“全身”“遍体鳞伤”的“遍体”重复)
7.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人民”与“生灵涂炭”的“生灵”重复)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通过字面意义简单地理解成语的涵义,导致使用错误。考查成语使用时利用望文生义以增加考生的失误。成语的意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中有的语素仍保持着文言色彩,如果简单从字面了解大意,或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就容易产生错误。成语突出的特点是意义的整体 *** ,我在使用时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质的内涵。望文生义,宜整理解。以下是常的、容易产生此种错误类型的成语:
1.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的。
2.乍暖还寒时候,他身着冬装漫步在野中,仍然得不寒而,冷而发抖。形容十分恐惧。
3.这篇文章观点陈旧,材料单薄,语不通,可谓不刊之论。
4.上海申花队雄厚的财力和力是其他甲A球队无法比拟的,只望其项背。
5.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街上悄悄的,人们都在家里,几乎万空巷。
6.老师无意间看到他对绘画十分感兴趣,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的 *** 。
7.虽然他有不推卸的责任,但因为认态度好,所以罪不容诛。
8.有些学写的文,文加点,字迹潦草,叫人头疼。
成语的色彩可以分为感***彩和语体色彩。感***彩中褒贬误用是考查的重点,感***彩变化则是难点。例如“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有的同学只知道它有贬义(形容 *** 作乐的腐化生活),而不知道它还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个中词。
语体色彩一个难点,迄今为止 *** 还未出现,需要引起重视。语体色彩失当常常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混用。成语由于来源不同,有的出史典籍,艺作品,有的出自民间俗语。因此,有的成语常用在书面语中,有的则常出现在口语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用不同语体的近义成语。
1. *** 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
2.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革,甚至
有些成具有鲜明的感***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好事的传播。(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指全部出动(贬)。(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4)弹冠相庆:指 *** 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不变(贬义)。(6)信口开河:指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是不止一个,还一可以成儿。多贬义。(8)旷日持久:“旷”,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10)半斤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11)口若悬: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褒义。(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到了极点。(16)登堂入室:比喻问技艺由浅入深,到一定的造诣(褒义)。(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划。指在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业。(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21)蔚然成:指一件事情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22)名噪一时:一时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23)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
1、走进大厅,她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2、老张被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了几点)的事弄得疲惫不堪。
3、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强意(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酿成了大祸。
5、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被选为模范。
6、标点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形容写文章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7、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贬义指的人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竞相观摩。
8、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都是不刊之论(褒义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9、谭同是甘愿为 *** 流血的始作俑者(贬义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值得称赞。
10、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褒义指对突出的好人好的一致赞扬)但又无去处,难啊!
11、我国体育健儿又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人们无不弹冠相庆(贬义比喻因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比喻坏人台)。
12、、多年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对父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贬义指罪恶其多)。7、这一段时间,刘翔这个名字是炙手可热(贬义比喻焰胜,权势大)
13、他上课迟到,老师为了以儆效尤(用于警告坏的人),当众批评了他。
14、要想写出象样的调查报,就必须为社区群众肝脑涂地(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15、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指好人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的现状,讲课时分类指导,效果很好。
16、这次辩论会上,他的观点被大家驳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上下都是伤)一无是处。
17、工作中,你掩盖缺点,那无异于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 *** 解决面临的困难,不顾后果)。
18、你昨天迟到,今天早退,真是积重难返,不可救 *** 了(成语都用语过重)。
19、他们痛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他们,一家三相濡沫(指人处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救助),美满幸福。
20、如果不修这些水利工程,遇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应为不堪设想)。
21、作为课题负责人,他无旁贷(应为当之无愧)地走上了奖台。
22、教育要讲究 *** ,不能总耳提面(形容教诲殷切,与下文矛盾),摆家长作风。
23、洪水来了,在这千钧一发,迫不及待(应为刻不容缓)之际,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
24、们很快就悉了,站在河边,不拘一格(应为无拘无束)地谈着。
25、那石刻上的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用来形容房屋建筑高大众多)
26、老王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两个成语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27、小商店百货齐全,琳琅满目,真可谓汗牛充栋(只用于形容书多)啊。
28、黄山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9、我讨厌那些背后搬弄是非,期期艾艾(容说话利)的小人。
30、新疆库尔勒香梨真是脍炙人口(用于赞美诗文),遐迩闻名。
31、我刚刚学绘画,请你务必多加指教让我感同身受(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32、她们平龄还不到25岁,是之一批迈出高等学府的 *** ,正值豆蔻年华(特指女孩十三四岁...余
二、40个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义)。(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4)弹冠相庆:指 *** 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8)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11)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于褒义。(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褒义)。(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22)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23)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三、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1、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 *** 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 *** 彩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2、(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
3、(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义)。
4、(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
5、(4)弹冠相庆:指 *** 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6、(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7、(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
8、(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
9、(8)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
10、(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
11、(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12、(11)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于褒义。
13、(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14、(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
15、(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16、(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褒义)。
18、(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9、(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20、(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21、(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22、(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
23、(22)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
24、(23)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四、褒贬易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1、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别有天地、别出机杼、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狐死首丘、苦心孤诣
2、满城风雨、形形 *** 、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等量齐观、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品足、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处心积虑、弹冠相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