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餐组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餐可以组什么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三餐的四字成语
1、指一日内的三餐,古代朝食称饔,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飧。
2、这段文字晦涩难懂,感觉像是某种语言直接翻译的,没有语法重组,望有高人重新整理。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二、餐能组什么成语
1、【餐风沐雨】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2、【餐风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3、【餐风啮雪】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4、【餐风茹雪】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5、【餐风宿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6、【餐风宿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7、【餐风宿雨】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8、【餐风吸露】吃的是风,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脱尘世的生活。
9、【餐风饮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0、【餐风咽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1、【餐葩饮露】吞食百花,吸饮露水。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
12、【餐松啖柏】以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13、【餐松饮涧】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14、【餐霞漱瀣】餐食日霞,吸饮沆瀣。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
15、【餐霞吸露】餐食日霞,吸饮沆瀣。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
16、【餐霞饮景】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 *** 成仙。
17、【餐霞饮瀣】餐食日霞,吸饮沆瀣。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
18、【餐霞饮液】指 *** 长生不老之术。
19、【餐腥啄腐】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20、【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21、【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22、【风餐水栖】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23、【风餐水宿】在风中吃饭,在船上过夜。
24、【风餐雨宿】在风中吃饭,在雨地住宿。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苦。
25、【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6、【服气餐霞】服气:导引之术,即 *** ;餐霞:指不食人间烟火。指 *** 道术。
27、【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8、【风宿水餐】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29、【虎咽狼餐】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30、【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31、【露餐风宿】在露天中吃饭,在风中住宿。形容旅途艰辛。
32、【狼餐虎噬】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33、【狼餐虎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34、【狼餐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35、【努力加餐】尽量多吃些饭。常用作勉励保重之语。
36、【粝食粗餐】粝:粗米;餐:饭食。指食物粗糙。
37、【露宿风餐】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三、吃饭有什么成语
1、成语解释: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2、成语出处:《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3、成语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4、成语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5、例句:他离开家后,餐风露宿地赶路,十分辛苦。
6、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7、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例句: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9、成语解释: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10、成语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11、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2、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3、例句: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元·曾瑞卿《留鞋记》之一折)
14、成语解释: *** 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15、成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 *** 位素餐。”
16、例句: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直有“ *** 位素餐”之嫌,心里很觉得不安。(邹韬奋《经历·临时的组织》)
17、成语解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18、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19、例句: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在话下。(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20、成语解释: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 *** 心忙碌。
21、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22、例句:周公在周盛时, *** ,四夷宾服,犹且吐哺握发,以纳天下贤士。(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23、陋巷箪瓢lòu xiàng dān piáo
24、成语解释: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25、成语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例句:仆本窭人子耳,陋巷箪瓢,何尝不惯。(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二十六首)
27、成语解释: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28、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29、成语解释: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30、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31、例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明·李贽《初潭集·师友二》)
32、成语解释: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33、成语出处:《后汉书·尹敏传》:“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34、成语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35、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36、例句:我如饥似渴地把那二十几页的长文,一口气读下去。(郭沫若《 *** 春秋· *** 时代》)
37、成语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38、成语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39、例句: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清·刘鹗《老残游记》之一回)
40、成语解释: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41、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42、食前方丈shí qián fāng zhàng
43、成语解释: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44、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45、例句:见着老人家的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的行径,不禁羡慕。(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
46、成语解释: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47、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48、例句: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弛,食少事烦,至死方已。(清·金圣叹《西厢记序》)
49、成语解释: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50、成语出处: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51、例句:解放前夕,我们全家六口流落在这座小城市里,口多食寡,连一天三顿饭都无法维持。
52、成语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3、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4、例句:中国 *** 要想冲出 *** ,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55、成语解释: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56、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57、例句: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刘蕡传》)
58、成语解释: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59、成语解释: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60、成语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61、例句:他离开家后,露宿风餐地赶路,十分辛苦。
62、成语解释: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 *** 不去干。
63、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 、例句:若是后人不问来由,一律的奉以为法,岂不因噎废食了么?(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
65、成语解释: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66、成语出处:唐·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67、成语解释: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68、成语出处:汉·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69、成语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70、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71、例句: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