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认输的成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认输的成语以及投降认输的句子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表示认输的成语有哪些
1、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 *** 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
2、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3、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4、甘败下风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二、描写“认输”的成语有哪些
1、【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2、【倒戈弃甲】: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 *** 认输。
3、【倒戈卸甲】:倒:倒转,翻转;卸:解除。比喻放下 *** 认输。
4、【俯首下心】:俯首:低着头;下心:把心气低下来。低着头,把心气低下来。指服气认输。
5、【嘴硬心软】:嘴上不服软,心里却认输。指人嘴好强。
三、形容不服输的成语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 *** 要想冲出 *** ,必须~,刻苦训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含垢忍辱、奋发图强、坐薪悬胆
【反义词】妄自菲薄、胸无大志、自甘 ***
【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自】:《晋书· *** 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示例】: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近义词】重振旗鼓、出山小草、重作冯妇、余烬复起
【反义词】一去不返、挂冠而去、角巾私第、冰消瓦解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自】: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 *** 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例】: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 *** ,屡仆屡起,~。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坚持到底
【近义词】坚贞不屈、百折不回、坚忍不拔、坚韧不拔
【反义词】知难而退、因噎废食、半途而废、闻名丧胆、一蹶不振
【出自】: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示例】: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工作队的 *** 们。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宁当玉碎、坚贞不屈、英勇顽强
【反义词】屈打成招、苟且偷生、委曲求全
【解释】:坚:坚定;贞:有节 *** ;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自】:《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 *** ,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示例】:而那些 *** 人的~、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含垢忍辱、坚韧不拔、坚忍不拔
【反义词】 *** 投靠、卑躬屈膝、含垢忍辱
四、关于认输的四字成语
1、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2、出处:宋·无名氏《释常谈·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3、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4、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5、出处:《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6、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7、出处:《三国志·杨阜传》:“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8、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9、出处:姚雪垠《李自成》之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10、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11、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12、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13、谓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14、整个 *** 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15、出处:明·许仲琳《 *** 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 *** 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16、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17、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18、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19、出处: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20、身:身分,地位;败:毁坏;裂:破损。地位丧失,名誉扫地。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
21、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词:“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 *** ,故人长绝。”
22、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同“身败名裂”。
23、瓦器破碎,冰块融解。比喻失败、崩溃或消失。
24、比喻失败、崩溃或消失。同“瓦解冰泮”。
25、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26、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27、指像鱼腐 *** 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28、出处:《周书·武帝纪下》:“王威既振,鱼溃鸟离,破竹更难,见瓴非易。”后蜀·何光远《鉴诫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29、出处:《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30、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31、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32、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33、出处:明·施耐庵《 *** 传》之一百九回:“[张清、王英]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杀得贼兵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
34、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
35、出处: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朝。”
36、形容 *** 溃败逃窜。同“辙乱旗靡”。
37、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 *** 溃败逃窜。
38、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9、兵: *** 。形容 *** 溃败就像山 *** 一样,一败涂地。
40、出处:《北洋军阀 *** 时期史话》第七十三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41、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42、出处:元·李元蔚《将神灵应》第二折:“只因一着错,输了半盘棋。”
五、表示“认输”的成语有哪些
释义: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释义: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释义: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 *** 作恶。
释义: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释义: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 *** 。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释义: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释义: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释义: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 *** 毫无士气。
释义: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