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孔子说,《孔子》主题曲

牵着乌龟去散步 歌曲 17

大家好,关于歌曲孔子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孔子》主题曲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孔子有哪些主张
  2. 皓天的《孔子说》 歌词
  3. *** 孔子主题歌曲内容是什么
  4. 唱有一句是孔子说,孔子曰的是什么歌
  5. 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歌曲是什么名字

一、孔子有哪些主张

1、有教无类:孔子的 *** 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公平,不管贫富贵贱,不分国界,都公平的接受教育。

2、因材施教:孔子主张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

3、学思结合: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像在沙上建塔,终无所得。思考与学习相结合,才能学到真知。

4、 *** 思想:“仁”和“礼”。①“仁”即“仁者爱人”,“礼”就是要“克己复礼”。②“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5、自省自觉:孔子主张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求诸他人之时先求诸自身,自己是否做到了,提升自我修养。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 *** 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 *** 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 *** 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 *** 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 *** 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 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皓天的《孔子说》 歌词

1、该歌曲是一首2010年 *** 、收录在2015年发表的《有一种浪漫》专辑里的歌曲《孔子说》。

2、这首被媒体评价为“仿佛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清新而亲切”的《孔子说》,曾经荣获了环球旅游音乐榜年度“十大金曲奖”、“泰山文艺奖”,2012年还在 *** 荣获唯一歌曲奖“中国风突破大奖”。

3、中国流行音乐协会 *** 、著名音乐家付林先生在一次采访时说:“皓天的《孔子说》一出来,我感觉到他开始走向成熟,用歌曲释放人类的良知,表达歌曲的内容更加人文化,让我非常开心。”

三、 *** 孔子主题歌曲内容是什么

1、猗兰 *** 《幽兰 *** 》又名《猗兰 *** 》,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把孔子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兰的身上寄托了自已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历史上和者甚多。

2、韩愈亦仿而作之,其《猗兰 *** 》序云:“孔子伤不逢时作。”

3、首先看题目《猗兰 *** 》,一" *** "字,边道出兰花的 *** 守.从诗歌来看,之一句分明是在说,兰花貌美有香气,第二句说不采摘兰花,对兰花的高洁本身也没有损伤,意指自己虽然不被重用,遭到谗诟,却也心怀坦荡.第三句说今日之变故,我是没有做错事,也无须介怀,第四句说自己长 *** 离在外,可能是被放逐,也可能是在寻找能懂自己的人,第五句说他找得很辛苦,找了很长时间,第六句说,等等,这句的伤我想本是伤心意,但在这里咳解释为后悔,着句就是说如果为人君主的不能明辨是非,那我宁愿怀才不遇,七八两句是 *** 手法,意在表 *** 志和 *** 守,等待着圣明的君主让自己有施展抱负,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机会.

4、呵,由于我只凭借自己的臆想,你可再作斟酌.

5、韩愈亦仿而作之,其《猗兰 *** 》序云:“孔子伤不逢时作。”

6、“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歌曲孔子说,《孔子》主题曲-第1张图片-

7、诗同情孔子生不逢时,寄情兰芳,却又比孔子豁达旷逸:“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这就显得坚强刚毅。紧接着联系自已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情况,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荠与麦都是秋冬生长,至夏结实。这种上结阴而返,由阳而长的精神给了韩愈以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 *** 守的时候和地方。

四、唱有一句是孔子说,孔子曰的是什么歌

1.《孔子曰》是 *** TVB电视剧《金牙大状》的主题曲。

2.歌曲的歌词包括了孔子的名言,其中有一句是“孔子曰非礼勿视,孔子曰非礼勿听,孔子曰非礼勿言,孔子曰非礼勿动”。

3.歌词探讨了人 *** 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以及人们是否会因外界因素而改变。

4.歌曲强调了取向和决心的重要 *** ,以及因果报应的自然法则。

5.歌词提倡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争斗和困扰。

6.歌曲提醒人们要守规矩、讲道理,才能获得成功和美好的结果。

7.歌词还不忘提醒观众,忘记了孔子的教诲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应该时刻记住并遵循。

五、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歌曲是什么名字

《韶乐》是上古舜帝之乐,又名“九韶”、“九歌”。

据清同治刊《湘乡县志》载:“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原来舜帝为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他南巡来到位于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众登至一更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殆。舜帝于是命人奏起了美仑美奂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声中,丢下 *** 伴着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于是叫韶乐,奏乐的山峰由此得名“韶山”。

《韶乐》如此奇妙,如此感人,更撼人者,是它有数 *** 的延续史。

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韶乐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并从此具有娱人、教化功能。

《韶乐》后世演变成宫庭舞乐,皇室祭祖之庙乐,为皇祖专用,是天子宗庙 *** 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于西元前517年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并评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从夏朝韶乐至清代中和韶乐失传,《韶乐》经历了4000多年的延绵史。

今日之《韶乐》是在浏阳古乐、韶山山歌及宋代《琴》谱等基础上进行研究、整理和创造出来的,是一部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史诗 *** 乐舞。

它由祭司、部落战争、萧韶 *** 、南风歌、关睢、湘夫人、缶韵、潇湘水云、中和韶乐,九部分组成。它使用的乐器有36种,有编钟(勇钟、博钟、歌钟)磬、足鼓、健鼓、悬鼓、萧、埙,琴、瑟等,可说是集夏商乐器之大成。舞蹈有干戚舞、羽舞等古代舞蹈。

韶乐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种高雅乐曲,在距今3000年前的周代初期,就被定为“六乐”之一,为王室专用,春秋时期在齐国更是非常盛行,堪称“中华之一乐章”。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赞美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至今淄博境内还保留着“孔子闻韶处”的石碑,但韶乐却已失传约2000年。

《韶》,史称舜乐。《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如武王灭商进入殷都时,就是演奏着《韶》乐。对此,《周逸书》称:“王入,进《万》。”据考《万》即文舞《韶》。同时,《韶》还被用于祭天,《周礼春官》:“舞《大韶》以祀四望。”就是佐证。周武王定天下,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国,《韶》传入齐。

《韶》入齐后,在齐国 *** 、 *** ,“因俗简礼”的基本国策影响下,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丰富、演变,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更贴近了东夷传统乐舞,展现了新的风貌。故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话。

2.老乐师不在宫中演奏韶乐,孔子很惊讶!因为孔子他知道如果一个国家以礼、乐治国,宫廷中必当少不了韶乐,韶乐无法演奏于宫廷, *** 这一个国家不重视礼乐。因此历史上才有这么一段话来描写孔子对于韶乐的喜爱:「闻韶而不知肉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歌曲孔子说和《孔子》主题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孔子 孔子说 主题曲 歌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