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歌曲卜算子咏梅,以及卜算子·咏梅原唱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苏轼的卜算子咏梅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4、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5、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7、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8、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 *** 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 *** 。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
二、卜算子 咏梅 卜念(bo)还是(bu)
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二、卜的相关组词:萝卜、占卜、卜居、预卜、问卜、卜筮、未卜、卜辞、卜课、筮卜、卜老、卜数、檐卜、卜祝
殷代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见〖甲骨文〗。
不能预料;不可预知:前途~。胜负~。
二年草本植物,叶子羽状 *** ,花白色或淡紫色。主根肥大,圆柱形或近球形,皮的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是常见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
三、 *** 的《卜算子咏梅》原文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译文: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 *** 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俏丽但不掠 *** 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4、这首咏物词是运用逆向思维写作的典范。词前序中说的“反其意”是读者进入这首咏梅词艺术境界的极佳通道。陆游当时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
5、陆游以梅自况,表示要坚持爱国情 *** ,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但是,陆游词中的“梅”太孤寂了,要听任群芳的嫉妒,没有阳光普照,却有风摧雨浇,尽管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但始终保持了固有的芳香,而 *** 词中的“梅”则完全相反。
6、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一个孤独的 *** 形象,而 *** 笔下的“梅花”是伟大的 *** 者,她是一个人,更 *** 了先进的 *** 群体。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在凄风苦雨中支撑,而 *** 笔下的“梅花”与飞雪为伍,在“悬崖百丈冰”时,傲霜斗雪成长。
7、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无主地 *** ,在黄昏中独自发愁,颓唐哀伤,而 *** 笔下的“梅花”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绽放,自豪,乐观。
四、杜甫的卜算子咏梅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 *** 。已是 *** 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4、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5、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6、 *** 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7、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 *** ,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 ***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咏梅
五、卜算子咏梅 *** 全文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4、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5、 *** 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词是读了陆游作品后写的,用了陆词的原调原题。同样是咏梅,正如作者自序所云,是“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 *** 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在咏梅词中, *** 这首词可谓别具一格。
6、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 *** 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句中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
7、“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 *** 。皑皑白雪将梅花俏丽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坚冰百丈的环境也点出了梅花 *** 之“早”,为下面写梅花的报春作了铺垫。
8、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
9、在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更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但是她却是那么谦逊,不急于要供,却默默、谦逊的的“丛中笑”,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
10、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她无意计较得失,也不追逐名利,更不愿出人头地、独占 *** ,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 *** 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
六、辛弃疾卜算子[咏梅]的大意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4、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梅花长在偏僻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 *** 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 *** 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5、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 *** ,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 *** 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 *** 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 *** 的决心。
6、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歌曲卜算子咏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卜算子·咏梅原唱、歌曲卜算子咏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