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螳螂的成语,以及描写螳螂的四字词语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螳螂捕蝉是什么意思
1、螳螂捕蝉是用来比喻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虑智慧的人;也用来比喻有后顾之忧,考虑事情要全面。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意思是: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放声鸣叫,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4、典故: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 *** 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关于螳螂的成语
1、螳螂拒辙、螳螂捕蛇、螳螂黄雀、螳螂奋臂、螳螂捕蝉。
2、释义: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3、出处:唐刘知几《史通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4、白话释义:这日诰誓,下公文,就说他的理智菽麦,了解玄黄,列住宅建都像鹅鹑的巢苇,临戎鼓足勇气就像蝗臂的抵抗车辙。这就是厚着脸皮啊。
5、释义:形容只要 *** 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6、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 *** 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7、白话释义:那么一只螳螂在它的头上,用 *** 抓他的头,攧不能离开。长时间的,蛇竟然死。
8、释义: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9、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四十三回:“ *** 功思悬赏, *** 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10、白话释义:打老虎功想悬赏,杀了人身被官府捉拿,请看螳螂黄雀,劝你得意休夸。
11、释义: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12、出处: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13、示例:将可怜的蚌蛤剖胎,只从回旋在皎洁的明月;螳螂振臂无辞殒碎在高车。
14、释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15、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16、白话释义:螳螂在捕捉蝉的时候,志在有好处,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后面吃的。
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天吴王想发兵去攻打邻国,文武大臣们都来劝阻,吴王不但听不进去,反而发火了。他手按着宝剑,生气地说:“如果有谁敢再来劝阻,我就把他处死。”这么一来,就没有人敢再说话了。
吴王身边的人中有个聪明的孩子。这孩子想:一打仗,两国的老百姓都得遭殃。想个什么办法劝吴王呢?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于是,这个孩子每天清晨都手拿 *** ,揣着圆石子,早早地来到皇宫的花园里。他站在一棵大树底下,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向树上望着,两手扯着 *** ,好像要打什么似的,一动也不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也不在意。他一连站了三天。
再说吴王因为大臣们反对他,心中十分不高兴。这天早上,吴王来到后花园散心,看到这个孩子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喂,小孩儿,你站在那儿干什么?”
孩子听到吴王叫他,赶忙走过来行礼。他指着大树说:“大王,那棵大树上有一只蝉,它爬得高高的,正在无忧无虑地唱歌呢!可是它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在它的背后,弯着身子,慢慢地靠近它,抬起像大刀一样的爪子,正准备把它抓住呢!
吴王漫不经心地说:“是这样吗?”
孩子说:“当然啦!还不止这些呢!在螳螂的身后边,还有一只黄雀,它伸长了脖子,正要扑上去把螳螂吃掉呢!”
孩子讲得绘声绘色,吴王被吸引住了,用心地听孩子说下去。
孩子接着说:“黄雀只看到了眼前的螳螂,它又怎能知道,我已经在大树下站了半天,要用 *** 把它打下来呢!它们三个都只看到眼前的好处,就想马上得到,丝毫没想到身后的危险。其实,它们都是处在危险中啊!我听说大王想发兵攻打邻国,如果在我们攻打邻国的时候,别的国家也趁机来攻打我们,那我们国家不是也像螳螂和黄雀一样,处在危险中了吗?”
吴王听完孩子的话,俯 *** 去拉住他的手,连连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我不再发兵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义是螳螂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想吃它,后比喻为了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计他;在句中一般充当分句。
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成语吗
它是谚语,也是成语。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成语,作者刘向,西 ***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示。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他人,却没想到有人却也在暗算自己。也可以说只为利益,将有报应。
五、螳螂拒辙的意思
1、成语发音:táng láng jù zhé
2、成语解释: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3、成语出处:唐刘知几《史通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5、近义词:螳臂当车 螳臂当辙
六、螳螂的成语螳螂的成语是什么
螳螂的成语有:螳臂当车,螳螂挡车,螳_之卫。
螳螂的成语有:螳臂挡车,螳螂挡车,螳螂奋臂。2:注音是、ㄊㄤ_ㄌㄤ_。3:结构是、螳(左右结构)螂(左中右结构)。4:词 *** 是、名词。5:拼音是、tángláng。
螳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螳螂tángláng。(1)螳螂属或者有关属(螳螂总科)的昆虫,具有长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虫,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经但是对人类无害。
⒈亦作“螗螂”。即螳_。参见“螳_”。引明徐渭《代云南策问》之一:“此犹可委曰跖犬不忘吠尧,螗螂盲虫不知有车辙耳。”艾青《怜悯的歌》:“他的头发鬈曲,皮肤黧黑,身体瘦削像一只螳螂。”
动物名。一种昆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全身呈绿色或土 *** ,体长,腹部肥大,头三角形,前胸延长如颈,前肢作镰形,有棘刺,便于捕获他虫。因捕食害虫,有益农业,属益虫。词语翻译英语 *** ntis,praying *** ntis德语Fangschrecken,Gottesanbeterinnen(lat:Mantodea)_(Eig,Bio)_法语 *** ntereligieuse,Mantodea
螳螂(螳螂目昆虫)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 *** 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论螳螂形·身狭牙尖大肚皮》《螳螂·飘飘绿衣郎》《论螳螂形》
无处避螳螂螳螂方怒岂知车螳螂搏轮非勇士
螳螂挡车鹤势螂形以螳挡车螳螂黄雀螳螂拒辙螳螂捕蝉螳_之卫螳臂当车螳螂捕蛇螳臂自雄
1、螳螂欲令智昏,以至于捕蝉时,居然忘记会有黄雀在后。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3、甲国攻击乙国,不料丙国乘虚而入,灭了甲国,这真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4、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
5、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回家了,再见,小螳螂。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螳螂的详细信息
螳螂的成语和描写螳螂的四字词语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