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郭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郭的成语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郭成语和郭的成语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郭的成语
1、郭公夏五: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郭家金穴: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
2、郭隗请始: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欲招贤士,以报齐仇。往见郭隗。隗曰今王诚欲致士,请先从隗始。后因以郭隗请始为贤良之士自荐的典故。
3、郭伋待期: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有一次到西河美稷,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
4、郭景飞仙:太平广记卷十三引晋葛洪神仙传郭璞郭璞字景纯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王敦不信,开棺无 *** 。南郭处士: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1、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成语的发展进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语逐渐演变成了成语。
2、在汉代,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语言的运用也越来越熟练,成语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到了唐代,成语已经成为了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成语开始广泛传播。明清两代,成语的使用更加普及,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也经常被人们引用。
4、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对其中的成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成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带郭字的成语有哪些
1、铁郭金城: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2、负郭穷巷:比喻居处偏僻,出身穷困。
3、涨啮城郭: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5、人民城郭: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6、南郭处士: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
7、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9、东郭先生: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10、北郭先生:指隐居不仕的人。
三、人民城郭的意思
1、成语发音:rén mín chéng guō
2、成语解释: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3、成语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 *** 鸟丁令威,去家 *** 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 *** 垒垒。”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
5、成语例句: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 *** 《反对本本主义》)
四、带郭的有什么成语
1、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2、人民城郭: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3、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4、南郭处士: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5、李郭同船: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6、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7、郭泰碑铭:《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 *** 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8、涨啮城郭: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9、负郭相君:战国时,苏秦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苏秦为“负郭相君。”宋苏轼《玉盘盂》诗之二:“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10、东郭之迹:谓鞋破底穿,足迹印地。形容穷困潦倒。
11、郭家金穴:《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
五、郭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1.郭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郭泰碑铭 [guō tài bēi míng]
郭泰碑铭 [guō tài bēi míng]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 *** 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郭公夏五 [guō gōng xià wǔ ]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郭家金穴 [guō jiā jīn xué]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
郭字开头的四字成语:1郭泰碑铭、释义:《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
*** 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2郭公夏五、释义:《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3郭家金穴释义:《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
造句:纷纷絯絯遍天涯,邓邓浑浑大地遮
造句:生得邓虏沦敦着大肚子,眼三角鼻大唇麄,额阔颏宽眉卓竖,一部赤髭须。
意思: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造句: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三:“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造句:《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愿得邓家铜山,二愿得郭家金穴。”
造句:那里唿喇一声,大开了门,跑出一阵牛头精,邓邓呆呆的 *** :“你是谁,敢在这里唿唤!”
没有“邓”字开头的赞美 *** 四字成语,但是有邓字的成语:邓攸无子邓邓浑浑邓邓呆呆涎眉邓眼邓家铜山
1、邓邓浑浑:形容 *** 不清的样子邓邓呆呆。
2、邓邓呆呆: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源自:《 *** 记》第九一回:「那里呼喇一声,大开了门,跑出一阵牛头精,邓邓呆呆的 *** :‘你是谁,敢在这里呼唤!’」
3、涎眉邓眼:犹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4、邓家无子同“邓攸无子”。唐白居易《老来生计》诗:“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5、邓家铜山同“邓氏铜山”。《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愿得邓家铜山,二愿得郭家金穴。”一本作“邓氏铜山”。
1、古国名。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3、古地名 [Deng village,name of a place in ancient times]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蔡侯郑伯会于邓。——《春秋·桓公二年》
4、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5、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5、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7、姓(邓通:西 *** ,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六、郭的成语大全100个
1、东郭先生[dōng guō xiān sheng]
2、明朝马中锡在《中山狼传》中所描写的人物,他救助被猎人追杀的中山狼,却差点反而被狼吃掉,他 *** 一类对坏人讲仁慈的人。东郭,复姓。
3、南郭先生[nán guō xiān shēng]
4、即南郭处士。常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
5、北郭先生[běi guō xiān shēng]
6、李郭同舟[lǐ guō tóng zhōu]
7、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8、李郭仙舟[lǐ guō xiān zhōu]
9、李郭同船[lǐ guō tóng chuán]
10、见'李郭同舟',古时典故,喻指知已相处。
11、人民城郭[rén mín chéng guō]
12、城郭:城墙。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13、涨啮城郭[zhàng niè chéng guō]
14、谓鞋破底穿,足迹印地。形容穷困潦倒。
15、范跑郭跳[fàn pǎo guō tiào]
16、《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
17、郭泰碑铭[guō tài bēi míng]
18、《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 *** 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