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马耳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财神的四字成语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1、搔耳捶胸: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详细»
2、眩目震耳: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详细»
3、娱心悦耳: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详细»
4、拭目倾耳: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详细»
5、垂首帖耳: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详细»
6、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详细»
7、附耳密谈: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详细»
8、乱人耳目: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详细»
9、过耳秋风: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详细»
10、许由洗耳: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详细»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详细»
12、耳熏目染: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详细»
13、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详细»
14、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详细»
15、耳听是虚,眼见是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详细»
16、耳目之欲:欲: *** 。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 *** 详细»
17、耳目心腹:耳目:指 *** 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详细»
18、耳目喉舌: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详细»
19、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详细»
20、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详细»
21、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详细»
22、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详细»
23、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详细»
24、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详细»
25、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详细»
26、遮人耳目:玩弄手法,掩盖 *** 。详细»
27、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详细»
28、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详细»
29、肥头胖耳:见“肥头大耳”。详细»
30、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详细»
31、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 *** 的人很多。详细»
32、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详细»
33、忠言逆耳: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详细»
34、抓耳挠腮: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详细»
35、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 *** 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详细»
36、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详细»
37、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详细»
38、 *** 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详细»
39、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详细»
40、言犹在耳:话音还在耳边回响。详细»
41、掩耳盗铃: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 *** 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详细»
42、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详细»
43、如雷贯耳: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详细»
44、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详细»
45、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详细»
46、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详细»
47、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详细»
48、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二、马大成语
1、马不停蹄:原指骑者不停地赶路或作战等。后形容连续从事某项活动。马牛其风:也说“风马无关”、“风马不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牛马风”、“马牛风”。原指马牛 *** 。后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千。
2、马失前蹄:形容失足跌倒。马头牛角:马头上长不出牛角。比喻互不相干,牛头不对马嘴。注:此是俗成语,流传于藏族。马头羊尾:头部如马,尾部如羊,头大尾小的意思。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 蛇尾。注:此是俗成语,流传于藏族。
3、马耳东风:也说“马耳风”、“马耳春风”、“马耳秋风”、“马耳射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吹马耳”、“春风过马耳”。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对别人的话漠然置之,无动于衷。也比喻两不相干。
4、马齿徒增:也说“马齿加长”、“马齿日增”。 *** 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添换,所以凭 *** 牙齿就可以知道 *** 年龄。比喻年龄白白地增长,而学问却没有长进或事业却没有成就。都用作自谦之词。
1、成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汉语语言形式,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简洁而富有深意的特点。成语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人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2、来源和形成: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古典文学等,也有一些是由民间智慧创造出来的。成语的形成过程往往与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或民间故事相关联,因此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结构和特点: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形式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拆分或添加。这四个字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义。例如,“画蛇添足”中,“画”和“蛇”组成前两个字,“添”和“足”组成后两个字。
4、意义和用法:成语的意义往往比其组成的字面意义更为深远,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成语的用法也非常灵活,可以用来形容人、事、物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以免误导他人或产生歧义。
三、东风射马耳是什么意思
东风射马耳的意思是,东风很快地吹过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东风射马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东风从 *** 耳朵旁边快速吹过,而马儿似乎没有听到。这实际上是李白在表达一种对世态的无奈和失望。在他的诗中,他以东风射马耳为比,表达了他对世人对他的话充耳不闻的无奈。
东风射马耳这个成语现在被广泛使用,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别人的劝告或者忠告置若罔闻,或者形容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毫无悔改之意。当你说某人东风射马耳,你是在暗示他们没有认真听取你的建议或者批评,或者他们对你所说的话没有真正的理解。
东风射马耳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或者行为。例如,当某人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时,你就可以用东风射马耳来形容他们。
1、他经常对我说的话就像东风射马耳,一点都没听进去。
2、他对老师的忠告只是东风射马耳,根本没放在心上。
3、他的劝诫对那些人来说就像东风射马耳,完全无效。
4、他的道歉只是形式上的,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真是东风射马耳。
5、他的道歉对我来说就像东风射马耳,我没有任何原谅他的感觉。
6、她的建议对那个公司来说就像东风射马耳,他们没有任何改变。
7、他对批评的反应就像东风射马耳,完全没有悔改之意。
8、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悔意,就像东风射马耳一样,毫无改变。
9、他对我的建议只是东风射马耳,完全没有理解我的意图。
10、他对我的忠告只是东风射马耳,我决定不再理他。
四、风吹什么耳打一成语
风吹什么耳打一成语, *** 是风吹马耳。
风吹马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没有引起任何反应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别人的劝告或者建议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或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在骑马出行时,如果遇到逆风或者侧风,风会吹向马耳朵,影响 *** 听力。风吹马耳被用来形容人们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没有真正听进去。
在现代汉语中,风吹马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和语境。例如,当有人对别人的劝告或者建议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时,可以用风吹马耳来形容他们的态度。
或者当有人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意见时,也可以用风吹马耳来形容他们的状态。风吹马耳这个成语的含义非常明确,而且非常实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和行为。
1、他对于别人的劝告只是听听而已,完全如同风吹马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那些批评和忠告,对他来说,只是风吹马耳,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3、他对别人的意见总是漠不关心,就像风吹马耳一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4、我对他的劝告只是风吹马耳,他完全没有听进去。
5、他对于别人的警告只是笑一笑,完全如同风吹马耳,不以为意。
6、那些所谓的忠告,对他来说,就如同风吹马耳,没有任何意义。
7、他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持怀疑态度,就像风吹马耳一样,不以为然。
8、我的劝告对他来说,就像是风吹马耳,他完全没有在意。
9、他对于老板的训斥只是听听而已,完全如同风吹马耳,没有放在心上。
10、他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都是听听而已,完全像是风吹马耳,没有真正去思考。
五、马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马字开头的成语有——马马虎虎、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前卒、马后炮、马生角、马 *** 、马大哈、马迹蛛丝、马龙车水、马前泼水、马首是瞻、马瘦毛长、马不解鞍、马角乌头、马面牛头、马如游龙、马上房子、马上功成、马上看花、马上墙头、马捉老鼠、马仰人翻、马耳东风、马角乌白、马鹿异形、马齿徒增、马放南山、马浡牛溲、马尘不及、马齿徒长、马到功成、马耳春风、马翻人仰、马革盛 *** 、马毛猬磔、马牛其风、马去马归、马入华山、马如流水、马如游鱼、马首欲东、马咽车阗、马中关五、马壮人强、马足车尘、马前小卒、马疲人倦、马肥人壮、马齿加长……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解释]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解释]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解释]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元王实甫《丽 *** 》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六、关于 *** 成语大全吉祥
1、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龙马精神青梅竹马车马盈门、金马玉堂、走马上任
2、[释义]官员到职上任。指开始担任某项职务。
3、[语出]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车驾必谋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4、[用法]多用于讽刺。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例句]委任书一到;他便迫不及待地~了。
关于马耳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