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甘露饮,以及倪海厦的甘露饮的神奇功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
1、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
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
2、甘露饮 *** 质凉,具有清热解火的作用,对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 上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甘露饮主要成分为山 *** 、茯苓、炙甘草,经常饮用有利于利尿通淋、健脾祛湿,对 *** 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疾病具有预防作用。
二、甘露饮的方 义
1.烦热多属于虚,二地、二冬、甘草、石斛之甘:治肾胃之虚热,泻而兼补。
2.茵陈黄芩之苦寒:折热而去湿。
3.火热上行为患,故又以枳壳、枇杷叶抑而降之也。
1.河间桂苓甘露饮:滑石、石膏、寒水石、甘草、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湿热便秘。
2.张子和去猪苓,减三石一半,加人参、干葛、藿香、木香,亦名桂苓甘露饮,治伏暑烦渴,脉虚水逆。
三、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 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1、甘露饮是中 *** 汤剂,它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 *** 的机能。但是中国历代来甘露饮的组方非常多,大致上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治疗身体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可以治疗胃炎以及上火所引起的眼睛发红、 *** ,还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这些都可以通过甘露饮来进行调整。
2、甘露饮 *** 偏寒,可以清热养阴,行气利湿,对于 *** 的很多疾病,比较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于黄疸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甘露饮简介
目录 1拼音 2概述 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甘露饮 3.1处方 3.2炮制 3.3功能主治 3.4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3.5摘录 4《伤寒心要》方之甘露饮 4.1处方 4.2制法 4.3功能主治 4.4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4.5摘录 5《伤寒大白》卷一方之甘露饮 5.1处方 5.2功能主治 5.3摘录 6《世医得效方》卷十一方之甘露饮 6.1处方 6.2制法 6.3功能主治 6.4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6.5摘录 7《医学摘粹》方之甘露饮 7.1处方 7.2功能主治 7.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7.4摘录 8《灵验良方汇编》卷一方之甘露饮 8.1处方 8.2功能主治 8.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8.4摘录 9《玉钥·续编》方之甘露饮 9.1处方 9.2功能主治 9.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9.4附注 9.5摘录 10《医方简义》卷二方之甘露饮 10.1处方 10.2功能主治 10.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0.4摘录 11《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甘露饮 11.1处方 11.2功能主治 11.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1.4使用注意 11.5摘录 12《医学传灯》卷下方之甘露饮 12.1组成 12.2主治 13《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之甘露饮 13.1组成 13.2主治 13.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4《普济方》卷三九五方之甘露饮 14.1组成 14.2主治 14.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4.4制备 *** 14.5用 *** 禁忌 15《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方之甘露饮 15.1组成 15.2主治 15.3运用 16《疡医大全》卷十四方之甘露饮 16.1组成 16.2主治 16.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7《白喉全生集》方之甘露饮 17.1组成 17.2主治 17.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8《证治准绳·幼科》卷六方之甘露饮 18.1组成 18.2主治 18.3甘露饮的用法用量 19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甘露饮 1拼音
gān lù yǐn
甘露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
枇杷叶、熟地黄、天门冬、炒枳壳、茵陈蒿、干地黄、麦门冬、石斛、炙甘草、黄芩各等分[1]。
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甘露饮主治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黄疸,肢体微肿,胸满气短,二便秘涩,或时身热[1]。
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 ***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 *** 不调, *** 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茯苓泽泻甘草石膏寒水石各60克白术桂枝猪苓各15克滑石120克
《伤寒心要》方之甘露饮主治伤寒汗后,烦渴不止;伏暑大渴。
每服9克,汤调或新汲水调服,姜汤尤妙。
知母、麦冬、连翘、薄荷、桔梗、黄芩、玄参、滑石、石膏、甘草。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甘露饮主治三阳热毒上冲之咽喉痛。
寒水石、石膏、郁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方之甘露饮主治潮热乍来乍去,心烦面赤,口干如疟状。
生地3钱,熟地3钱,天冬3钱,麦冬3钱,石斛3钱,甘草2钱,枳壳2钱,枇杷叶3钱。
《医学摘粹》方之甘露饮主治口糜龈烂出血;食亦,善食而瘦。
枇杷叶(拭去毛)1钱,生地黄1钱,熟地1钱,天冬1钱,黄芩1钱,石斛1钱,山豆根1钱,犀角屑1钱,枳壳1钱,甘草5分。
《灵验良方汇编》卷一方之甘露饮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烂,时出脓血。
大熟地3钱,大生地2钱,玉竹3钱,大麦冬(去心)2钱,天门冬(去心)1钱,马料豆2钱,炙甘草4分。
《玉钥·续编》方之甘露饮主治喉白,咽干不润,咳嗽,唇燥舌干。
大生地5钱,鲜生地6钱,天冬3钱,麦冬(去心)3钱,鲜石斛4钱,黄芩(炒)1钱,银花3钱,川贝母1钱,生甘草5分,炙甘草5分。
《医方简义》卷二方之甘露饮主治存阴清邪,以复胃中津液。主温热病。
黄芩、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茵陈、石斛、桔梗、甘草、枳壳各等分。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甘露饮主治痘疮,热毒攻牙,口肿。
天冬、麦冬、生地、熟地、茵陈、枇杷叶、黄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栀(一方无茵陈、山栀,用枳壳)。
《医学传灯》卷下方之甘露饮主治三消。
枇杷叶、石斛、甘草(炙)、生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之甘露饮主治口舌生疮,牙宣心热。
《普济方》卷三九五方之甘露饮主治小儿伏热吐泻,兼中暑 *** ,烦渴不止,心燥体热,头疼及伤风体热,烦渴嗞煎。
3岁半钱,灯心汤调下,暑热,冷水调下。
立夏后、立秋前宜用,余月不可。
人参、白茯苓、甘草、生地、麦冬、五味子、知母、花粉、葛根。
《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方之甘露饮主治喉舌牙疳,痘后牙疳出血,口臭口烂。
上焦火,加生藕汁,桔梗、山栀;中焦火,加石膏、黄连;下焦火,加黄柏、熟地,去葛根。
犀角1钱,生甘草1钱,生地1钱,银柴胡1钱,枳壳1钱,麦门冬1钱,知母1钱,枇杷叶1钱,黄芩1钱,钗石斛1钱,茵陈1钱。
《疡医大全》卷十四方之甘露饮主治茧唇。
用淡竹叶7片,灯心10很为引,水煎服。
生地黄4钱,熟地3分,麦冬(去心)3钱,僵蚕2钱(姜汁炒),银花1钱5分,天冬1钱5分,石斛1钱,枳壳1钱,粉草1钱。
《白喉全生集》方之甘露饮主治白喉虚热症,白见于关内外,色稍不润,喉内红肿,下午痛甚,口干不渴,舌苔虽黄而滑, *** 略赤而长,饮食稍碍,心烦不眠。
麦门冬(去心)1两,天门冬(去心)2两,生地黄4分,熟地黄6分,石斛(去根)5分,枇杷叶5分,山茵陈6分,枳壳6分,黄芩6分,犀角屑6分,甘草1字。
《证治准绳·幼科》卷六方之甘露饮主治小儿牙疳。
五、甘露饮的作用
甘露饮是中 *** 汤剂,它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 *** 的机能。但是中国历代来甘露饮的组方非常多,大致上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治疗身体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可以治疗胃炎以及上火所引起的眼睛发红、 *** ,还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这些都可以通过甘露饮来进行调整。甘露饮 *** 偏寒,可以清热养阴,行气利湿,对于 *** 的很多疾病,比较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于黄疸也有一定的疗效。在日常饮用中甘露饮适合什么方剂,哪种主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甘露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倪海厦的甘露饮的神奇功效、甘露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