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的成语,知音难觅谁抚琴,与君相望情不尽 - 成语 -

知音难觅的成语,知音难觅谁抚琴,与君相望情不尽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知音难觅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知音难觅谁抚琴,与君相望情不尽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形容知音难求的四字成语
  2. 形容知音难觅的成语有哪些
  3.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四字成语

一、形容知音难求的四字成语

1.描写知音的四字词

1)义结金兰(2)血浓于水(3)寸草春晖(4)范张鸡黍

1)义结金兰(2)血浓于水(3)寸草春晖(4)范张鸡黍

(5)北风之恋(6)比翼双飞(7)碧海青天(8)恨相知晚

(9)莫逆之交(10)情投意合(11)琴瑟之好

(12)含情脉脉(13)如手如足(14)如胶似漆

(15)深情厚谊(16)水***融(17)手足之情

(18)温情脉脉(19)相亲相爱(20)心心相印

(21)一往情深(22)一唱一和(23)谊切苔岑

(24)张敞画眉(25)海誓山盟(26)流水桃花

(27)天长地久(28)至死靡它(29)淡水交情

(30)情深潭水(31)桃花潭水(32)地久天长

(33)举案齐眉(34)患难之交(35)刎颈之交

(36)恋恋不舍(37)两肋 *** 刀(38)肝脑涂地

(39)依依惜别(40)难舍难分(41)生死之交

(42)志同道合(43)舐犊情深(44)患难之交

(45)情同骨肉(46)情投意合(47)贫贱之交

(48)深情厚谊(49)骨肉至亲(50)骨肉相连

推心置腹、淡水交情、莫逆之交、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白话释义: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翻译: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白话释义: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翻译:且君子友情像水一样清澈,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白话释义: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翻译:三人相视而笑;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于是两人成为了朋友

知音难觅的成语,知音难觅谁抚琴,与君相望情不尽-第1张图片-

白话释义:形容彼此不待语言说明而感情相通,心意完全一致。印:合。

出处:《六祖 *** 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翻译:我传佛心印,怎么敢违背佛经

白话释义: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翻译:从前伊尹作媵臣,更低的,姜子牙处在屠钓,最简陋的,于是他被推荐给汤武、文王,真是志同道和,黑色沙漠神通,难道还用得着亲近的推荐,由于左右的介绍呢

1.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破琴绝弦 [ pò qín jué xián ]:比喻知音断绝。

3.唱高和寡[chàng gāo hè guǎ]:曲调高深,知音很少。比喻高雅深奥的诗文和其他艺术作品很难被大众理解接受。

4.古调独弹[gǔ diào dú tán]: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

5.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二、形容知音难觅的成语有哪些

1、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破琴绝弦[ pò qín jué xián ]:比喻知音断绝。

3、唱高和寡[chàng gāo hè guǎ]:曲调高深,知音很少。比喻高雅深奥的诗文和其他艺术作品很难被大众理解接受。

4、古调独弹[gǔ diào dú tán]: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

5、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三、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四字成语

1.“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更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示例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相倾赏。”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 *** 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 *** ,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 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 *** ,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 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我之一个的,一定对@,要采纳我啊。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更多义项“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中文名高山流水意义汉族古琴曲 *** 质属于中国十大古曲比喻乐曲高妙。

关于知音难觅的成语和知音难觅谁抚琴,与君相望情不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难觅 知音 抚琴 相望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