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民歌之乡 请介绍歌舞之乡云南的民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雷波民歌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请介绍歌舞之乡云南的民歌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雷波民歌之乡和请介绍歌舞之乡云南的民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雷波之行散文随笔
  2. 雷波县民族风情

一、雷波之行散文随笔

1、雷波,彝族民歌之乡,一个被崇山峻岭重重包裹的小县城,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它的名字。如果不是为了去了雷波开展手拉手活动,我想我这辈子绝对不会踏足如此偏僻的山区小城。-

2、四月,我们满怀 *** 驱车赶往梦中的天堂——雷波。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仿佛完全没有旅途的劳累,早上八点出发,汽车一路颠簸,沿着崎岖的山路慢慢前行。山势险峻是我们没有估量到的,大家坐在车上都不敢伸出脑袋往下看。这时候,才真正感觉到此行的艰险。-

3、翻越一座座高山终于到了传说中的大凉山,而此刻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四周漆黑的一片,除了树木,还是树。很难的看见一户人家。“听说大凉山抢人的很厉害,大家可一定要小心啊!”同行的司机大哥好心提醒大家。这一说把我们大家可吓傻了,四处漆黑一片, *** 又没信号,若真的出现什么情况也没办法啊!于是大家立刻将门窗关的紧紧的。看见一点亮光,大家的神经就绷紧一下。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儿的山民那么淳朴,怎么会抢人呢?在山上足足行了4个小时,眼前出现了 *** 灯光,后来才知道哪儿便是著名的溪洛渡大电站施工现场。“快到了,同事惊呼!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4、终于,晚上十点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凉山州雷波县。而此时此刻,一大群人正等在路口迎接我们,他们便是我们支教学校的领导们,他们都饿着肚子耐心的等着我们,早听说凉山人民热情好客,确实如此。-

5、支教学校凉山雷波县汶水中心校位于凉山州近入口处,这里交通较全县而言虽不算闭塞,但它在教育教学这块土地上,却如沉睡在西部山区的一块未经开垦的 *** 地,亟待较先进兄弟学校的援助,这里的典型特点是“环境艰苦,条件极差”。-

6、虽说是一个乡镇,可整个场加起来不过是一个小村子,一条200米左右的青石板街道,学校就位于这个镇边上。刚走到校门口,我们便看到了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手捧着鲜花欢迎我们的到来,老师们也是穿着整齐的工作服,迎接我们。整个欢迎仪式十分浓重,而后的捐赠仪式更让我们感动。孩子们穿着整齐的站立在 *** 场上,安静的倾听着领导的讲话,完全没有城市孩子的浮躁。捐款仪式上,当双方领导宣布接受支助的 *** 名单时,一个失去双腿的小女孩慢慢的移到人群前,校长介绍她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不小心触电造成截肢的,然而学习成绩在班上却一直名列前茅。此刻广播里面想起了歌曲《感恩的心》我们在场的人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7、是啊,这么一个身残志坚的孩子,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他深处援助之手吗?-

8、接下来两天的学习交流,我们更加感受到这儿的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也感觉到这儿的孩子是那么天真可爱,更多感受到的这儿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差别:-

9、同样是新学期,农村的孩子就要为在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学费发愁。父母带着孩子四处借钱。老师们也不能像我们市区那样一个上午就可以把全班注册完。而是通常等候到夕阳西下了,家长们才匆匆带着孩子赶到学校递上那皱巴巴还带者体温的学费。新学期开始了,农村里的孩子们也和我们城里的孩子们一样,兴高采烈的上学去。只是,他们没有新书包新文具,没有父母的接送,所有的事都是自己 *** 准备好然后早早赶到学校。他们的校园没有我们市区里的金砖瓦砾,多数是一幢简陋的教学楼坐落在长满杂草的 *** 场旁。教室里没有我们市区雪白的墙壁,精美的地砖,没有电风扇,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器材,有的仅是一块黑板和几合粉笔。由于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比较差,师资力量也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室,很多学科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多数是一个老师兼任多门课程。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农村里的孩子不能像我们市区里的孩子在专业的教室里接受专业教师的教导。他们只能靠老师用粉笔在讲台上比画着讲解。在课外活动上,农村里的孩子更没条件像我们市区 *** 那样到 *** 院看 *** ,到公园里野炊,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美丽的梦。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农村里的孩子们却有着纯朴,顽强,积极上进的'心。一大早他们的父母就下田耕作,他们就早早起床打好水,做好早餐然后独自上学去。进入校园见到老师,校长总会很有礼貌主动打招呼问好。他们的校园不够华丽,但永远是整洁干净的。他们总会很主动弯下腰捡起每一片纸屑,珍爱着给予他们学习机会的校园。教室里没有风扇,他们一早到学校就打开所有窗户,把所有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即使在炎炎夏日总会散发着酸溜溜的汗水味,但上课时全神贯注那股认真的劲儿让师生们只闻到书香味,其它的一切都淡忘了。虽然他们没有专门的活动室,没有足够的器材,不能像我们在标准的球场上留下倩影,但他们依然很开心的三五成群唱属于他们自己的歌,玩着自创自娱的活动,一切就那么简单,快乐。他们没有条件享受空调房里的大屏幕 *** ,但可以在凉风习习的夏夜搬凳子坐在学校 *** 场看露天 *** ,没有条件到公园野炊,但可以到农田里打番薯窑,这一切的一切,都很纯,很真。

雷波民歌之乡 请介绍歌舞之乡云南的民歌-第1张图片-

10、短短的四天雷波生活,让我收获颇多。孩子们的淳朴、善良让我感动!雷波人的人热情、好客让我感动!老师们工作的热情、敬业的精神更让我感动!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老师们仍然无怨无悔,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教师们,难道还有理由退缩吗?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站三尺讲台、凑更美华章。”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吧!-

二、雷波县民族风情

1、雷波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小凉山区,这里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大凉山地区有所区别,彝族的语言、文化、服饰、饮食和风俗都彰显着其鲜明的风格。彝族人民以其出色的歌舞闻名,传统乐器如口弦、竖笛、月琴、唢呐、马布等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彝族达体舞热烈奔放,音乐 *** 和动作美并存,易于大众学习,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参与其中。

2、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充满活力,比如 *** 、抛石、射击、跳斗笠和摔跤,这些活动不仅锻炼身体,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彝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如马湖的由来、诸葛亮与孟获的传奇以及英雄支呷阿鲁的英勇事迹,都是民族历史的珍贵遗产。

3、雷波县作为彝汉文化的交汇点,彝族民歌尤其引人注目。既有原生态、保留完整的古老民歌,又有深受汉文化影响的现代演绎。彝族民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是彝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与火把文化、服饰文化和毕摩文化并列为彝族的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4、传承至今的彝族民歌约有五千首,分为婚礼歌、丧歌、情歌、新年歌、比赛与劳动歌以及毕摩、苏尼作法事唱的歌等类别。在瓦岗所什诺伙、瓦岗所什格伙、西宁等地方言区,民歌形成了四种独特的风格,各具特色。其中,上田坝等区域的民歌则融合了彝汉文化的交融特色。

5、2006年,雷波县因丰富的彝族民歌文化,被中 *** 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的荣誉,充分展现了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6、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横断山脉东段小凉山,金沙江北岸,是凉山州的东大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7°49’-28°36’,东经103°10’-52’之间。按现行政区划,东南隔江与云南省永善县相望,北与宜宾、乐山地区相邻,西接美姑县,西南紧连昭觉县、金阳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雷波 云南 民歌 介绍 歌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