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杏之乡,红杏生态园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关于河北红杏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杏生态园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十大名杏优良品种
  2. 请教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的历史沿革
  3. 小宋乡的乡名由来

一、十大名杏优良品种

红丰杏、红玉杏、沙金红杏、陕西大黄杏、金太阳杏、白水杏、凯特杏、骆驼黄杏、串枝红杏、库车小白杏。

1、红丰杏:红丰杏是杏的优良品种之一,红色果皮加上黄肉质果肉,不光卖相好,而且汁多味甜,可溶 *** 糖分超16%,营养丰富。

2、红玉杏:红玉杏又被称为“金杏”、“御杏”、“大会杏”,是山东杏中的魁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3、沙金红杏:沙金红杏作为山西三大名杏之首。果肉丰厚,色泽鲜艳,酸甜可口,可四季食用。

4、陕西大黄杏:陕西地区多平原、高原,光照充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在这种地理条件下也孕育出了陕西大黄杏这百里挑一的品质。

5、金太阳杏:金太阳杏原产自美国,其果实呈圆形,为金 *** ,带红晕,味甜微酸可食率95%,是滋补佳品。

6、白水杏:白水杏又名大白杏,主产于山西地区,以上乘的品质、香甜的口感而被世人所称道。

7、凯特杏:美国引进的大果型杏种,果皮橙 *** ,肉质细,含糖量高,味甜酸爽口,口感纯正,芳香味浓,品质上等。

8、骆驼黄杏:骆驼黄杏原产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一个地方良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属于特早熟品种,果肉和果仁香甜适口,可食率高,品质上等。

9、串枝红杏:串枝红杏原产于河北省巨鹿县,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实红艳,密集成串,故取名为串枝红杏,是著名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10、库车小白杏:新疆库车素有中国“小白杏之乡”之美誉,所产小白杏以肉厚味浓、口感好、糖分高而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请教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的历史沿革

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秦皇岛市,总面积961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乡镇、548个行政村,总人口4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

所辖6个镇分别为:卢龙镇(辖80个行政村)、潘庄镇(辖27个行政村)、燕河营镇(辖35个行政村)、双望镇(辖45个行政村)、刘田各庄镇(辖76个行政村)、石门镇(辖49个行政村);6个乡分别为:下寨乡(辖37个行政村)、刘家营乡(辖15个行政村)、陈官屯乡(辖34个行政村)、印庄乡(辖40个行政村)、蛤泊乡(辖41个行政村)、木井乡(辖55个行政村)。

1988年,卢龙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 *** 县,并列入河北省秦(秦皇岛)—唐(唐山)—沧(沧州)环渤海湾 *** 序列。

卢龙县交通发达,京哈、京秦、大秦、三条铁路和205、102两条国道及京沈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县境内乡乡通油路。

现代化通讯网覆盖全县,电力条件优越。

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8°45'54"至119°08'6"、北纬39°43'00″至40°08'42″之间。

东西横距28公里,南北纵距47公里。

周边与抚宁、昌黎、滦县、迁安、青龙五县市为邻。

东距秦皇岛市区82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25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432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卢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殷商时期为孤竹国地,春秋属北燕,后为肥子国。

隋开皇 *** (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

唐至辽、金时期属平州,辽、金时,将这里改称平州。

当时此地地处边关,又是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因而这里又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

明末,皇太极因屡攻宁城不克,就是从这一带的隘口突袭得手,从而兵临北京城下的。

河北红杏之乡,红杏生态园-第1张图片-

清廷在这里长期驻守重兵,以拱卫京师和保卫皇陵[清东陵]。

在明、清两朝,永平府一直是京东地区的 ***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而这里也就有了“京东之一府”之称。

元属中书省永平路,明清为永平府首县,属直隶省所辖,1913年( *** 二年)裁府设永平县,翌年复置卢龙县,属津海道。

*** 战争时期,先后建迁卢抚昌和卢抚昌联合县,1945年复卢龙县治。

1958年11月,析卢龙并入昌黎、迁安两县。

1983年5月始,属秦皇岛市管辖。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都致力于县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60年代到80年代的接力治水,形成了“吃苦务实、团结奉献”的卢龙精神,多次获得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于19 *** 年实现了水利化,步入全国水利化先进县行列。

80年代到90年代,乡镇企业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为卢龙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8年,卢龙被 *** 确定为全国247个 *** 县之一,并列入河北省秦(皇岛)一唐(山)-沧(州)环渤海 *** 区序列。

90年代末开始,县委、县***又着力实施龙头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域内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甘薯、酒葡萄和养殖三大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化建设模式已基本形成。

1991年,卢龙被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

2000年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酒葡萄生产基地县”。

卢龙县迄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

上古唐尧之世属冀州之域,隋唐以来县城曾为郡、州、府、县治所。

史志所载名胜古迹颇多,有文物至今犹存,金大定年间重修的石幢,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这里是辽西郡。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的辽西恰是指此地。

西汉著名将领李广也曾在此地驻守。

李广箭穿石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坐落在城南六里之处,称为“ *** 唤渡”的古渡口,就相传是其射虎之地。

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卢龙县始于隋朝,据说是因其北部依傍古之漆水(今青龙河)而有其称。

卢龙也是秦、汉长城的古塞名,叫“卢龙塞”,在今河北的喜峰口一带,因山体色黑形似龙而得名。

由此也可以说,卢龙县名也是由“卢龙塞”移用的。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卢龙的古城建筑和城外原有的八景绝大部分已毁于战火,现存的古迹仅有始建于金代的石幢[俗称石塔]。

石幢呈八角形,共有七层,高约十米。

幢的四周有十二根石柱和栏板环绕,柱、栏上刻有云中浮龙、石狮、和人物造型,其形态各异,姿态优美,极其生动。

幢身的上、下均雕刻着八条盘龙,幢身中间刻有佛像、飞天神象、佛经和创建石幢记。

整座石幢造型极为美观,雕刻极为精湛,堪称为石雕中的杰作。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卢龙县属暖温带 *** *** 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0.7℃,降水725mm,雨量充沛,全县耕地面积 *** 万亩,草场4万亩,林地面积44万亩,森林覆盖率31.5%。

已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34种,矿产产地137处,以砂石为主。

建筑砂储量3.4亿吨,碳酸钙含量80%以上的石灰石储量1.2亿吨,花岗岩储量30万立方米,白云石、硅石、重晶石等储量也很丰富。

铁、金、油母页岩等也有一定储量。

主要矿产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条件。

卢龙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全县果树面积13万亩,其中干果3万亩。

果品产量7200多万吨,以“石门核桃”最为有名。

境内有洋河、饮马河等六条主要河流,建国以来,全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修建了被誉为“群星落地”的121座小水库,开挖了被誉为“银河下凡”的68.6公里长的引清大渠,使全县一半以上的耕地成为水浇地。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到1998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8亿元、8.7亿元、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7%;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57091万元;县财政收入实现8519万元,其中地方 *** 财政收入6397万元。

卢龙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甘薯、酒葡萄、畜牧养殖被列为全县农业产业化三条主线。

卢龙县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现已初步形成符合当地特色的生产体系。

全县县办工业52家,有化工、机械、水泥、陶瓷等4个工业门类。

主要产品350多种,全县有乡镇企业1万多家,从业近5万人,1998年总产值24亿元。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现已初步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生产体系。

全县县办工业52家,有煤炭、化工、机械、纺织、水泥等22个工门类。

主要产品有350多种,有31种达到省级以上标准。

DL乳酸、钢丝锁、柠檬酸钠、手把壶、油石等2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工业企业尤以石、水泥、陶瓷等产品为主的建材业发展较快。

县域南部石门地区有武山水总公司、陶瓷总公司、武山石矿等7个规模较大的建材企业,已经构成了建材工业基地的雏形。

目前,全县乡镇企业中农用汽车系列、璃纤维制品系列填补了省内空白,汽车内装饰板、柠檬酸钠、电教器材等填了国内空白。

卢龙县农业已形成稳固的基础,多年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创汇农具有广阔的前景。

过近几年大规模的配套建设,主分干渠灌溉网遍布全县,19 *** 年实现了全县水利化。

农产品丰富多样,农物有甘薯、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

甘薯是主栽作物,卢龙素有“薯县”、“粉乡”之称,是华北甘薯主产区之一,甘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鲜薯5.5亿公斤以上。

以甘薯为原料搞多层次加工已形成规模。

化工产品有乳酸、柠檬酸钠,出口日本、德国、荷兰等国。

正在研制开发的有L型乳、柠檬酸、总溶剂、酒精、医 *** 、植物胶、变 *** 淀粉、饴糖、蛋苕酥等化工品和食品;加工的食品有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罐头、薯脯、薯酱、冷、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

全县7家汤粉厂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品大部分出口。

从长远看,薯类产品原料丰富,逐步由传统加工向深层次、综合开发发展。

卢龙发展干鲜果品加工业有充足的原料,尤其是卢龙的“石门核桃”以个大、皮薄、香甜、含油量高而驰名中外。

卢龙素有养猪的传习惯,牛、羊、鸡、鸭、鹅等畜发展较快,几年前卢龙已被确认为全国奶山羊、商品牛基地县。

卢龙县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商提供了良好条件。

京山、京秦、大秦三条铁路横贯东西,五个火车站均匀分布;公路四通八达,京山、京秦、三抚干线公路环绕四周,乡级公路19 *** 年全部实现油路化。

*** 与秦皇岛市并网,可以与国内外直拨通话。

其它方面的基础套设施也比较齐全。

[编辑本段]特色产业甘薯产业:卢龙县是华北地区更大的甘薯产区,其更具特色的擦黑农业就是甘薯生产加工。

卢龙甘薯栽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30万亩左右,1998年鲜薯总产量达到6.86亿公斤,为开发薯制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卢龙县大力推进甘薯产业化进程。

全县现有薯制品加工企业18家,固定资产近350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2.6万吨;有粉条、粉皮加工专业村115个,加工大户29500个,民间小型加工机械厂50多家,已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加工格局。

卢龙薯制品品种有13种以上,形成了两大系列:一是化工产品系列。

除淀粉、粉条、粉丝、粉皮外,还有冷面、薯罐头、薯脯、薯酱、金属片、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产品。

1996年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

三、小宋乡的乡名由来

1、小宋故名“河北口”,相传宋仁宗时,宋祁、宋郊兄弟二人进京赴试,同登榜第,后宋郊在此修状元府定居,改河北口为小宋,因隔日有集,又叫小宋集。1949年后称小宋。

2、离兰考县城东北方向27公里处,有个乡叫小宋乡。初听这个普通的地名,没多少人会留意,然而,就是这个不被人留意的小宋乡,却和历史上的一位名人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就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宋祁。

3、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祖籍湖北安陆,少时迁居庸丘(今河南民权)。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宋祁和其兄宋郊一起进京赶考。皇榜揭晓,宋祁“开封礼部试皆之一”。在即将成为天子门生、御笔钦点状元时,礼部上奏的卷宗为宋祁之一,宋郊第三。当时仁宗年幼,章献太后听政,认为三甲中郊、祁弟兄两人三分其二,违反了科举 *** 取仕的原则,且谓弟不可以先兄,于是点宋郊为状元、宋祁第十,此后宋郊更名宋庠。宋祁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

4、大名鼎鼎的宋祁和小宋乡有什么联系呢?宋朝以前,小宋乡名叫河北口,相传,宋祁兄弟在赶考途经此地时,宋祁不幸身染重病,后虽被当地人所救治,但两人却错过了当年的科考。为报答当地人的救命之恩,病愈后的宋祁和他的兄长宋郊就在此地住下,传授当地子弟学业。在宋祁兄弟皇榜高中后,为感谢河北口群众救命之恩,宋祁在河北口修建府第,修路筑桥,立碑纪事。其府第“景文故宅”,为古 *** 城八景之一,当地人称状元府,称宋祁所修建桥为状元桥,所立的碑为状元碑,并将河北口改称为小宋。因此地每隔一日有集市,又称为小宋集。

5、1949年,此地被正式命名为小宋乡。时至今日,当年的状元府早已不知所踪,状元碑也于1953年在挖河时被毁,然而,在该乡南园村村北有一座状元桥却依然屹立,见证着那段感人的故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河北红杏之乡和红杏生态园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生态园 河北 杏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