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稻米之乡团队创业,以及创业团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创业于山区特色产业的年青人励志故事
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国,男,1976年8月出生, *** 市高陵镇人。高中毕业后,李爱国怀揣艰苦创业、改变面貌的青涩志向,从农电管理员做起,利用为农业生产和家乡群众服务的有利条件,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村情 *** 和当地资源优势,苦苦寻找创业致富的突破口。在调查了解中,他发现家乡虽然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但却是高陵镇乃至 *** 市的粮食油菜生产大村,而且紧靠长江支流藕池河,滩涂草场广阔,有着组织粮油加工和发展畜禽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在村里办过养鸡场、油脂加工厂,注册成立了 *** 市巷子深米业有限公司,开始探索实业致富的路子。2010年,他用打拼的积累收购了原 *** 市恒欣米业公司高陵分公司的全部资产,注册成立了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由于他坚持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与周围乡镇和农民签定粮食收购定单合同,以高出市场0.2元 *** 收购粮食,因而被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授予“荆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生产的优质系列大米被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农产品”。
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李爱国不仅刻苦学习养殖、加工技术,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策略,他还无私帮助和大胆启用有志农村青年,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年轻人,激励起他们的学习和创业热情。目前,他的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300万元,占地面积1.1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554平方米,总资产达到1910.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317.12万元,安装了日产150吨的现代化碾米流水线和精加工、凉米、精选设备,配备了300KVA变电设施、60吨电子秤、产品配送车等。生产的优质大米主要销往粤、川、渝、湘和本省部分粮食 *** 市场、超市、企业、学校。鉴于李爱国的创业精神和对高陵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贡献,在今年的地方 *** *** 换届 *** 中,他被推选为 *** 市第八届 *** *** 。
----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爱国创业故事
座落于 *** 市高陵镇杨溥大道上的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18万㎡,现有职工40人。干净整洁的厂区,整齐划一的厂房,宽敞亮丽的办公室,处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如同公司的领头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爱国一样,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彰显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和勃勃生机。
然而这样的一种和谐和生机却是那样的来之不易。
“十数年磨一剑。这十几年对李爱国来说是如此的漫长和艰难,但这十几年又是弥足珍贵的,让他把自己青涩的志向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
李爱国,1976年8月出生于 *** 市高陵镇三字岗村九组一个农民家庭,17岁那年,他因贫 *** 退学,回到了家中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和纯厚质朴的品格。他怀揣艰苦创业、改变面貌的青涩志向,从农电管理员做起,利用为农业生产和家乡群众服务的有利条件,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村情 *** 和当地资源优势,苦苦寻找创业致富的突破口。随着对农村生活和社会的逐步了解,他发现家乡虽然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但却是高陵镇乃至 *** 市的粮食油菜生产大村,而且紧靠长江支流藕池河,滩涂草场广阔,有着组织粮油加工和发展畜禽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在村里办过养鸡场、油脂加工厂,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他渐渐累积了一定的资本,也看到了白花花的大米中所蕴含的商机。年仅24岁的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创办起了高陵镇之一家米业加工厂。企业起步之初,,由于初涉商海经验不足,他和他的厂承受了相当长时间的步履维艰的困窘。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企业最终不断发展壮大,在原有稻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又注册成立了 *** 市巷子深米业有限公司,并且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大米品牌,打开了周边及外省的销售市场,拥有了一批比较固定的代销客户。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李爱国以其农民特有的坚韧意志和不懈追求,走出了一条青年 *** 别样的创业之路。
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经营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巷子深米业已初具规模,原有的巷子深米业公司是一家以稻米粗加工为主的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大,产品附加值低,完全是配套加工型的企业,这对于一个在事业上有着勃勃雄心的 *** 来说是远远“不过瘾”的。正在此时,原 *** 市恒欣米业公司高陵分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面临倒闭,高陵镇 *** 为了扶持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为了解决企业职工就业问题想了很多办法。镇里几经周折找到了李爱国,经过实地考察后他再次选择上马搞公司。2010年8月,李爱国的巷子深米业通过省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收购原恒欣米业高陵分公司全部资产,接受原公司陈旧设备和失业人员20人,终册成立了“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在完成收购之后,李爱国之一个想到的是公司一定要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运用科技手段、做足稻米文章。在企业新生的过程中,始终瞄准着立足于农业产业化,依托 *** 丰富的优质粮食资源优势,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企业老板李爱国在忙于企业新址改扩建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发掘企业产品原料基地。在企业新址步入正轨的之一时间便积极与本市高陵、团山寺、久合垸、南口等乡镇及邻近的 *** 县的.部分乡镇进行接洽,建立订单式原料生产基地。在高陵镇委、镇 *** 的大力支持下,湖北荆襄九郡于2011年5月在三字岗等十个村建立了万亩核心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了供销协议,主推“丰两优香1号”和“宜香优1577”两个优质稻品种;联合高陵镇辖区的宏发米业、广海米业等企业组建高陵镇稻米种植示范合作社,形成抱团经营发展的态势。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发展,湖北荆襄九郡米业形成了年收购、加工粮食5万吨、年产值15000万元、创造利税3000万元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建立起了覆盖粤、湘、鄂三省的营销 *** ,在本省部分大中城市的粮食 *** 市场、超市等专业市场建立了固定销售点。因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好,荆襄九郡米业于2011年被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授予“荆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生产的优质系列大米被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农产品”。
“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成为李爱国永恒的目标。李爱国在迈过一大步以后,就从未想过要把脚步停下来,因此他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了。”
李爱国怀着远大的抱负以“荆襄九郡,富足湖广”的远大理想将企业取名为荆襄九郡。而今的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作为荆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李爱国没有停止自己企业的发展脚步,为真正舞起高陵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龙头,将自身做大做强,他又以科学的眼光,审视着未来的发展。他表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好自己的企业。一是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平原地区地域和资源优势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以高陵镇为中心,辐射团山寺、久合垸、南口等乡镇及邻近的 *** 县的部分乡镇,并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大,三年内使原料生产基地面积由现有的1万亩扩大到5万亩。二是建立双赢订单利益机制。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特点,按照粮食、 *** 门共同推荐的品种,选择优质品种确定为订单粮食品种, *** 统一由企业提供;在种植过程中,积极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邀请农业专家实地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提供技术帮助,收获后的粮食由公司按合同统一收购,且订单粮食收购时高出市场收购 *** ,从而有效保证农户粮食不愁销、企业原料供应有保证,让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获得更大的效益,让订单农户通过订单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三是建设高标准产品生产线。在设备购置上高标准,高起点,公司注册成立时他就按照自己确定的高标准,拆除了原来的全部旧设备,安装了目前国内更先进的优质大米加工设备。同时,还增添了高端光电色选机、大米抛光机和 *** 检验检测仪器;并完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三年内使粮食年收储加工能力达5万吨以上。四是建立完善质量 *** 体系。为了生产质量过硬产品,企业生产管理实现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的转变,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注重员工技能培训,确立企业“当行业龙头、创精品名牌”的发展规划,同时积极着手完成企业质量体系认证(1S0)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打响“荆襄九郡”品牌。五是探索粮食深加工新工艺。为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湖北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在基地优质原料充足供应情况下,拟与湖南金健米业有限公司合作新上一条膨化食品生产线,进行粮食产品深加工,将更进一步带动粮食产业的发展。
“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个人挣钱只为自己,是不值得尊敬的,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几年来,李爱国在企业的经营中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是他没有忘记生养他的家乡热土,始终保持着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朋友增加收入奉献自己绵薄之力的饱满热情。2008年他为三字岗村修通村公路捐款5000元;为镇福利院捐款10000元;坚持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学校捐款2000元以上,累计捐赠一万元;出资2万元整修城镇花带,修建下水道等。鉴于李爱国的创业精神和对社会慷慨解囊之情,在今年的地方 *** *** 换届 *** 中,他被推选为 *** 市第八届人民 *** 。正如李爱国自己所说,这一切都只是才刚刚起步,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对社会的反哺将会越来越多。
二、“大米西施”
1、回乡创业的朱燕被称作“大米西施”,是因为创业四年多来,她所有的工作都跟大米有关,言必称大米。
2、当“大米西施”亭亭玉立地站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完全无法将这位叫朱燕的姑娘跟农村、跟庄稼联系在一起。
3、她之所以被称作“大米西施”,是因为创业四年多来,她所有的工作都跟大米有关,言必称大米。
4、朱燕是土生土长的松江叶榭人,家里世代务农。大学毕业后的13年间,她在软件开发公司做编程工程师,在互联网法律公司从事运营工作,顺顺利利。
5、每次从市区回到家里,朱燕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望着父老乡亲,心里总是泛起阵阵惆怅:家乡的变化,还是不够大不够快啊!都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难道乡村就不能让生活更美好?农民给城市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农产品,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感。这是什么原因?朱燕一直思考着。
6、朱燕决定辞去让人羡慕的市区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创业。
7、那段时间,她常常坐在楼梯口,看着门外的一片片稻田,想象着村子多年以后的模样……终于,她拿出所有积蓄,把自己的小院修整一番,决意经营米业。
8、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她跟爸爸一起爬梯子、跟妈妈一起下地种菜。父母无条件地支持女儿,却又心疼女儿而责怪她的选择。倔强的朱燕,顶着家族和亲朋的压力,用心编织着美丽的梦想。她要在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把自己生产的大米及衍生产品做大做强。
9、她向村里租了地,播下希望的 *** 。
10、汗滴化作了谷粒,轧成了米,她单枪匹马扛起大米,走向市场。
11、卖米的路艰辛而坎坷。朱燕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天,慢慢地,从朱燕身边的朋友开始,通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被朱燕的大米的口感所折服。眼看自己的大米终于走出了乡村,朱燕倍感欣慰,她给自己的小院取了个名字——“八十八亩田”。“八十八”,拼起来不就是个“米”字吗?它形象地凸显了挖掘稻米文化、潜心做大米文章的主旨。
12、一不做,二不休,朱燕联合了12个优秀的家庭农场主,成立了“子田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什么叫“子田”?朱燕说,就是将好土地(田)留给子孙,我不搞短期行为。
13、作为一名 *** 员,朱燕将集体致富看成自己神圣的职责。
14、 2019年,通过合作社全体成员的努力,1838亩水稻田全部获得“绿色稻谷”和“绿色大米”标志,“八十八亩田”实现了从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变。在合作社名下,家庭和农场绑在一起,卖出去的每一袋大米都回馈到了农户,带来了有效增收,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农家的自我价值。他们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骄傲和幸福,更加热爱土地,种出了更好的粮食,正缘于此,市民的餐桌上才有了更加可口的大米。
15、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朱燕的创业决心感动了很多人,不少年轻人欣然加入了她的团队。这个团队是老中青的结合,是青年大 *** 和稳定乡村的结合。目前团队里近30名员工中,一半是80后、90后的大 *** ,另一半是本地的阿姨妈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一直是“八十八亩田”创业的杠杆支点。在传统的农村,尝试突破创新,打造新农村、新概念及全新的生活理念,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一群有想法、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人的注入,让原本沉寂的乡村变得年轻而富有活力。
16、为了更好地弘扬“米文化”,朱燕们筹办了入木田公司,主打乡村旅游和从事“非遗”项目叶榭软糕的开发。他们的民宿获得松江001号经营许可铭牌,如今已吸引了周边8间房加盟,成了集餐饮、休闲、活动、非遗体验、森林童玩、米文化课堂、农耕研学为一体的综合 *** 米文化体验中心。农民在这里成了有吸引力的理想职业,农村成了安居乐业、充满魅力的家园。2020年,“八十八亩田”获得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7、除了创新生产模式、提高农业效能之外,朱燕们的作为,打破了乡村狭小的格局,激活并增强着农村社会的活力和吸引力,传递着一种令人感奋的力量。
18、记得十多年前,笔者与摄影朋友到浙江某县采风。在一个较知名的大型自然村里,除了老人与孩童,我们竟然只遇到一个年轻女子,于是两路“长枪短炮”的人马如猎人遇到了猎物,对她轮番“围追堵截”。事后才知,那个年轻女子本在杭州打工,现在只是回家探亲而已。更早的时候,笔者曾与文友游览市郊一个多桥的古镇,一路见到的除了破败陈旧的房屋、三两老人、零星鸡狗,基本没有青壮年;询问路遇者,回答说青壮年搬到了县里,县里有能耐的住到了市里……
19、悲凉的感觉让人揪心。广袤的乡村,是城市的母土,也是我们的来路,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摇篮。她为 *** *** 、经济快速发展贡献出了千千万万儿女后,如今,该是感恩、反哺她的时候了!思乡爱乡是人皆有之的情怀,寄托乡愁的更好方式,是我们在思乡念土的时候,也应想着能够为她做些什么。在这方面,“大米西施”无疑是先行者,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甘建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稻米之乡团队创业和创业团队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