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定的成语 严格遵守规则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4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遵守规定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和严格遵守规则的成语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表示遵守规则的成语四字词语
  2. 关于遵守纪律的成语
  3. 形容严格遵守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一、关于表示遵守规则的成语四字词语

1、【讷直守信】:讷直:言语迟钝,品格正直;守信:遵守信用。指人纯朴憨厚,不善辞令。

2、【清规戒律】:原指佛 *** 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 *** 。

3、【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4、【离经叛道】: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 *** 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5、【阴谋不轨】:轨:法度;不轨:不遵守法度。指暗中谋划叛乱。

6、【信以为本】:信:诚实。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7、【循途守辙】:遵守规矩。同“循涂守辙”。

8、【规绳矩墨】: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同“规矩绳墨”。

9、【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10、【有章可循】:章:章程、章法;循:遵守、依照。有章法可以依照。

11、【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12、【乡规民约】:指由当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约。

13、【义方之训】:义方:为人遵守的道理。教人以为人之道的训言。

14、【直道守节】:节:节 *** 。处事公正,遵守节 *** 。

15、【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16、【蹈矩循彟】: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17、【必由之路】: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18、【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19、【金科玉条】: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20、【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21、【不违农时】: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22、【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23、【守文持正】:守:遵守;文:法度;持正:坚持正道。指遵守法度,坚持正道。

24、【纪纲人伦】:纪纲:纲法, ***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25、【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26、【纳民轨物】:纳:容纳;民:老百姓;轨:法度;物:器物。指将百姓纳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

27、【循蹈规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28、【循涂守辙】:遵守规矩。亦作“循途守辙”。

29、【规矩准绳】: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30、【皈依三宝】:皈依:归顺;三宝:指 *** 里的佛、法、僧。 *** 并遵守 *** 的戒。

31、【大人不曲】: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32、【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33、【二心私学】:二心:有异心;私学:私自仿效。对上怀有异心,不遵守法令而徇私。

34、【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35、【不公不法】:不公平待人,不遵守法律。形容为非作歹,仗势欺人的行为。

36、【纪纲人论】:纪纲:纲法, ***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37、【水懦民玩】:懦:怯懦,软弱;玩:轻视。比喻法令、政策过宽,百姓就会轻视,不遵守,以至犯罪。

38、【玉律金科】: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39、【礼顺人情】: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40、【守法奉公】: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41、【金科玉臬】:臬,标准,法式。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同“金科玉律”。

42、【规矩钩绳】:规矩:画圆、方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43、【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44、【循规矩蹈】: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45、【蹈规循矩】: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46、【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47、【敬守良箴】:箴:规劝,劝告。认真听取、遵守有益的规戒。

48、【奉令唯谨】: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49、【游居有常】:常:正常,常规。外出或家居都要遵守常规。

50、【妇道人家】: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51、【居官守法】: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52、【把素持斋】: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53、【必经之路】:经: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54、【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55、【明法审令】: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56、【浮浪不经】:浮浪:行为轻薄 *** ;不经:不遵守成规定法。指行为轻浮,不守法纪。

57、【蹈矩践墨】: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58、【嚣风遂行】:嚣风:喧闹的风气。指不安静,不遵守纪律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

59、【逋慢之罪】: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60、【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61、【规矩绳墨】: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62、【安分守理】:安于本分,遵守事理。

63、【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65、【拼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66、【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 ***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67、【拼音】: shǒu fǎ fèng gōng

68、【解释】: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69、【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之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70、【解释】: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71、【拼音】: guī jǔ shéng mò

72、【解释】: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73、【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74、【解释】: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二、关于遵守纪律的成语

1.一定之规----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2.二心私学----二心:有异心;私学:私自仿效。对上怀有异心,不遵守法令而徇私。

3.四维不张----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4.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5.匕鬯不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6.匕鬯无惊----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7.乡规民约----指由当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约。

8.上下有节----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

9.下陵上替----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

10.大吃大喝----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11.方外司马----方外:指世外,超脱了世俗礼教之外;司马:古代官名。虽然当了官,却不拘于礼教法规。

12. *** 浪子---- *** 成 *** 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 *** 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 *** 生活的人。

13.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14.王法无情----王法: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

15.立木南门----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 *** 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16.必经之路----经: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17.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18.正身明法----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19.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20.目无组织----不顾组织纪律的规定。

21. *** 散漫----不受 *** 和约束,不守纪律。

22.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23.乌合之卒----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24.乌合之师----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 *** 。

25.乌集之众----犹言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26.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27.弁髦法纪----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28.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29.言出法随----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30.因私枉法----因:因为;枉:歪曲, *** 。因为私人感情而 *** 法律。指因私不能秉公办事。

31.以身试法----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32.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33. *** ----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34.坛坛罐罐----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

35.坏法乱纪---- *** 法制和纪律。

36.奸回不轨----奸回: *** ;不轨:不守法规。比喻行为不正,不守法规。

37.纤毫无犯----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加侵犯。

38.纪纲人论----纪纲:纲法, ***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39.纲纪废弛----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40.纲常名教----纲常:三纲五常;名教: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 *** 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41.纳民轨物----纳:容纳;民:老百姓;轨:法度;物:器物。指将百姓纳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

42.法贵必行----法律贵在切实执行。

43.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44.鸡犬无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同“鸡犬不惊”。

45.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 *** 或习惯。

46.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47.违法乱纪----违犯法令, *** 纲纪。

48.网目不疏----网目:指法网;疏:疏漏。比喻法令法规细致周密。

49.左程右准----程:章程,规程;准:准则,标准。合乎章程准则。比喻所作遵循法度。

50.瓦合之卒----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 *** 。

51.居官守法----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52.有典有则----典:法则;则:准则。指有法可供依据的准则或法度。

53.身无择行----指一身行为遵循法则而无其它选择。

54.守文持正----守:遵守;文:法度;持正:坚持正道。指遵守法度,坚持正道。

55.条条框框----被视为固定的、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

56.鱼贯而入----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57.画一之法----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58.国之四维----指治国的纲纪准则。

59.枉法取私----枉:歪曲,违反;法:法律;取:谋取;私:私利。曲解、 *** 法律以谋取私利。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60.败法乱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61.明罚敕法----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62. *** 家法----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63.视为具文----具文:指徒有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一纸空文。形容面对法规法令、文书条款等,仅将其看作一纸空文而全然不加以执行、实施。

*** .规绳矩墨----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同“规矩绳墨”。

65.恪守成宪----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66.按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67.知法犯法----知道法律,又违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68.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69.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70.徇私枉法----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71.徒法不行----徒:只。光有好的法令,并不能自行于世。意思是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

72.悖逆不轨----悖逆:违反正道,犯法作乱;不轨:不合法规。指违背正道,不守法规。

73.绝地天通----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74.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75.官俗国体---- *** 上的和世俗的规矩和礼节。

76.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77.威刑不肃----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

78.威尊命贱----威:威力。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指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

79.通同 *** ---- *** :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坏事。

80.清规戒律----原指佛 *** 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 *** 。

81.凌乱无章----凌:侵犯,引申为交错。形容杂乱而无秩序。

82.顿纲振纪----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83.肆行不轨----轨:指行动应遵循的规则。任意横行,不守规则,违法乱纪。

84.短垣自逾----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85.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 *** 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86.鹓班鹭序----鹓鹭飞行皆有行序。比喻百官朝见时非常有秩序。

87.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88.越分妄为----越:超越;分:本分;妄:胡乱。超越本分而胡作非为。形容不按一定的职责范围和规定办事。

*** .柳营试马----柳营:军营。比喻带兵的将领纪律严明。

90.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91.贪脏枉法---- *** 受贿,违犯法纪。

*** .雁行有序----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93.毫毛不犯----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94.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 *** ,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95.荡检逾闲----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 *** ,不守礼法。

96.整齐画一----画一:一致。形容有秩序,不凌乱。

97.嚣风遂行----嚣风:喧闹的风气。指不安静,不遵守纪律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

98.男女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 *** 男女交往。

99.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 *** 道义 *** 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三、形容严格遵守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1.描写严格的四字成语

1不苟言笑这是说一个人做事严格认真,不说话不爱笑。

1不苟言笑这是说一个人做事严格认真,不说话不爱笑。

2声色俱厉一个人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训练有速指常常受到严格的训练,非常熟练

4谨本详始描述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的对待事物。

5严于律己指要严格认真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6恪守不愉恪尽职守都是指严格的遵守不改变。

7雷打不动严格的执行,无论如何不动摇。

晨兢夕厉兢,小心谨慎;厉,严格。指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防意如城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唐·道世《法苑珠林》:“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 *** 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 *** 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魏书·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奉命惟谨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明·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晨兢夕厉兢,小心谨慎;厉,严格。指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防意如城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唐·道世《法苑珠林》:“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 *** 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 *** 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魏书·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奉命惟谨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明·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父严子孝 *** 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 *** 。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规行矩止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急吏缓民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谨本详始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男女有别男女之间有严格区别。旧时用以强调应严守封建礼教。

出处:《礼记·效特 *** 》:“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

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赏罚信明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赏信罚明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小德出入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训练有素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出处: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十四·将帅家丁》:“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言出法随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陕甘宁边区***、第 *** 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

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撑眉努眼】:竖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态度严厉而专横。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色俱厉】:措辞和神色都十分严厉。

【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当头棒喝】: *** 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行峻言厉】: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

【回霜收电】:比喻改变原来冷漠严厉的态度。

【疾声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苦 *** 利病】:良 *** 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雷动风行】: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雷厉风飞】:①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雷厉风行】: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雷令风行】:犹言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美疢不如恶石】:疢:病;石:砭石,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美言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疾病。比喻明知有害而一味顺从,不如严厉批评。

【美疢 *** 石】:疢:病; *** 石:古时指 *** 和治病的石针。比喻虚伪的逢迎不如严厉的批评。

【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声色并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同“声色俱厉”。

【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死无葬身之所】: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同“死无葬身之地”。

【碎 *** 万段】: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问罪之师】: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 *** 犯罪者的 *** 。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盱衡厉色】: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悬为厉禁】:悬:公开揭示。公开严厉禁止。

【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严词厉色】: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 *** ,慈祥的母亲。

【严如鈇钺】: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严师出高徒】: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 *** 的徒弟。

【严于鈇钺】: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折笄之杖】:笄:簪子。折断簪子的棍棒。比喻对晚辈进行严厉的教训。

【正色厉声】: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正色立朝】: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在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正言厉色】: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正颜厉色】: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严于律己、谨本详始、恪守不渝、雷打不动、厉行节约

1.严于律己[ yán yú lǜ jǐ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2.谨本详始[ jǐn běn xiáng shǐ ]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3.恪守不渝[ kè shǒu bù yú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4.雷打不动[ léi dǎ bù dòng ]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例句:她决心 *** 究生的想法是~的,任何 *** 不能改变她的决心。

5.厉行节约[ lì xíng jié yuē ]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1、遵纪守法 [ zūn jì shǒu fǎ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遵守规定的成语 严格遵守规则的成语-第1张图片-

例句: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

2、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生书》:“循途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3、约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原指订 *** 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4、严以律己 [ yán yǐ lǜ jǐ ]:对自己要求严格。

造句:宗旨不忘,群众为上,严以律己,点滴做起。

5、秋毫无犯 [ qiū háo wú fàn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刘邦)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6、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 ***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7、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8、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四回:“只好是按部就班慢慢叙下去;自然有个归结。”

9、中规中矩 [ zhòng guī zhòng jǔ ]: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

10、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成语 遵守 严格 规则 规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