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表示嘲笑的成语这个问题,含讥讽意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嘲笑的成语有哪些
1、不咸不淡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2、嘲风弄月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3、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免学他嘲风咏月,污人行止。”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4、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之一篇:“他一进一出要受 *** 们的冷嘲热骂,然而也不能不忍耐着装聋卖哑。”
5、聊以解嘲解:消除;嘲:嘲笑。姑且用来解脱被人嘲笑的事情。
6、出处:汉·扬雄《解嘲》:“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宋·胡仔《苕溪渔隐诗话前集》卷三:“子美困顿于山川,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议宗文、宗武失学,故聊解嘲耳。
7、弄月嘲风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8、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9、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10、出处:《抱朴子·神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汉·牟融《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二、关于嘲笑的四字词语
1、【不咸不淡】: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2、【狗窦大开】:窦:洞。狗洞大开。用以嘲笑人缺少牙齿。
3、【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4、【冷嘲热骂】: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5、【冷讥热嘲】:尖刻的嘲笑和讥讽。
6、【聊以解嘲】:解:消除;嘲:嘲笑。姑且用来解脱被人嘲笑的事情。
7、【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8、【自我解嘲】: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三、形容讥讽和嘲笑的成语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固定说法,表示一定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 *** 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形容讥讽和嘲笑成语请参考!
2、话中带刺指话中包 *** 讥笑和讽刺
3、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4、败军之将打败仗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人。
5、补阙灯檠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6、吹 *** 螺法螺:做佛事时用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 *** 。
7、等因奉此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工作作风。
8、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 *** 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9、滑天下之大稽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10、荆人涉澭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变化而变通行为。
11、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话(用在讽刺)。
12、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13、溜之乎也溜走(讽刺、风趣说法)。
14、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人。
15、袍笏登场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16、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17、窃钩窃国偷钩要处死,篡夺 *** 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虚伪和不合理。
18、钦差大臣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 *** 皇帝外出办理 *** 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人。
19、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大官。
20、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话或文章。
22、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人。
23、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形式,用譬喻手法进行讽谏。
24、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人。现多作讽刺用法,指假装正经人。
25、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出兵。
26、大人先生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27、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28、 [不咸不淡] bù xián bù dàn
29、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30、 [河东狮子吼] hé dōng shī zi hǒu
31、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32、 [冷嘲热骂] lěng cháo rè mà
33、 [聊以解嘲] liáo yǐ jiě cháo
34、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35、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36、 [少见多怪] shǎo jiàn duō guài
37、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38、 [嘲风弄月] cháo fēng nòng yuè
39、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40、 [弄月嘲风] nòng yuè cháo fēng
41、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四、表示嘲笑的成语有哪些
1、冷嘲热讽,意思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讥笑及讽刺;
2、狗窦大开,用以嘲笑人缺少牙齿;
3、少见多怪,意思是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4、不咸不淡,意思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指冷言嘲笑;
5、冷嘲热骂,指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五、形容轻视和嘲笑的成语
形容轻视和嘲笑有:趾高气昂、等闲视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高傲自大
【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 *** 别人。得意忘形的样子。
【近义词】:趾高气昂、得意忘形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全拼】:【 děngxiánshìzhī】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例子】: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的。( *** 《改造我们的学习》)
【释义】: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出处】:《后汉书·樊宏传》:“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例子】: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释义】: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子】: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八回)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例子】: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轻视旁人的资本。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