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鄂南板栗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盛产板栗的地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随州哪个乡镇最发达
三里岗镇地处鄂南,随州京山交界处,著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大洪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一流。自 *** *** 以来,三里岗镇人民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业。现已经发展成为中南首屈一指的香菇集散地!全镇人民生活也领先于其他乡镇。人均收入排在随州市前列
三里岗镇位于炎帝神龙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曾都区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距离随州市城区65公里。其北部与本区均川镇、环潭镇、洪山镇毗连,东与柳林带镇交界,西面与大洪山风景管理区交界,南面与京山县三阳镇接壤
处于北纬31°22′至31°56′,东经112°57′至113°13′,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地势随大洪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处在鄂东北低山丘陵带上。
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三里岗、马家畈、尚家店、粟树嘴、八一桥、刘店、吉祥店、伏岭、三星、常安店、新集、何家店、尚家桥、黄家河、古庙、车佛、贾家湾、杨家棚、许家河
全镇总版土面积319.3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丽山镇。
全镇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万人。
地处大洪山怀抱,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全镇海拔约在500米—800米之间。我镇山脉都为大洪山余脉,由南向北山势逐渐降低,山的相对高度200—500米之间,山谷成V字形,坡较陡。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土壤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我镇河流可分为两大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涢水(均水)流域,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另有刘店河由西向东流入郑家河,进入安陆市境内,为漳河流域。
香菇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 引资到位资金2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外贸出口达3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7%。我镇工业方面特色鲜明,现已形成以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稳中有升,加工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其中香菇加工业在全国乃至 *** 享有名气。
三里岗香菇产业独具特色。我镇气候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从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全镇香菇出口创汇共达1.8亿美元,被省 *** 列为全省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目前,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5家,全镇从事香菇产业的人员1万余人。香菇年产量4000吨,年市场交易量6000吨,年交易额4亿多元,年出口香菇40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并拥有“三岗”、“山林”、“大洪山”等著名品牌。
全镇先后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占地40亩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和占地30亩的香菇加工一条街,香菇加工分级达到20多种。在销售上一手抓老主户巩固,一手抓新客户发展。不仅吸引了河南、陕西、四川、甘肃、安徽和湖北省其他县市的菇农来三里岗 *** 香菇,而且还招来了新加坡、 *** 、 *** 、广州、深圳、福建、浙江等地客商来三里岗进行香菇贸易。产品除占据了 *** 市场70%的份额以外,还远销 *** 、日本、韩国、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常年从事香菇贸易的加工户近200家,其中4000人常年在外面进行技术输出和香菇购销,三里岗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方面,我镇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是随州的农业大镇,养殖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505 2.87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193.58公顷,一般农田859.29公顷。地少人多是我镇特点, *** 一面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一面鼓励农 *** 行多种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探索食用菌发展新路子,改造菇耳林、板栗带、茶园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民忙时种田,闲时种菇或外出务工,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耕作大部分实现机械化,摩托车、 *** 等高档消费品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因地处山区,以前交通非常落后,2000年以后,我镇交通事来发展尤为迅速,随岳高速公路,两条水泥省道(小应线和周新线)穿境而过,通村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客运班车直达随州、襄樊、武汉,家家户户都拥有摩托车成为我镇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中小学校7所,在校 *** 5000余人,在职教工300余人,学龄儿童人人有书读,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全镇共有医护人员120余人,床位100余张,卫生防疫事业日益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已建成现代化大型福利院2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邮电通信、程控 *** 、移动 *** 、用户传真直拨海内外。金融机构与全国联网,汇路畅通,取存自便。娱乐设施不断更新,吃的舒服,玩的尽兴。电力 *** 覆盖全镇,供电容量达6000千伏安。自来水昼夜供应,供水能力达2000吨每日。小集镇建设也颇具特色,已形成元宝街、平桥街、洪山街、新街等几条主要街道。
位于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大型交易大市场,吸引着周边县市菇农前来进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贸易,每天其交易量达数百吨。
在相隔1里的三里岗镇 *** 对面,有一条“香菇街”。此处是三里岗最早的香菇交易场所,修建于19 *** 年,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
随着交易量的增多,这条香菇街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香菇产业需要。2005年4月,三里岗便有了第二个香菇市场,位于集镇西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这个市场很快又小了。三里岗镇全年有4000余人活跃在香菇市场,全国12个省市的香菇在此交易。因该市场紧邻公路,面积小,菇农人来人往,安全隐患大,极大 *** 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2007年,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久,一个占地面积40亩,办公场所、仓库、加工房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香菇市场蓝图清晰明了。
“香菇市场开在我的香菇加工厂门口了。”产品出口到 *** 的市金荣菇品公司负责人易光斌刚从市场上采购回来。他说,之前把加工厂设在自家,规模受到 *** 。现在,他在新的香菇市场租了6间门面,“采购、加工、存储于一体,可以好好把公司做大了。”易光斌兴冲冲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大洪山位于三里岗西南3公里,距正中心十几分钟的路程。
1988年被 *** 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健身疗养、科学考察理想场地;是世界著名古乐之乡和炎帝神农诞辰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洪山风光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内动植物与非生物形成的生态美,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异色风光。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有“不倒翁”之称的 *** 古银杏,是大洪山镇山之宝,是“华中之一树”。
大洪山气候优。这时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中富含氧离子,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是一处天然氧吧,是旅游避暑的绝好胜地。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大洪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三个始祖都与大洪山地区直接相关。区域分布多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和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大洪山是中国 *** 的重点丛林。洪山寺历来为 *** 文化的祖师道场,历代帝王多赐名,其佛法远播日本、东南亚,在 *** 界享有盛誉。大洪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绿林 *** 、明朝明玉珍 *** 、清末赵邦壁 *** 都在大洪山立寨。大洪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近百个 *** 遗址,反映了 *** 、陶铸、陈少敏等 *** 家的生涯。
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她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与世界第八大奇迹——擂鼓墩编钟和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神农故里构成一条黄金旅游线。大洪山经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火山地质公园和湖北省旅游主题公园。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共800万人次,是湖北旅游 *** 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二、湖北的家乡菜是什么
1、湖北菜,又称楚菜、鄂菜,是我国传统菜系之一。以水产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香鲜较辣,注重 *** ,菜式丰富,筵席众多,擅长蒸、煨、炸、烧、炒等烹调 *** ,具有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
2、清蒸武昌鱼、沔阳三蒸、应山滑肉、红烧野鸭、排骨藕汤、红菜苔炒腊肉、黄陂三鲜、黄陂糖蒸肉、龙凤配、三鲜豆皮、东坡饼等为湖北菜的 *** 。
3、湖北菜,又称楚菜、鄂菜,是我国传统菜系之一。湖北各地名师大厨循历史上鄂菜特色,集南北各派之精华,形成了熔汉沔风味、荆宜风味、襄郧风味、鄂东南风味、鄂西南土家族苗族风味于一炉的鄂菜鱼馔特色。以烹制淡水鱼鲜技艺见长,以“味”为本,讲求鲜、嫩、柔、滑、爽,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自成体系,被列为全国十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4、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低山、平原为主,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是全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省份之一,素称“千湖之省”。又地处 *** 带,有着雨热同季、光照协调的气候资源。它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无霜期长达8个月以上,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
5、湖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生产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早在明清之际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淡水产品极为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鮰、鳡、鳜、鳗、鳝等50余种,还富产甲鱼、乌龟、泥鳅、虾、蟹、蚶等小水产,许多质优味美的鱼类如长吻鮰、团头鲂、鳜鱼、铜鱼等名闻全国,在两 *** 前的汉代就有“饭稻羹鱼”之称。此外,还有猪、鸡、鸭、野鸭、莲藕、板栗、紫菜苔、桂花、猴头、香菇、猕猴桃等众多旦多质优的动植物原料。
6、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湖北菜逐渐形成了风格各有差异的六大流派。
7、一是位于鄂中的汉沔风味,包括武汉、沔阳(今仙桃)、孝感、广水等地。它广泛吸收国内外各种风味之所长,融会贯通,自成风格,为鄂菜之精华。汉沔孝风味注重刀工、造型与火候;擅长红烧、黄焖、蒸及煨汤技术;咸鲜、咸鲜回甜及酸甜味菜突出;擅烹山珍海昧,甲鱼、鮰鱼、鳜(桂)鱼、武昌鱼、青鱼等高档水产品,鸡菜,野禽菜,鱼、肉茸类菜。工艺大菜、花色冷拼、食疗保健菜居全省领先水平。 *** 菜有红烧鮰鱼、珊瑚桂鱼、清蒸武昌鱼、沔阳三蒸、应山滑肉、明珠桂鱼、双黄鱼片、海参碗鱼、空心鱼圆、珍珠圆子、鱼氽元子、泥鳅煨莴苣、螺丝蒸茼蒿、黄古蒿菜汤、毛嘴卤鸡、沔城牛肉饼、紫菜苔炒腊肉、米酒蒸鸡、翰林鸡、瓦罐鸡汤、八宝鸭子、 *** 大会、黄焖野鸭圆、黄陂烧三合、葵花豆腐、白云黄鹤、糖醋麦啄、虫草八卦汤、海参武昌鱼等。
8、二是位于鄂西北的襄郧风味,包括襄阳、郧阳、十堰、神农架等地。此区域为楚文化的萌生地,是先秦时楚人从中原进入湖北的之一站,加之物产因素,具有明显的中原风味特色。擅长炸、红扒、焖、回锅炒等烹调技术;口味偏重,干香、酥脆、软烂菜较突出;擅烹獐、鹿、野兔、熊掌、猴头、香椿、银耳等山珍野味,羊肉、搓头鳊、猕猴桃、香菇等菜也很有特色。 *** 莱有神农熊掌、武当猴头、八宝甲鱼、锅贴桂鱼、夹沙肉、网油沙、三镶盘、核桃腰、蜜枣羊肉、五味角鹿、五香野兔、太和鸡、豆油皮菇卷、银耳柑羹、拔丝猕猴桃等。
9、三是位于鄂东北的黄冈风味。擅长烧、炸、煨等烹制技术;口味和色泽偏重;猪肉菜以及豆腐、萝卜、板栗等粮豆蔬果菜十分突出,五祖寺禅宗斋菜、东坡菜颇有声誉。整体上经济实惠,乡土味浓郁。 *** 菜有黄州东坡肉、板栗烧仔鸡、亮干肉、豆腐盒、豆腐圆子等。
10、四是位于鄂东南的鄂咸黄风味,包括鄂州、咸宁、黄石等地。擅长干烧、炸、蒸、炒等烹制 *** ;与湘东赣西丘陵山地风味接近,咸鲜辣味突出;擅烹武昌鱼、石鸡、竹笋、猪肉、鸡鸭等水产畜禽及山珍。 *** 菜有鄂南石鸡、梅花牛掌、三鲜千张皮、油烹银鱼干贝、金包银、银包金、桂花红薯饼、春笋炒肉等。
11、五是位于鄂中南的荆宜风味,包括荆州大部、宜昌等地。它是楚文化和湖北菜的兴盛地,擅长蒸、炖、熘、烧、烩等烹制 *** ;注重原汁原味,口味较淡雅,咸鲜、咸鲜酸甜味突出;质感多软嫩、软烂;擅烹野鸭、斑鸠、甲鱼、鱼肚、财鱼(黑色)、鳝鱼、蚌蛤、鸡、鸭等野禽、小水产及畜禽、淡水鱼鲜。 *** 菜有鸡茸笔架鱼肚、鸽蛋鱼肚、冬瓜*裙羹、粉蒸石头鱼、橘瓣鱼氽、黄如鱼氽豆腐、玉带财鱼卷、二回头、 *** 鳝鱼、酥鳝、五彩义河蚶、沉湖明珠、千张肉、蟠龙菜、小笼粉蒸牛肉、琵琶鸡、红烧野鸭、元葱炒斑鸠、散烩八宝、龙凤配、网油鸡腿等。
12、六是位于鄂西南的土家族苗族风味,包括恩施、建始、巴东、宣恩、来凤、鹤峰等地。风味古朴、粗放、自然;擅长腌鱼、腌肉、腌菜 *** ,多采用蒸、煮、烤、烧、炒法制菜;口味厚重,以酸辣最突出;以腌酸鱼、肉、菜,山珍野味与杂粮山菜为特色,鸡菜及糯米糍粑也很有特色。 *** 菜有小米年肉、辣骨汤、腌酸鱼、血豆腐、坨子肉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